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武月锋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5):5-6,20
政治参与是政治合法化的重要基础和治理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回顾和审视建国以来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变迁可以将其分为四个历史时段。以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应然"形态来评判"实然"状态,当下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已初具现代性。 相似文献
3.
赵静波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2):186-187
判例法具备很强的灵活性和社会适应力,能够有效弥补成文法的缺陷,在行政法领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从统一法律适用、弥补行政立法的不足和完善司法解释的角度,论证我国建立行政判例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绑架罪是修订后的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新罪,是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的犯罪之一,与本罪相关的一些问题值得探讨。本文对绑架罪的概念和犯罪构成、犯罪目的等法律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并针对在刑事审判实践中对绑架犯罪适用法定刑准确量刑难问题,指出刑法对绑架罪法定刑规定的不合理之处,提出在立法上进一步完善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地缘战略思想源远流长,特定的地缘环境影响了它的形成特点和发展脉络,从而使其表现出与西方不同的发展轨迹.就经常运用的手段来分析,中国古代的地缘战略思想主要体现在军事和外交两方面,它们集中表现于兵家和纵横家的战略理论和政治实践当中.本文以先秦时期为研究样本对此加以系统梳理,进而剖析当代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与其具有相当程度的原生顺延性和时代创新性. 相似文献
6.
7.
刑法基本原则作为一个理论范畴的确立,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刑法理论所独有的。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刑法理论中,虽然针对封建刑法的罪刑擅断、等级森严和刑罚残酷的特点,提出了公认的刑法三大原则:罪刑法定主义、罪刑等价主义和刑罚人道主义,但资本主义国家的刑法理论并未明确地将这三大原则概括为刑法的基本原则,并将其作为一个理论范畴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高校法制教育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经历了一个从废到立、从照搬到借鉴、从有到无的发展历程。其间,虽然出现了短暂的空白,但总体而言,在经过除旧布新和逐步完善后,这一时期高校法制教育的实践为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法制教育模式,为改革开放后高校法制教育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刑法角度探讨专利权的保护问题,主要是从我国专利权刑法保护的立法发展、体系、特殊的法律问题以及需要完善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政治体制改革: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困难中果断开拓、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在渐进中逐步深化,经历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在转型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要高度重视和进一步加大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充分发挥政治关系对于转型性发展的调节与保证作用.当前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既要同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又要同大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同时还要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本质特征和科学内涵相吻合.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归根到底是要在适应时代新变化、实践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缺陷和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品安全是各国政府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食品安全关系到人的生命和健康.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凸显,违法犯罪频发,刑法保护不力.刑法学界对食品安全犯罪问题缺乏应有的关注.国外食品安全犯罪刑事法网严密,科刑趋重.我国现行刑法对食品安全犯罪的规制存在诸多缺陷,因此,应从犯罪分类、罪名、罪状、法定刑四个方面予以全面完善.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与现实:价值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充满了经验,现实的需要直接把人的行为引向经验。这其中蕴涵了最大限度的价值判断。因此,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我们必须正确把握价值判断。一、情绪性判断由于主体意识呈现出明显的情绪性,相应的解释与说明便体现出很大的盲目性、武断性。在这种倾向性的解析之下,历史就成了一种明显的叙述。情绪性判断在这种叙述过程中的体现只能使历史的许多偶然因素归并成必然性所致,而不作出其他的理解。另方面,“隐 相似文献
13.
刑法解释是刑法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更是刑法适用的前提与基础.以抽象正义为理念的规则主义刑法解释通常关注规则是否被遵守而忽视遵守规则的最终目标与效果.为了弥补规则主义解释的缺陷,应当引入以人为本的理念,推动刑法解释理念的发展.以人为本的刑法解释理念强调人是刑法解释与适用的主体与最终目的,尊重人性、保障人权、满足人的需要成为刑法解释与适用的基本要求,并用科学与人本相结合的知识体系,从理解人自身的视角,在遵守规则的同时,注重规则适用的结果与目的,实现刑法解释的情理与法理的统一,促进和谐司法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刑法中的法律竞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刑法中的法条竞合,亦称法规竞合,是指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刑法分则条文,这数个刑法分则条文之间存在重合或交叉关系,只能选择一个最相适应的刑法分则条文作为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排斥其他刑法分则条文适用的情况。我国刑法理论对法条竞合的研究并不充分,各种观点大同小异,只是在法条竞合的适用上有“特别法优于普通法”与“从重选择”之争。分析这些观点,总感有些不如人意,似有探讨之必要。 相似文献
15.
死亡作为一种法律事实,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传统上,我国刑法一直以心肺死亡标准作为死亡的标准,但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器官移植的发展,该标准目前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对刑法中到底应采取何种死亡标准进行分析和论证,认为相互补充的二元标准比较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邢曼媛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2(8):36-39
没收财产刑是我国刑法中一项重要附加刑,与其他刑罚相比有其特征:以剥夺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为内容;适用于严重犯罪;附加重刑适用;实行以必并制为主、得并制为辅的制度。在具体适用时应当确定没收财产的范围、数额;正确处理与罚金刑的选择适用;在危害国家安全罪中正确适用没收财产刑以及清偿正当债务。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刑法解释主体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刑法的立法权由最高立法机关行使,刑法的解释权也应由相应的机关行使。但是,我国目前对刑法进行解释的机关很多,有最高立法机关、最高审判机关、最高检察机关,还有最高行政机关的职能部门、省级审判机关和省级检察机关等等。在这些对刑法进行解释的国家机关中,有的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对刑法进行解释,有的不是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而是根据行使职权的需要对刑法进行解释。这种多个国家机关对刑法进行解释的现状,是与我国当前施行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政方针相违背的,也是违反现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另外,本文在列举和分析我国刑法解释主体的现状以及种种违法解释的同时,也一一指出了我国规定法律解释的法律之间的冲突问题。最后,笔者阐述了解决我国刑法解释混乱状态、规范刑法解释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刑法中的自首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首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无论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或者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尽相同的内容,但把自首作为一种刑罚制度在刑事立法中作出明确规定却是其共同之处。自首制度,就是自首从宽的制度,其理论根据,应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自首可以减少或者消除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犯罪之后,犯罪人态度的选择,是表明犯罪人人身危险性的重要因素。犯罪发生后,无论犯罪人出于何种动机,是基于悔悟,还是为了避免处罚,只要投案自首,使其及时地置于司法机关的控制之下,就意味着犯罪人自行减少对社会的危险状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