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采用大学生学习幸福感问卷、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及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对40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学习幸福感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与学习适应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对大学生学习幸福感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民办高校大三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训练的效果。方法:对实验组64名成员实施为期9周团体训练,并采用职业生涯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实施前后测。结果:训练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总分、各因子分和SAS上差异不显著。训练后,实验组的前后测呈现显著差异,而对照组未出现差异。结论:职业生涯团体训练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有效缓解焦虑情绪,是进行职业指导的有效尝试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大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异问卷的形式,通过一般自尊量表和生活满意感量表对大学生心理现状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探讨大学生自我差异、一般自尊和生活满意感的关系。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差异与一般自尊、生活满意感呈显著性负相关,一般自尊与生活满意感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分析并探讨青少年成就目标、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的关系,使用成就目标定向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邯郸市两所中学293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初中男生的掌握回避目标显著低于女生。(2)初一年级和初三年级的自我效能感都显著高于初二年级的学生。(3)初一年级学生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心情愉快的程度显著高于初二、初三年级学生,初二年级学生对健康的担心程度显著低于初一、初三年级学生。(4)青少年自我效能感在掌握趋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整合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入手,通过对福建省6所经历过整合或正在整合的高校青年教师自我效能感和职业生涯管理水平的实证性调查统计分析表明:整合高校青年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要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自我职业生涯管理高于组织职业生涯管理;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管理的人口变量特征——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对整合中高校青年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显著,而对职业生涯管理有显著影响;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管理之间均存在着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6,(3):244-250
通过对江苏五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展开的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创业的自我效能感、外部环境支持与意愿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并采用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考察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的自我效能感、外部环境支持与意愿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性不同,且三者中的任意两个均呈显著正相关,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愿有显著而直接的积极影响,而创业外部环境支持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并不直接,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外部环境支持中对创业意愿形成间接影响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高中教师情绪智力和教学效能感之间的关系,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和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对311名高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相比于普通成人而言,高中教师情绪智力较高;情绪智力的四个维度中自我情绪评估、对他人的情绪评估以及情绪的调节这三个维度均与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育效能感有着显著的正相关(p<0.05),情绪运用仅与个人教学效能感相关(p<0.01);自我情绪评估和情绪的调节两个维度分别解释个人教学效能感总变异量的14.5%和1.2%,情绪的调节解释一般教育效能感总变异量的2.4%。基于此,高中教师应该保持一个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并通过各种渠道充实专业和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有意识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间隔两个月的追踪调查研究,考察求职行为、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是否影响就业,意在探讨大学生就业的预测因子。结果发现,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对求职行为和就业的预测效果有正向的显著影响;求职行为对求职满意度有显著效应,对社会支持有中介作用,但对自我效能和求职满意度却没有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大学生求职和就业辅导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升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文章采用《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与《心理资本问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心理资本水平在性别因素、年级因素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就业能力与心理资本间存在显著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心理资本中自我效能感、坚韧性和希望三个因子对就业能力有良好的预测作用。也就是说,提升心理资本对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发展有促进作用。各高校及大学生应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并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曾凡斌 《江淮论坛》2011,(1):134-144
