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频率学派和贝叶斯学派作为统计推理中的两个最重要的方法,对于这两种对立的研究方式的站队选择显然影响着研究者的研究活动。占有霸主地位的频率学派尽管是后来者,显然占有着优势的地位,而今年以来贝叶斯方法的复苏,重新向频率派发起挑战。文章从概率的产生作为开始,简单地介绍了统计的发展历程,并分别对这两种方法选择的实用、重要的可操作标准给予分析,认为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对两种方法的选择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2.
采用贝叶斯网络的思想设计学生模型,由于建好的学生模型中存在无向环,使学生模型的推理成为一个N-P难题。在参考贝叶斯网络的更新算法的同时改进了算法,用联结树算法来实现对建好的学生模型的推理更新。  相似文献   

3.
情感决策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学前阶段发展迅速,并与儿童之后的学业成就、同伴关系等具有密切和特定的关系。博弈任务是对儿童情感决策发展研究的主要范式,本研究采用实验经济学的经典博弈理论对4—5岁儿童进行情感决策研究,进而探究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儿童情感决策的推理原则。研究发现,4—5岁儿童的博弈游戏要约数高于国外已有研究数据,半数以上被试表现出了公平分配的决策行为,博弈得分没有显著性别差异;4—5岁儿童的博弈游戏策略主要为自我关注推理和需要定向推理这两类推理类型,策略类型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孩以需要定向推理为主,男孩两类推理类型各半;4—5岁儿童博弈游戏中情感决策的心理基础为基于联合意图性的亲社会推理。研究表明,中国4—5岁儿童的情感决策能力在联合意图性认知表征、自我—他人等价性社会递归推理的基础上,随着文化认同的发展而逐渐形成更具有群体意识的、基于社会规范的道德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4.
歧义问题一直是汉语语言学界一个历久弥新的研究课题。歧义的认知推理过程研究与歧义的传统研究有很大的差别:传统研究以语言形式本身为研究对象,讨论歧义产生的语言材料构成及其在语境中的运用情况;而歧义的认知推理研究把视角从语言客体转向交际主体,把歧义看成一种交际者认知活动的结果。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援用认知语用学的基本理论,对歧义的认知推理过程作一个系统的构拟。  相似文献   

