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甲申三百年祭》与中国革命张思恩陕西教育学院1944年3月,是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反动统治三百周年,从3月19至22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郭沫若是我国用唯物史观创建新史学的先驱者,一代史学大...  相似文献   

2.
国民党民主派包括两部份人。一是国民党左派,他们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始终遵循与坚持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他们是最初的民主派,一贯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一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背离反动营垒的反蒋派,他们曾受过孙中山先生革命三民主义的熏陶和教育,又从亲身经历中认清了蒋介石的反动本质,幡然醒悔而站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阵线上来。组织政治力量,高举联共抗日旗帜,呼吁国共合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的震撼下,以宋庆龄、何香凝为代表的国民党民主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奔走呼…  相似文献   

3.
戴季陶,祖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广汉县,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后投奔孙中山先生.一九二四年任国民党中央执委.一九二七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任国民党政府委员,国民党中宣部部长,考试院院长等职务。他长期追随蒋介石,积极参加西山会议派的反革命活动,并于一九二五年抛出了《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和《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等小册子,形成了戴季陶主义,成为国民党的反动理论权威。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作为代表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争夺统一战线领导权的理论和主张,为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篡夺革命领导权,建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提供了理论武器。至今,台湾国民党当局还在研究、宣传戴季陶主义。为了进一步批判戴季陶主义,下面仅就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反动性谈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1944年8月,新疆北部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三个专区爆发了各族人民反抗军阀盛世才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斗争,这被称为"三区革命"。王大刚(David D.Wang)先生撰写的《苏联庇护下的伊宁事变:1944-1949年新疆的民族冲突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5.
60年前 ,郭沫若先生的《甲申三百年祭》发表后 ,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文章深刻揭示了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功败重成的历史教训 ,这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保持谦虚谨慎和艰苦奋斗精神 ,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仍是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发表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把这篇文章印发全党作为整风文件.在此政治语境下,解放区出现了<李闯王>、<闯王进京>、<甲申记>等以李自成起义为题材的戏剧作品.这些戏剧作品在戏剧情节、人物形象上表现出了较大差异,这也反映出他们在创作意图上的差别,进而表现在他们对毛泽东、郭沫若,以及大家对三百年前甲中年那段历史的误读.  相似文献   

7.
马寅初先生,生于晚清,历经戊戌之变,辛亥之役,民国之乱。新中国成立后,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央人民政府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并担任人大常委会委员。在旧中国,目睹国民党反动统治下官吏贪污、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的现实,马老拍案而起.仗义执言。以如椽之笔、如剑之舌,怒斥四大家族,指名道姓说孔祥熙、宋子文发超级国难财;矛头所向,直指蒋介石.因而深受忌恨,恐吓威协与收买利诱双管齐下。先是许以  相似文献   

8.
李济深是国民党民主派人士."九·一八"事变后,他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在抗日救国斗争中结成革命组织和救亡团体,高举联共抗日旗帜,积极呼吁国共合作,对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抗日战争爆发后,李济深坚持与中共的全面合作,共同抗战,反对国民党妥协分裂,进一步为维护国共合作做出重要贡献.1948年1月1日,李济深联合国民党民主派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与国民党决裂.解放战争后,李济深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当中.  相似文献   

9.
新疆三区革命是在盛世才反苏反共,对新疆各族人民实行残酷的政治迫害和经济盘剥的反动政策逼迫下,在苏联的策动组织下发生的,是反对盛世才和国民党反动统治,争取民族平等和解放的革命斗争.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在革命过程中发生过分裂祖国,反汉排汉的严重错误,但最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新疆的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福建学者近十来年已发表20余篇研究孔子的论文,涉及孔子的哲学政治、教育、文学等思想领域。述评如次。(一)孔子的政治思想。评价孔子政治思想,学术界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孔子的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先驱,是进步的,其说以郭沫若先生为代表;另一种认为孔子的思想是维护奴隶制,是落后的、反动的,此说以杨荣国、赵纪彬为代表。而福建师大历史  相似文献   

11.
一九四六年夏,国民党反动政府在美帝国主义的帮助下,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发动了大规模的反革命国内战争。一时间天空中乌云滚滚,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清醒估计了当时国内外的形势,规定了打败蒋介石反动派的正确的政治、军事方针。毛泽东同志精辟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号召广大人民树立必胜信心,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反动  相似文献   

