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强成果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成果管理,是指围绕已经取得的成果而展 开的一系列诸如成果的出版、评价、鉴定、登记、分类、统计、评奖、推广、应用等科研管理活动。科研成果的管理是否科学,是否有成效,对于推动社会科学研究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对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这里仅对科研成果的登记、统计、转化和推广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行业特色型高校是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鼓励、引导广大科研人员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促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有必要全方位地建立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深入分析发现,造成当前科研评价困境的本质原因在于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对高校的发展和定位没有较高的认同度,iv,有在对高校的发展和定位达成高度共识后制定的科研评价体系才能获得广泛的认同。接着,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首先明确了科研评价的主体,确定以科研成果为评价对象,将科研成果分为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科研奖励等四大类,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定位对科研成果分f-1别类予以赋分,鼓励合作、协同创新,最大程度上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是检验或认定社会科学成果的科学性和创造性,评价其质量、水平和效益。它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始终是科研管理工作的一个难题。随着基础研究投入的增加,成果评价问题已成为科研管理部门及社科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如何确保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客观性、有效性、公正性以及操作的简便性,一直是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十分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要尊重科研规律,正视科研成果转化难、转化慢、转化率低等问题,分析背后存在的科研开发观念不强、成果质量不高、立项选题不准、转化渠道不畅、转化激励不够、转化投入不足等原因。围绕科研生产力发展,必须推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选准课题;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提升研究质量;改革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以疏通转化渠道,注重利用互联网构建科研成果的共享平台,重视成果的二次开发,改革科研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以形成正向激励。  相似文献   

5.
研究社会科学科研劳动的特点,并按照这种劳动特点,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聪明才智,加速社会科学研究出成果出人才的步伐,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服务,是科研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本文从对社会科学科研劳动一般性质的阐述出发,着重探讨了它的特殊性(区别于自然科学科研劳动),即社会科学科研劳动对象的社会性、劳动性质的思辨性和科研成果物化的间接性。  相似文献   

6.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评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在对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实践进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从科研管理实践与评价理论相结合进行研究的角度、从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系统的整体及部分的研究出发,剖析了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文章指出,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建立正确的“问题意识”,可以为解决人文社会科学中的评价问题提供探索性方向和启发性思路,这对深化人文学科评价问题的研究,对探索构建真正适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科研与管理的评价理论和学术规范,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一个难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哲学社会科学得到了迅猛发展,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目标、功能、任务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学科的渗透、交叉与融合的不断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越来越要求从重数量向重质量、从重过程向重结果、从重静态评估向重动态评估转变。由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预测性和超前性、社会效益的滞后性、实践检验的不普遍性和间接性,它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在评价的客观性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如何确保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客观性、有效性、公正性以及操作的简便性,并以此为契机形成一个科学、健康的科研导向,一直是广大社会科学管理工作者十分重视的问题,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标准是科研管理创新的一个不懈的课题。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应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社会科学的创造性、高水平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和创新性的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社会科学科研资源。经济学研究稀缺资源的有限配置问题,将相关经济学原理运用于社会科学科研管理,能为社会科研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指导社会科学科研资源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9.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一个难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哲学社会科学得到了迅猛发展,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目标、功能、任务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学科的渗透、交叉与融合的不断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越来越要求从重数量向重质量、从重过程向重结果、从重静态评估向重动态评估转变。由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预测性和超前性、  相似文献   