5.
概率方法是一种允许在不确定情况下进行证据推理的数学模型,具有计算可靠性和完备性的形式化基础。然而,概率推理在建模过程中存在两大困境,即概率数值从何而来以及如何解决证据聚合难题。贝叶斯概率和富兰克林原则为数值难题提供了破解之道。贝叶斯概率充分融合客观概率和主观概率,为它们提供统一框架,解决概率数值的评估分歧。富兰克林的一般性原则确保适当参考类的理性选择,解决数值难题的客观概率赋值。基于概率理论的贝叶斯公式具备一致性和规范性,借助严格的形式化概率推论可以消解证据聚合难题。通过对两大困境的回应和破解,表明概率方法是计算不确定性推理的可靠工具,为面向法律人工智能的证据推理模型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贝叶斯确证逻辑是关于解释科学确证模式的概率逻辑理论。该理论较合理地描述了假说确证中证据效用的量化测度问题,但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存在较大局限性,因而引起了诸多论争。本文在考察贝叶斯模型及其论争基础上指出,对证据效用的准确把握,仅靠贝叶斯模型是不够的,它需要多种逻辑方法以及科学认识论与科学方法论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尚晓明 《北方论丛》2002,(4):106-110
回顾20世纪展望21世纪语用学理论的建构、发展及其未来走向,令国内外语言学界所关注.探讨语用学理论的哲学思想基础、语用学流派及其研究方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语用推理机制,将展示语用学无限生命力及其跨学科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身体亲历学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体亲历学习是一种重视个体存在的成人学习方式。随着成人学习理论的不断发展,这种学习概念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并接受。以关注身体的视角来进行成人学习研究,是对传统学习方法的补充与发展。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对身体亲历学习的相关概念、发展历程与实施情境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充分利用各种信息的贝叶斯方法,在金融领域已经得到越来越重要的应用,包括了样本和非样本信息的统计方法。本文在结构模型框架下,应用贝叶斯方法考虑违约风险的先验信息和专家信息,估计Morton信用风险结构模型的参数,求出违约概率的后验估计,最后本文给出一个经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姝彦  柴新 《浙江社会科学》2024,(3):100-109+158-159
人机交互信任问题日渐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不同学者基于各自立论旨趣,尝试对人机交互信任机制加以多面相的审思与建构。随着预测加工理论的兴起,相关探论更是得到了来自于计算神经科学向度的理论预设与方法论支撑。在此视域下,作为其基本理论构件之一的主动推理为人机交互信任机制的探索提供了一种整合性认知架构。由此,基于将人际互动推展至人-机共同构成的异质系统的适用性分析,以主动推理逻辑框架对人机交互信任样态与特征加以阐释,对于建构一种新的人机交互信任的实践路径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时代腐败防治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腐败是人类社会的毒瘤,腐败与反腐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呈现交替发展的趋势.传统的反腐败策略主要关注事后惩处,而对事前预防关注不多.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腐败防治乃至腐败免疫需要创新体制机制.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大数据时代反腐败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国内实际的大数据腐败防治机制创新体系,运用大数据系统有指导学习、聚类分析、莫比乌斯分析、反演定律、泊松分布、量子跃迁、自组织临界理论(SOC理论)、扩展限制凝聚(DLA模型)、动态免疫(DI机制)等创新理论体系,对惩治腐败、预防腐败、腐败免疫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给出了束缚权力的大数据笼子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吴晓静  熊明辉 《学术论坛》2012,35(10):10-13
文章介绍了纠正现象这样一种人类常见的推理思维现象,介绍了纠正现象在逻辑学中的研究历史,并且探讨了纠正现象在逻辑学的相关研究现状。通过介绍非单调推理的研究、动态认知逻辑中的信念修正理论研究,作者指出了形式逻辑对推理纠正现象的理解和研究方法存在一些偏差甚至缺陷;通过对反馈推理的介绍,指出既有的非形式推理研究成果不足以全面刻画纠正现象的目的性、主体性、动态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据此,作者提出纠正现象应该在非形式逻辑领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往的话语连贯研究主要集中在显性连贯方面,而对隐性连贯的内在机制解释力度不够。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话语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即关联理论提出的最佳关联原则和其中的非论证推理和语境效果的运用成为了解释隐性连贯内在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历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传统观点认为科学与宗教或者相互冲突,或者相互分离,或者是一种互相整合的关系。本文试图在对各种传统观点如冲突说、分离说和整合说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理性与信仰互补的新视角来探讨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宗教与科学不仅有着本质上的对立,更有着观念上的内在联系,二者存在着一种建设性的互补关系。作为承载当代社会发展的两大车轮,科学与宗教共同谛造新的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15.
小说的情节发展是西方文学批评的传统关注点,国内的叙事研究也一直围绕情节、人物、背景等要素展开。申丹首次在叙事研究中提出“双重叙事进程”的理论,打破了这一叙事中自亚里士多德以降的传统,受到了国际叙事学界的关注。本文阐述了申丹“双重叙事进程”的发展过程,理论内涵,该理论与诸多类似理论概念的区分,以及这一理论对叙事学、文体学、翻译学等诸学科的贡献,以期引起国内文学批评界对这一理论的更多关注、应用及评论,促使其在批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信息刚性模型、理性不注意模型和行为经济学理论等三种新的通货膨胀预期理论系建立在批评传统的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理论基础上,预期行为经济学理论可涵盖其他四种模型。新通货膨胀理论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7.
区域生命微观机制与扶贫理论王朝良一、方法与理论从生命科学的观点看,区域性贫困与发展亦是一种有机的社会化生命现象与过程。本文运用社会生物科学方法和生命科学原理,从微观模型和宏观结构功能方法上,交叉综合,类比抽象,获得了一些新认识。区域生命科学的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人性论是社会科学理论的核心理论,人性论无非是假定人性善,利他,或者人性恶,利己。经济学理论中理性自利的假设,在逻辑上导致了集体行动的两种逻辑:利己导致繁荣,或者悲剧。历史上集体行动的悲剧,导致了传统的治理结构;现代集体行动产生的繁荣,催生了新的治理结构。企业家在传统的治理结构中很难有好的生存空间,需要有一个多维度的公共治理秩序,来兼容市场的治理和传统的原始的治理以及国家的治理。  相似文献   

19.
交际模式的演变--从语码模式走向推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话交际活动在现实社会中极其普遍。交际模式经历了以下历史演变:从亚里士多德到现代符号学,传统的观点一直用语码模式分析和描述交际活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关于交际的理论发生了一场革命性变革,格赖斯等人提出一种新的模式——推理模式。后来,斯波伯和威尔逊对格赖斯的推理模式进行了改进。其实,推理模式继承、发展、替代了语码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因明学说的“因三相"、“九句因”及诸“过”等理论的分析研究 ,提出了一些与学术界传统看法不同的观点 ,对三者的内容以及它们当中的某些关系进行了一些新的解释 ,并在此基础上 ,从人类思维的发展进程、思维方法研究的抽象程度这一新的视角对因明学说的实质进行评析 ,得出了因明理论的实质是论证而不是推理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