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培养高职合格人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实效性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因此,应从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和和谐、净化教学环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入手,真正提高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需要体现其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何种人才的社会功能,而把其强大的理论体系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是高质量地完成这一使命的根本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积极地探索、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性,使该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院校的公共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针对该课程教师教学内容知识陈旧缺乏创新、教学形式单一方法陈旧及与学生交流较少导致教学效果差等原因,文章认为责任在教师并提出转变教师思想认识、提高教师文化素质、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等对策,以提高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2006年全面开始的“两课”改革将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改革后的课程设置方案下要进一步讲好、讲透法律原理和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须重视以下教学方法:一是注重概念分析,力求精确透彻;二是加强举例教学,力求简洁生动;三是穿插法理知识,力求庄严正义;四是勤于思维引导,力求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国家倡导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方向,这是由该课的性质决定的。实践性教学要在教学内容上重新调整并制定教学大纲与计划;突出实践教学的内容与目标;加强学生日常行为指导与评价;探索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教学方法;完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国家倡导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方向,这是由该课的性质决定的。实践性教学要在教学内容上重新调整并制定教学大纲与计划;突出实践教学的内容与目标;加强学生日常行为指导与评价;探索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教学方法;完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教学要求、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目前高职学生对该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教学的认可度和教师评价等方面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如何提高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引入情境式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基本做法是问题创设情境,角色扮演体验情境,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运用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在情境创设中既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也要符合思想性、时代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教学导入要紧扣教学主题,由浅入深、由感性材料入手,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同时要注重导入的衔接性、趣味性、新颖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相关教学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首开课程,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的探讨意义重大。运用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等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但在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中,也要处理好学生和教师、案例分析和理论讲授等方面的问题,切实增强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赵新宇 《南方论刊》2012,(3):109-110
情感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情感教育方面具有特有的优势。本文重点探讨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情感培养的有效途径:真实经历分享,展示情感;典型案例讨论,捕捉情感;推荐优质资源,感悟情感;课后真诚交流,互动情感;布置实践作业,传递情感。  相似文献   

12.
浅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教师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丽娟  肖平 《南方论刊》2007,(12):79-80
本文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听课和对大学生的访问调查形式来讨论教师的魅力。教师应从语言、知识、自身形象三方面来塑造自己的魅力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效性,让此课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和喜爱。  相似文献   

13.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也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教师从教学理念、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方面,努力营造主体性教学的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体现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积极思维、积极参与,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以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4.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的课程 ,它的突出特点就是应用性强。针对这一特点 ,在教学中掌握激发兴趣、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力求创新四个方面 ,是提高该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讨论式教学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式教学在实践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组织讨论式教学的方法、教师在其中应传授的相关知识,以及教师必备的素质要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方能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真正实现师生互动,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体验式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和体验式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关注;亲身体验,探索发现;情境实践,认知检验;讨论交流,认知总结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体验中陶冶情操,感悟人生,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走好大学生活之路。  相似文献   

17.
洪汉英 《南方论刊》2009,(4):100-1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很多大学的现实写照是:“学生不欢迎,老师没兴趣”的尴尬的状态。老师觉得这门课太难上,感到既茫然又痛苦。学生对这门课的意见更多,认为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课程名称没太大变化,授课方式还是“满堂灌”,教学手段上不是照着教材、念讲义,就是照着PPT念,不仅枯燥、抽象,而且离现实太远。  相似文献   

18.
课程资源开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高校思政课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作为“05新方案”中的一门新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资源开发可以从拓展教材资源、优化人力资源、创造实践资源、链接信息资源等四个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9.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有效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以此从学生需要出发,通过问卷调查,提出五项措施:一是教育内容应突出科学性,体现时代性;二要重视学生主体性,活跃学生思维;三要强化实践体悟,做到知行统一;四要加强师生交流,促进情感沟通;五要建立反馈系统,及时了解学生需要。  相似文献   

20.
戴华兴 《天府新论》2007,(6):151-153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中共中央的部署,规定于2006年下半年开始面向2006级全体新生使用《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新课程方案。新教材的体系建构,实际上意在从不同的层面,帮助学生完成自身生命空间的建构。为此,课程实施的重点也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精神维度:引导学生对生命内涵的理解;着眼于对学生道德境界的提升;注重对公共精神的倡导和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