10.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果评价是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一个难题.文章根据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设计了初级、高级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如何在一般性成果评价、科研人员考核、职称评审、成果鉴定、成果评奖等管理工作中应用该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成果评价必须处理好的五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是指对社会发展或科学进步中的问题,系统地搜集资料,运用科学方法,通过创造性智力劳动,产生出的具有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知识产品,通常以专著、论文、研究报告、译著、软件等形式体现出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就是对研究成果的创新性、科学性、价值性和规范性及其程度进行评定,发现、肯定其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并及时向社会推介,使其尽快社会化,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作为一项复杂的科学评价活动,它是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和发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客观、公正、科学、有效地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从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科研生产的规律出发,提出了重构网络环境下社会科学组织的知识管理系统的设想。通过构建基于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人机交互(Man—Machine Interactive)平台,实现科研管理、科研协作、学术交流和知识共享、知识评价的流程化和一体化。这创新了社会科学组织的知识管理方法,为其有效优化配置科研资源,提高科研生产率和降低成本,更好地服务于党政决策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提供了一个有效、快捷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界定和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界定 规范科研成果管理,必须首先对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进行明确、规范的界定,并针对科研成果的不同形式制定易于操作的执行标准。 对于究竟什么是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一些社会科学管理专家在相关著作中做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现实需要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特征出发,以现实性、价值性、创新性为总原则,设计出一套科学、公正、客观、操作简便、实用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此体系既兼顾到科研管理部门及评价机构的管理需要,也考虑到专家评价的可操作性。它可以为各类型科研管理部门和评价机构在实际评价中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5.
科研管理的新篇章——读《社会科学成果管理》肖永年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指引下,我国社会科学事业日益繁荣,科研成果大量涌现,其中有不少已被党和政府采纳,被实际工作部门运用。即社会科学开始进入决策,参与管理,用于实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  相似文献   

16.
管理创新作为创新体系的子系统,通过科研组织、选题制定、计划实施、过程管理以及成果评价等方面,对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有着重要作用。科研创新与管理创新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具有协调互动功能。要充分发挥管理创新在科研实践全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将管理创新纳入科研创新的范畴,在政策导向上予以重视,在评价机制上予以科学认定,通过科研创新与管理创新的互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人才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7.
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平台数据和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信息化是指根据组织目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化系统建设为组织开发、积累、利用信息和知识资源,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管理体系,从而不断改善科研环境,提高科研管理决策水平和运营效率的过程。如何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的特点认识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和作用,如何在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避免信息孤岛的产生并保持健康持续的发展?文章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特点入手,分析了科研管理信息化基本需求,然后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管理平台建设经验分析了信息化系统的数据特点、数据结构和结构特征,最后对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发展趋势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学术评价和激励机制是社会科学管理不可或缺的中心环节。当前社会科学评价与激励机制方面主要存在七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中国社会科学院实施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是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机制的一次重大改革创新,在学术评价和激励机制方面进行了七个方面的大胆探索:针对不同评价对象制定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将学术评价贯穿于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实行年度科研经费总额拨付,扩大研究单位科研自主权;针对社会科学研究特点实行"智力报偿"的激励办法;在课题资助之外实施针对学者个人的资助制度;加大后期资助力度,实施学术出版资助;在资助对象上尝试打破身份的界限。  相似文献   

19.
误区一:将评价标准统一理解为单一。社科科研成果评价是社科研究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保持评价的公平公正,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本无可厚非,但不少地方却将统一理解成为了单一,将论文和著作作为考核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走入这种误区的一个后果就是,科研工作者不断地制造论文和著作,从数量上去赢得相应的职称和待遇。  相似文献   

20.
科研量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其内在合法性和存在的特殊语境。科研管理部门的量化管理只是对成果的评价而非对学者的评价,而对于科研成果的评价只是工作评价而非学术评价,是单位评价而非社会评价,是具体评价而非总体评价,是短期评价而非长期评价。相反科研量化管理的话语策略更多地表现为"单边论证",把科研量化管理当作长期评价、学术评价,在把科研量化管理"妖魔化"的同时,也把科研量化管理"神圣化"了。专家学者与管理者的根本分歧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内在冲突,他们混淆了学术规范与管理规范的界限,以启蒙理性的批判意识代替了技术理性的整合意识,这也是他们不认同科研量化管理,导致批评意见合理,建设意见缺乏的根本原因。要完善、改进科研管理,既需管理部门努力,也需学者积极参与。其中,培育和健全公共理性是形成共识和达成合作的基础与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