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通过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某高校大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期望、关注就业信息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同时,大学生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不高,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设学生就业心理指导课程。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升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文章采用《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与《心理资本问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心理资本水平在性别因素、年级因素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就业能力与心理资本间存在显著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心理资本中自我效能感、坚韧性和希望三个因子对就业能力有良好的预测作用。也就是说,提升心理资本对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发展有促进作用。各高校及大学生应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并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秉持不同就业价值取向的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具有高度显著差异。有适度就业焦虑感是当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主流,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调动学习积极性;对就业非常焦虑的大学生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大,必须引起社会、高校和大学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并已广泛影响到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显著增大,出现就业心理问题的毕业生人数增多。因此,亟需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探索合适的解决方法与对策。本文试从大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家庭的精心培育、高校支持系统作用的发挥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四个方面来探寻大学生健康就业心理培养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进行了剖析,对就业可行性行了分析,并对社会、政府、家庭、就业择业者提出了建议。企望这个严肃、紧迫的社会问题日益地解决得完善些。  相似文献   

6.
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形势,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产生种种心理偏差,以致影响其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因此,研究、分析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偏差,引导和帮助大学生积极地进行自我调适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大学生择业心理偏差──择业心理误区和择业心理障碍分析,进而提出心理调适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吴建利 《理论界》2014,(6):171-173
大学生的就业是大学生及其家庭的重大事件,本文讨论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特点,以及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表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大学生如何进行就业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9.
建立大学生网瘾特殊群体援助体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大学生网瘾特殊群体给自身成长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解决大学生的网瘾问题,必须从治本入手,建立心理、学习、就业援助体系及运用现代“脱瘾”法,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大学生网瘾特殊群体援助体系,从而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相似文献   

10.
王如海 《学术探索》2012,(6):116-118
工科生的就业现状使得在校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为了帮助工科大学生维系健康的择业心理从而顺利就业,本文从多方面阐述了如何对工科大学生的择业心理进行教育引导,对工科生的择业、就业必将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女大学生"急嫁"的经济学分析——从人力资本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模型把人力资本价值实现当做一个"黑箱",忽略了价值观选择、就业成本、婚姻的收益和就业效应等因素对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和收益路径选择的影响.事实上,人力资本仅仅是获取就业收益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我国教育文化背景下,"急嫁"是女大学生应对当前较高就业风险和较快收回人力资本投资的理性选择,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权宜之策.而以政府为主导多渠道促进女性就业安全、改善女性就业心理预期是解决现阶段在校女大学生自主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经济转型期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逐渐在毕业生中开始流行.显然,这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和现实性,但亦有局限之处.本文将从"先就业再择业"理念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入手,通过对安徽省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进而运用实证分析探索出经济转型期高校学生形成这一就业理念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大学生树立健康就业心理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层次提出相关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其心理资本密切相关.高校应将心理资本开发引入大学生的人才培养过程,从自信、希望、乐观和韧性四个维度,有意识地开发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培育、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从而使其在未来社会中更具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校园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和谐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谐校园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在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经济困窘、个人不良心理和校园氛围的影响;针对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群体,对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要面对就业、升学、情感、适应社会等问题,高校毕业生容易产生种种心理危机。高校应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促进其顺利就业,从而保证高校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心理及教育与管理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视大学生在就业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坚持不懈地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和职业观的教育,注重就业心理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建立就业指导机构,有助于大学毕业生消除心理障碍,走出就业误区。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休学或退学的人数逐年上升,而作为大学生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类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普遍存在着个性发展自主化、自我认知片面化、人际交往多样化、功利性和攀比心理比较强、校园爱情普及化、就业心理矛盾化等问题.对于艺术类大学生,必须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帮助他们加强自我心理调节,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8.
张贞 《理论界》2014,(2):179-181
近几年来,随着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持续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大学生缺乏职业化素质和职业规划意识而导致自身缺少市场竞争力。面对大学生就业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从学生、学校、政府和家长的角度对就业问题进行了分析,试图从多方面寻找原因,并提出解决建议,尝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多重压力下,大学生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大学生心理疾病表现为五"感"交集,即独生子女的孤傲感、信息社会的虚幻感、心理失衡的浮躁感、学习就业的压力感和称兄道弟的侠义感.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多年实行应试教育的误区、独生子女政策的后遗症、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压力所致.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五把钥匙",全方位呵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为经济社会建设培养人格健全、德智和谐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学生创业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关乎社会和谐、民心稳定的大事,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和解决就业,是当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手段,这在当前总体就业形势紧张时期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主要对当前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政策法规不完善、学校创业教育滞后、家庭观念制约以及创业者自身能力欠缺等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