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被旧观念打倒 记者(以下简称记):1997年接到市政府让你做山东如意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的任命,你有何感想? 邱亚夫(以下简称邱):应该说是命运的考验。回想我接到的每一次任命,都是那个摊子问题很严重了,才让我分管领导,这次也是。上任之前我发誓:我要忠于国有资产。 记:你为什么认为改革第一步是转变观念而不是转变机制? 邱:举个例子:英国、意大利代表了当今纺织业最高水平,但他们的设备、技术、性能其实与国内某些企业差不多。这说明,人不改变,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导主任是学校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岗位.有人说:有了一名好校长就等于有了一所好学校.我赞同这种说法,但我也认为有了一名好教导主任学校就有一个好的教育教学局面.  相似文献   

3.
<正>日常工作中,领导和干部职工越过分管领导向更上一级领导汇报工作和业务的情况,被称为"越级汇报"。其表现形式有以下四种。一是更上一级领导因工作需要但一时找不到分管领导而直接找具体负责人了解工作和业务情况,具体负责人虽未向分管领导事先汇报,但必须如实向更上一级领导汇报工作和业务情况。此类情况暂称"被动越级汇报"。此类情况又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更上一级领导主动找,另一种是更上一级领导临时深入到该单位视察或调研。二是分管领导出差或培  相似文献   

4.
李俊夫 《领导科学》2007,(17):44-45
办公室是一个单位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中枢,办公室工作的好坏,与单位分管办公室工作的领导有着密切关系。在实践当中,分管领导要善于"搭台唱戏",用好用活办公室这支力量。  相似文献   

5.
我一直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历史本应是最有趣的学科,为什么会出现学生普遍厌学历史、怕历史的现实?本期,学校分管领导及教科室给我们教研员布置了一个任务研究学校的课堂教学,尤其是起始年级的课堂教学.我带着这些问题听了学校七个历史老师的课.这七个历史老师中,有六人是本科大学生,合格率达85.7‰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上一个,其余都是在30--35岁之间,工龄最短的都有七年.从这些统计看,历史学科是全校合格率最高,最具实力的年轻队伍.  相似文献   

6.
正一般而言,单位内部层级往往分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中层干部和普通员工。正常情况下,分管领导对分管领域内的中层干部具有直接管辖权,但由于分管领导和中层干部处于中间层级,且二者地位相邻,往往会出现中层干部霸道而分管领导弱势的现象。此种现象的存在,对于指令执行和人际关系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既不利于提高工作效能,也不利于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因此,如何改进打磨霸道中层干部的策略,提高  相似文献   

7.
蒋勋 《决策探索》2021,(1):48-48
童年的时候,父亲母亲与我的关系很深,尤其是母亲.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父亲问我考了第几名,我说第二名.父亲就严厉地问:"为什么没有考第一名?"我正发抖时,母亲一把把我抱走,说:"别理你爸爸."我好感谢那样的拥抱,仿佛把一切我无法承担的压力都纾解了.  相似文献   

8.
离他远点     
正我在单位担任民政助理一职,主要负责困难职工救助、慰问金发放等工作。这几天,今年的困难职工救助工作又开始了。我想,单位里张强家最困难,家庭没有住房,老婆患尿毒症而且没有工作,孩子在读大学,一家人全靠他的工资生活,这样的职工不救助还能救助谁呢,于是我就把张强的名字报了上去。名单送到分管领导那里,  相似文献   

9.
在奔往灾区的路上,我终于盼来了来自天和乡小学的消息,高桥初中转移的师生"安全到达,一个不少"!我顿时如释重负,百感交集,只感到鼻子发酸,喉咙发硬,哽咽着说了三个字:"好!好!好!"就再也说不下去了,任凭眼泪默默地流.  相似文献   

10.
<正>比较而言,中层干部与分管领导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微妙性。尽管领导班子所有成员都是中层干部的领导,但在实际工作中,中层干部与分管领导的关系更直接、更重要,工作、心理、感情互动更多更强,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层干部只是在接受分管领导的领导。但是,  相似文献   

11.
对于分管领导来说,如何管理其他领导的亲信,是一个颇有难度的问题。对此,分管领导应该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公正待人,加强沟通;搞好内部团结;文化育人。  相似文献   

