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舍伍德·安德森的《俄亥俄州的瓦恩斯堡》开创了美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新局面。从田园生活的毁灭,爱心传递的毁灭和清教戒律观的毁灭三个方面探讨了这部作品所再现的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小镇》是美国剧作家桑顿·怀尔德(Thornton Wilder 1897-1975)在上世纪30年代的作品,是其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本剧关注于日常生活中周而复始的小事,用平常的点滴展现了生活中存在的永恒的温情与爱。本文试图分析剧中日常不变的生活模式及其中生与死的循环来探究作者写出此剧的深层意图。永恒的小镇温情与爱便是怀尔德想传达给大众的。  相似文献   

3.
学界一般认为交流障碍和工业化造成的异化是安德森短篇小说《手》的两个重要主题,也是造成作品中主人公悲剧的两个主要因素. 在上述社会心理分析和经济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若从文化因素的角度看,父权文化是小说主人公悲剧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此种文化突出表现在对男子气概的放大与推崇,进而把与双性同体相悖的男子气概认同为一种美德. 主人公在这种被推崇至扭曲的文化中被迫屈尊与退变:手退变为机械,人退变为畸人.  相似文献   

4.
小说《洪堡的礼物》在批判当代物质至上和精神堕落的同时,也对人生价值、友谊情感等作了富于哲理性的思考。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产品,索尔·贝娄的这一代表作成功地把一群追逐名利者典型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他笔下的主人公们,在焦虑中都能把精神的宝贵处囤积在各自的心中。这一扛鼎之作一方面让人们看到了文明现实的可怕,一方面又给人们指明了一条既与现实和解,又保持个人尊严的生活道路。作者以现实主义的手法,以一种带有当代文明的目光,完美再现了美国20世纪的生活图画。  相似文献   

5.
瑞典戏剧家斯特林堡被誉于欧洲现代戏剧之父,他的《一出梦的戏剧》是最具有表现主义特征的戏剧作品,不仅突出地体现了斯特林堡高超的戏剧创作技巧,更综合展现了表现主义戏剧的独特魅力。从表现主义视角分析《一出梦的戏剧》中的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和舞台技巧,能清晰展示出作品的表现主义戏剧特征,并能深刻揭示出斯特林堡对人生本质和精神世界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短篇小说《兄弟之死》中,舍伍德.安德森运用创新的叙述手法,简洁的篇章结构及语言,以死亡为主题,审视了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揭示了美国梦的必然破灭。  相似文献   

