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明确了体育院校开设大学语文的必要性,在分析体育院校大学语文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就体育院校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材编选、教学方式、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以期对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智能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智慧课堂的创建与应用提供了契机.在对智慧课堂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厘定,对智慧课堂的现状和发展进行梳理,对大学语文传统教学困境和痛点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成果可以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以及其他通识课推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感性的直觉经验能力是文学阅读中的审美特征,文学阅读是一种审美活动和审美接受,而不仅仅是一般的认知活动;阅读想象与创作想象的区别:读者的想象比作者的想象意义更大、更丰富、复杂和多元,且两者思维形态不同;阅读中的审美反应对大学审美教育的启示:应把“文学欣赏”或“大学语文”列入大学教育计划,应从美学的意义上上好大学语文课,并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美学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4.
谈大学语文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接受文学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作品的鉴赏和对于作品时代背景的了解,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文以载道”是我国数千年来形成的优秀文学创作传统.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有着文采斐然的艺术魅力,而且以高昂的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着读者.在大学语文中作品的选编,体现着一条清晰的爱国主义线索,所以我们的教学也应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列为教学的目标之一.通过大学语文的思想教育,使我们的青年学生在增长知识,接受祖国优秀文学遗产的同时,也继承宝贵的思想道德传统,从而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效力.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通过显隐结合的方法,把思政教育融入到各门课程,大学语文课程蕴含丰富的隐性思政资源.大学语文课程中《为政之道》篇目通过学习孔子的"德治"主张和思想,结合现实,理解现今国家政策中与孔子治国思想一脉相承之处,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实践分析,反观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应加强课程内容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理念,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发挥大学语文的课程优势.  相似文献   

6.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但近些年《大学语文》课在普通高校,特别是在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地位越来越低,近乎边缘。本文就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边缘地位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等三大方面入手,就《大学语文》课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从而达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大学语文与美育有着不解之缘.目前,阐述大学语文与美育关系的文章还不多见.本文想就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作用问题作初步探讨,并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粗浅体会,以期抛砖引玉.自1978年南京大学首先重开《大学语文》以来,全国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大学语文》.特别是一些重点理工农医院校设置文科教研室,开设《大学语文》课的为数甚多.大家认识到,大学语文的任务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发展智力,还要提高精神境界,陶冶思想情操.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表现在语文教学中最丰富、最集中.通过语文教学,教师应进一步把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传授给学生.特别是在我们举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夭,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大学生更应  相似文献   

8.
大学语文课程是普通高校中面向除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外的所有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的素质教育课程。大学语文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认知原则、适用原则、与时俱进原则和少而精原则。  相似文献   

9.
从读者反应的视角探讨了委婉语在跨文化翻译中意义流失的补偿问题。委婉语是折射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而文化的差异常常造成翻译中委婉意义的流失。借助读者反应论,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采取相应的补偿策略,使译入语读者最大限度地获得与源语读者相近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接受反应文论开创了读者研究的先河,在阐述读者地位和辨析读者概念的同时,也将研究的焦点落实到了具体的阅读活动上,他们将读者的阅读活动视为文学文本生命的实现过程,这一过程是读者由审美感知到意义反思再到意义融合的过程,是读者期待视野的对象化的过程,是读者在"游移视点"中"被动综合"的过程。同时,读者对文本事实反应的过程,也是读者对文本误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大学语文的"人文精神"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需要造就不仅精通自己的专业而且知识面宽,有厚实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及文化素养的一代新人.大学语文应该把语文教育真正变成"立人"为中心的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大学语文教学实践出发,论述大学语文审美教育的要求。具体从品味语言音韵、领略形象意境、感悟情感境界等方面,通过大量教学实例论证在不同条件下实施大学语文审美教育的途径,以期实现有效教学,落实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3.
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和运用语言技能的基础课,2 l世纪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在实践中的创新能力,并通过课堂内外的大量实践活动来完成。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着课时不足、教学方法滞后、教学手段单一等突出问题,必须加强改革与创新,切实发挥大学语文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吴婷婷 《学术探索》2012,(11):167-169
本文基于对2011年新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分析与认识,对高校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面对经济发展中的母语危机和传统文化流失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从宏观层面对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笔者认为,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大学语文教育,培养真正具备语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培养能传承并发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优秀人才,这才是当前在母语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应当肩负起的文化期待。  相似文献   

16.
由于先前大学语文课程的指导思想偏重人文性、审美性而相对忽略工具性、实践性,所以教师与教材都比较忽略对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我们不仅要保持大学语文原有的人文特色,还要立足于社会的现实需要,侧重提升大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大学语文教师应打开思路,就地取材,深入挖掘教材资源,用课堂教学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用写作活动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方法研究过程中,不可以忽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即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心理品质、意志能力、记忆类型、情感等方面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点的理解与接受,经过实践与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等问题,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学语文》课程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先导,这一方面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为《大学语文》课程在教材更新、教法更新、考试更新等方面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钱理群、李庆西、郜元宝编《大学文学读本》(2005年)的“导言”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大学文学教育”的理念。大学文学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大学语文教育和大学文学专业教育,而是以大学各科学生为对象,以文学经典为中心,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教养为目标的崭新人文通识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在大学通识教育成为大趋势的背景下,建立在对大学语文教育现状的正确估计的基础上,对于当前焦灼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学语文教学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除了目前可以使用的多种版本教材外,还有一个运用什么教学理念进行教学的问题。建构主义教学观主张的教学内容的开放性理论、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理论、教学不仅仅局限在认知学习角度上,同时还要培养情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主张、注重培养学生“能够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应用”的能力等理念,给大学语文教学一种全新的启发,这几种观点得到很好的落实,会对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