12.
在三尺讲台往返了近20年,学生的、教师的,一幕幕闪现在脑际,曾经的沧桑岁月,演绎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职场的历练,生活的积淀,成熟了我的人生.我一直在问,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家长眼中的好老师、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同事眼中的好老师、领导口中的好老师、专家吹出的好老师……,可谓百家争鸣.我长期从事初中教学,也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我想从大多数学生的角度来谈谈什么是好老师.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在某县一个公社搞经济改革调研,结识了一位副书记.十几年后的一天,我作为电视台新闻记者,到某镇政府采访,又意外地遇见了他.老朋友相见,我兴奋地与他打招呼问好,可时任镇人大副主席的他却神情麻木地说:"好啥好,我干一辈子才混到正科级,还带个括号."他与我见面的第一句话就那么讲"级别",虽然我没料到,但我并不感到莫名其妙,甚至也不感到意外--因为我工作、生活的圈子里,时常谈论自己或他人享受什么级别的人并不鲜见.  相似文献   

14.
最近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学生字写得如何糟糕,学生作业如何难改.家长也埋怨:孩子背驮了,眼近视了等等.我想解决这些问题出现的关键是学生如何写字、如何写好字、以及写字姿势的问题,而写字教学的重要时期是一年级,现在我就一年级写字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拜师     
大学毕业后,我考进了一个不错的单位. 到单位上班后不久,我就发现我们单位的一把手张局长很喜欢舞文弄墨,而我在大学里学的是中文,在上大学时就经常在报刊上发个豆腐块什么的.于是,一天夜里,我提了礼物登门拜师:“张局长,我是拜师来了.我从小就喜欢写东西,您是我们县文学界的前辈和领袖,请您以后一定要好好教导教导我!”张局长一听,非常高兴:“年轻人嘛,喜欢学习,非常好!  相似文献   

16.
同往常一样,我按着预先设计好的程序进行着,每每提出问题时总向几个引以为荣的"优生"投去示意的目光,希望他们能表现得更好,课堂更活跃,积极性更高,但出乎意料的是一个平常表现不起眼的、成绩平平的女生红着脸也悄悄地举起了右手,腼腆地告诉我:"老师,我也能答".我投去疑问的目光,同学们更是诧异地看着她.没想到她回答的结果更让"孔雀们"羞愧.我当时予以肯定,点头赞许.她成功地笑了.此时,令我吃惊的是:为什么没早点儿发现呢?  相似文献   

17.
背景介绍: 2004年9月,刚教完毕业班的我又接任了五年级一班的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刚接受新班,并听不少教师说:"五年级一班学生聪明、素质好,但就是习惯差.  相似文献   

18.
文章     
郑和柳是同学,分别在北市和南市粮食局做秘书,报刊上时有他们的文章发表. 让郑感到奇怪的是,柳发表的文章署名总是两个人.郑不解,打电话问柳:“李君是谁呀?”柳说:“是我拜的老师,文章是他给润色的.”郑当然不信,就打电话问在南市的文友唐,唐说:“李君是柳的局长,快到退休年龄了.”郑恍然大悟,柳是在拍局长的马屁呢. 郑文章写得好,终于引起局长的关注.局长把郑请到办公室,绕了十万八千里的弯子才说:“这次有个高职名额,我各方面条件都没得说,就是专业论文不够,你看能不能……”往后的话,局长确实不好明说,只能意会.郑就认真地说:“您需要哪方面的资料我给找,要不,您写好论文后我帮润润色?”局长一听气得两眼直翻:老子要是能写得出来,找你干什么?  相似文献   

19.
<战友田大嘴的好官生涯>发表以后,我陆续接到各地转来的一些读者来信.这些热心的读者令我十分感动,他们告诉我不少关于"三农"的新情况和农民生存的新经验,更多的是问田大嘴是否实有其人,问为什么田大嘴这样的干部在现实中很难生存,也就是我在小说中借一个干部之口喊出来的:好官谁不想当?当不成啊.  相似文献   

20.
尽孝     
正领导的妈死了,领导哭得很伤心,我也跟着领导伤心了好几天,因为我是全程陪着领导操办丧事的。丧事过后,领导表扬了我一番,说我这个副局长当得有水平,是下届局长的最佳人选。我说:"哪里话,还不是全仗领导的培养呀!"领导又正儿八经地问我:"有老娘吗?"我一惊,说:"有,在乡下。"领导说:"那好,我放你一周时间的假,你回去好好陪陪你老娘,尽尽孝道。"我说:"不用了,我老娘好着呢。"领导不高兴了,冲我嚷道:"难道还非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