文章以暨南大学在校学生为研究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N=302),集中探讨了大学生的第二道数字鸿沟——互联网使用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出生地对大学生上网时间有正面的显著影响。即城市的大学生上网时间比非城市的大学生要多,学历虽然对大学生有显著影响,但却是负面的.即学历越低的大学生上网时间越长。而互联网使用满足需求动机对大学生学习、工作相关的互联网使用指数有正面的显著影响。特别的是,互联网使用中的情感因素(对互联网的态度、网络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互联网使用水平(包括上网时间和与学习、工作相关的互联网使用指数)都能产生正面的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生命态度的影响,采用Lerenson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及机遇量表(IPC)和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对302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大学生内控量表得分最高,男生在有势力他人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内控性与生命态度及其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有势力他人和机遇控制与生命态度及其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由此可见,心理控制源对生命态度有一定影响,内控性和有势力他人对生命态度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教师自我效能研究已有四十年的历史。主导该研究的理论有两种,一是Rotter的社会学习理论,其核心概念是控制源;二是Bandura的社会认知理论,其核心概念是自我效能。基于Rotter的社会学习理论,美国Rand公司研究人员首次提出教师效能概念并开发教师效能量表,步其后尘的主要量表有Rose和Medway的"教师控制源量表"以及Guskey的"学生成就责任量表"。在Bandura的社会认知理论框架里,Bandura引入教师自我效能概念,主要量表有Gibson和Dembo"教师效能量表"、Ashton和Webb"教师效能量表"、Bandura"教师自我效能量表"、Tschannen-Moran和Woolfolk Hoy"教师效能感量表"以及Friedman和Kass"基于课堂和学校环境的教师效能模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不同年级、性别和专业的500名音乐表演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评测,并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音乐表演专业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自我肯定和自信的倾向,但缺乏积极的应对方式,其自我效能感与积极、消极应对方式均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效能感对积极与消极应对方式均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学习能力和人格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介绍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形成及对大学生的影响,进而提出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研究职业高原与企业研发员工工作绩效的内在关系,探究自我效能感在该关系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职业高原的层级高原维度和中心化高原维度对工作绩效各维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对职业高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的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从企业管理和研发员工双层视角提出优化组织设计、加强与员工沟通、关怀员工和提高自我效能感等减缓职业高原到来、提高工作绩效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媒介素养与网络信息素养等相关概念的解析,得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主要表现为对媒体的批判态度、媒体效能的认识、自我效能感和在线访问网络信息的次数,通过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分析对媒体的批判态度、媒体效能的认识、自我效能感和在线访问网络信息的次数与网络信息素养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媒体的批判态度、媒体效能的认识、自我效能感和在线访问网络信息的次数均对网络信息素养的提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峰 《社会科学论坛》2014,(11):201-209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困境下,该文从自我效能和集体效能两大心理因素入手,考察其对高校大学生择业的影响。该文采用自制量表,对沪上11所高校共计3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发现自我效能和集体效能对于大学生择业均有显著影响:首先,大学生已经进行了初步的生涯探索和职业选择,并具备一定与职业相关的能力,但也在生涯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其次,大部分人能够感受到家庭、学校和朋辈在生涯发展过程中的支持与帮助。此外,男、女生择业的自我效能和集体效能存在一定差异,需要高校在现实中针对性、个性化地开展工作,以更有效地解决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18.
常友善 《南方论刊》2013,(11):37-39
采用问卷法,调查分析大学生自我概念、时间管理倾向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现:1.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三个维度中,在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上,性别差异显著。2.大学生自我概念总体水平性别差异显著,在心理自我维度上出现文理科差异。3.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概念有着密切关系,而且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可以对总体自我概念起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答会明 《兰州学刊》2000,(6):63-64,14
1 引言当前,国内有关大学生学业成就、人际交往成败归因与自信、自尊和自我效能之关系研究尚未见到。因此,本研究采用Lefcout等人所编制的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通过大学生对学业成就、人际关系成败两方面归因方式的研究,揭示当代大学生的认知归因特征,同时选取自信量表、自尊量表和自我效能问卷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测查,以考查大学生群体的认知归因特征与自信、自尊、自我效能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以供高校教学、管理实践及其有关策略研究之借鉴。2 研究方法2.1 被试的选取:随机选取庆阳师专师范专业二年级学生200人作为被试组,…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重庆地区在校大学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提供新的思路.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对随机抽取的大学生进行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有极其显著的负相关;(2)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刻板性有着显著负相关;(3)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的灵活性有显著正相关.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与自我灵活性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学生;(4)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心理症状的变异量.结论:自我和谐程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