12.
《鲁迅书信集》附录收有鲁迅一九三三年八月一日致“编辑先生”的一封信,这封信记录了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迫害进步作家的罪行,谈到关于茅盾被捕,丁玲被害等问题,是一封内容十分重要的信件。但信中提到的这位“编辑先生”是谁?是哪个刊物的编辑?信中所说的《科学新闻》是一个什么样的刊物?关于《科学新闻》所载茅盾被捕、丁玲被害的消息是怎么回事?由于一直未能找到这位“编辑先生”,《科学新闻》这种杂志也一直未能发现,所以对此信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更是茫无所知。在一次访问端木蕻良时,端木蕻良偶然谈到,这封致“编辑先生”的信是鲁迅写给  相似文献   

13.
张继是国民党的重要人物 ,矛盾与多变构成其政治生涯的主要特色。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他曾积极倡导国共合作 ,成为国共合作的牵线人 ,但很快便竭力反对共产党 ,堕落为国民党右派 ,追随蒋介石顽固坚持反共反人民的反动立场。  相似文献   

14.
刘兴晖 《兰州学刊》2009,(9):174-176
唐圭璋先生先后在朱祖谋《宋词三百首》原编、重编本的基础上编成《宋词三百首笺》和《宋词三百首笺注》,促进了《宋词三百首》的广泛传播。《唐宋词简释》则是对《宋词三百首》选词的补充和完善,其间体例和选词的变化,呈现出唐圭璋先生词学思想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大革命时期我党如何区分对待国民党中的左中右派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6年,毛泽东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大革命时期,我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党内合作”的形式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自改组后,内部就发生了分化,特别是孙中山逝世后,其内部派别更为突出.党采取联合左派,争取中间派,反对右派的策略,从而扩大了党的影响,推动了北伐的胜利发展和工农运动的高涨.但到后期,我党对国民党内部派别认识摸糊,特别是对蒋介石、汪精卫的反动面目认识不够,终于成为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对于台湾回归祖国,国民党内部意见始终不一,台独分子异常嚣张.因此,我们研究大革命时期党对国民党内部派别的策略,对现在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对台湾回归祖国,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思想与饭碗     
1969年9月16日,自由思想者殷海光先生在贫困交加之中,因胃癌复发病逝于台大医院. 如此一位学有成就的学者,晚年为何如此困窘?一切均是殷海光先生坚持自由主义立场,坚决捍卫自由,要求国民党尽快结束"训政",实行宪政,激起了国民党的极端仇视.  相似文献   

17.
郭沫若先生有关中国古代诗歌的评论散见于他的著作、文章及讲话稿中。本文的宗旨是,对郭沫若先生此方面研究的思想倾向、评论方法和它们的学术价值、影响等,加以归纳评说。郭沫若先生首先是一位革命者、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然后才是学术的巨擘,所以他的学术活动,始终贯穿着批判的精神。他对于中国古代诗歌的研究,同样也鲜明地体现了这种精神。在研究古代诗歌时,郭沫若先生十分注意用思想的利斧,去剁开诗歌表面的硬壳,还诗歌以本来的面目。例如他告诫人们:“《诗经》一书为旧解所淹没……旧解的腐烂值不得我们去迷恋,也值不得我们去批评。…  相似文献   

18.
目前革命战争在全国苏维埃运动的新发展和红军的积极行动之下,已大大开展起来,继续不断的在全国获得最伟大的胜利,反动统治——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阀等,在革命战争胜利的极端威胁之下,为挽救它将要死亡的统治,更是集全力的来抵抗革命,帝国主义已由秘密的帮助国民党军阀进到直接公开的以武力来干涉中国革命。最近国民党军阀动员中部南部的全部反动武装来向全国苏区和红军作全线的四次围攻,但全国苏区工农群众与红军的英勇作战,已开始给国民党军阀四次围攻的计划以严重打击。现在我们是动员与领导全国苏区工农群众与红军有配合的互相呼应的作全线的总进攻去粉碎敌人四次围攻,争取  相似文献   

19.
这几篇文章讨论的是中国今日人人应该讨论的一个问题,——人权问题。前三篇讨论人权与宪法。第四篇讨论我们要的是什么人权。第五、六篇讨论人权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思想和言论的自由。第七篇讨论国民党中的反动思想,希望国民党的反省。第八  相似文献   

20.
1932年10月至1933年4月,广西瑶族人民发动了一次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起义范围波及桂北、湘南的十七个县。起义瑶民“人数在六万以上”。这次起义,“使(国民党)政府深感应付之困难”;“地方官吏团绅土劣等莫不仓皇失色,不知所措。”连桂林城内也“到处风声鹤唳,异常惊恐。”(《兴、全、灌、龙各县瑶变与剿抚经过》伪广西第七军年刊,以下简称《剿抚经过》)它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在广西各族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