7.
舍伍德·安德森短篇小说的显著特点是不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画,抛弃以情节为主的传统手法,善于运用顿悟、视角转换、开放式结尾等多种叙事手法着重探索人物的内心隐秘与畸变。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新叙事理论,对安德森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鸡蛋的胜利》的独特叙事手法和结构等进行简要的解读,探讨其作用,以及对美国现代文学和年青作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将现代都市小说家六六的小说《蜗居》中的主要人物宋思明与美国20世纪早期著名的现代主义小说家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的名著《小镇畸人》(Winesburg,Ohio,1919)中的重要人物哈德曼牧师相比较,以他们所谓的阿喀琉斯之踵为原点,探讨各自文化潜质中迥然不同的现代因素,通过较为细致的文本解读,诠释中西文化中罪感与耻感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从而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蜗居》与《小镇畸人》的文学伦理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电影《柳堡的故事》已成为经典名片,影片插曲《九九艳阳天》久唱不衰,拍摄地江苏省宝应县刘坝头因此更名为柳堡。然而在小说《柳堡的故事》诞生之前,就已有相类似的故事《下柳林》在晋西和陕北广为流传的史实,现在却鲜为人知,甚至被人遗忘。本文通过比较两者之间的诸多相似点,力求探讨民间文学和文人创作之间的某种关联。从民间文学和文人创作的角度来看,从文学的继承性来说,《柳堡的故事》的原型当来自民歌《新下柳林》,或者至少可以说是受到民歌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党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1929年在上海主办的党内讨论刊物。它面向一般党员和中下级干部,立足于党内讨论,在组织问题上,译述了党的组织原则,并以基层党组织———支部,为组织实践的讨论对象。同时,它致力于党内教育,消除失败情绪在党内的影响,批评空喊口号的工作态度,纠正部分党员在个人与党关系上的错误认识,并强调党员义务的履行。它提倡的党内讨论形式是党内生活民主化的体现,在今天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后,是德国从近代向现代过渡的转型时期,市民走出以家庭为核心的私人领域,进入公共生活,是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歌德的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以文学形式,再现了市民进入公共生活的要求、途径和存在的问题。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塔社经历,描画了一个建立在开明贵族与市民互动基础上、趋于等级平等的共同体,展示了未来公民社会的理想形态。小说同时对这一过程中情感和天性等私人领域品质的丧失,进行了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12.
《大瓦山》是近年西南彝区乡土题材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小说借四川西南腹地“瓦山坪”村落华丽转身的真实经历,呈现了四川大小凉山解放与民主改革以来,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史;以及由社会主义建设直至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七十余年光辉历程变迁史.小说情节波澜壮阔,语言具有鲜明的巴蜀特色,作家秉持人文主义情怀呈现当地丰富鲜活的人生形态;生动书写了彝区“异调”文化和大瓦山独有的自然景观,并阐释其中承载的深层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美国现代著名作家舍伍德· 安德森在其代表作《小镇畸人》中刻画了一个由农业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时期的美国西部小镇,镇上的人们行为怪异,被称为畸人,伊莉莎白是无数畸人中的一个. 借助关于疯癫形成的社会机制的理论,结合女性主义的观点,通过解读伊莉莎白在少女时期、婚姻中以及生命最后阶段的爱情,分析伊莉莎白因爱而畸的外部社会原因,警醒当代的人们关注女性的情感世界,保障女性在变化的社会机制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爱尔兰作家玛丽亚·埃奇沃思虽一再强调她无心于政治,但学术界对其小说《拉克伦特堡》中的政治内涵却极为关注。埃奇沃思在该小说中采取的第一人称不可靠叙事和方言叙事冲突下的类文本叙事策略在表达作者政治隐喻方面发挥了不言而喻的作用。事实上,这两种文本叙事策略分别代表着不同的话语实践体系,从不同侧面隐喻19世纪初期爱尔兰与英国之间复杂的政治关系,折射出英国殖民者与爱尔兰被殖民者之间既相互排斥又心怀恐惧的社会现实和心理状态,体现出埃奇沃思对爱尔兰社会变革的政治态度与变革后为社会发展担忧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16.
在布克奖获奖小说《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中,库切借助风景这种动态的存在深刻探讨了有关沉默与逃避的问题。沉默的风景呼应着主人公迈克尔内心的创伤,它是历史和现实的表征,同时也受制于权力的规训和破坏。风景最终以想象的方式成为了迈克尔的精神庇护所和梦想中的家园,让他得以一次次逃避压迫和强权,小说至此也陷入了逃跑与被捕的无望循环。库切通过风景集中反映了殖民的历史与内战给普通南非人民造成的不可愈合的伤痛,而人文地理学也为解读库切笔下的自然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舍伍德·安德森是20世纪早期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其短篇小说<鸡蛋>表现了20世纪普通大众"美国梦"的幻灭.小说以诙谐的笔触,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了美国中西部一个普通家庭既悲惨又滑稽的处境.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人生悲剧,更是普通大众在盲目欲望的支配下被毁灭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生态批评角度分析<小城畸人>体现出的生态思想.本文认为小说通过描绘温士堡镇居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以及对人物心理的探究,展示了现代人在工业文明的入侵下精神匮乏,行为怪异以及欲望的膨胀,而主人公乔治·威拉德从小我到大我的升华表明作者追求自然与人和谐一致的美好愿望,从而完成了对工业文明的批判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表达了其旅游美学思想。他在书中引用金圣叹《西厢记》中"论游"一段和屠隆的《冥寥子游》,试图在新的历史时空重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精神,以令西方现代读者获得启示。这一诠释不仅达到作者的预期效果,而且使当今中国读者获益良多,为全球化时代向世界宣传本民族文化思想树立了一个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20.
淮剧《小镇》已成为江苏现代戏的一张名片。凭借文思并重的审美建构、生动细腻的艺术演绎、虚实相生的情境呈现,《小镇》从众多现代戏作品中突围而出。该剧在以现代性的视角、思维、审美和形式进行戏剧现代化探索的同时,仍抱持着对淮剧艺术本体性的敬畏和初心,但遗憾的是,该剧在现代性和本体性上并未能实现真正的圆融与统一,相比于现代性的突围与张扬,本体性的把握存在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