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思维能力是人的精神活动能力,是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制约和影响着其他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应用写作教学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下功夫,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入手,使学生走出传统写作的思维模式,形成应用写作思维。教学中应从多角度、多手段、全方位地培养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创新人才是由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智力化能力、创新人格化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一个整合体。目前,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存在着有创新的兴趣,但不持久;有灵感但缺少技能;思维敏捷,但缺少系统的创新思维方式等特点。其原因,主要是思维定势的束缚、教学评价的不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创新意识淡薄和大学生的自身因素。分析这些原因,以期为进一步寻求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策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黄丽 《南方论刊》2005,(5):68-69
21世纪的大门已经敞开,社会朝着文化多元化、经济一体化、教育终身化迈进,而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必须具备在国际化、信息化的社会中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直接用外语思维和高效地运用外语进行交际,将成为外语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因此,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是我们外语教学的必然途径。外语思维能力,即直接用外语进行思维的能力,是衡量人的外语素质高低的重要因素。同时,它对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外语思维能力的品质表现在五个方面:①深刻性。即在运用外语进行思维时能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4.
陈宝胜 《南方论刊》2015,(4):102-104
发散性思维是从不同方向、途径和角度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答案的思维方式。大学生发散性思维品质对大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社会问题、提升国家和民族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但我国大学教育在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不足。基于PBL教学理论,本研究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散思维能力培养不足的主要表现,并以《政府经济学》课程教学为载体,开展大学课堂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改革实验,认为大学教育可以在改革大学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方式的基础上,建立丰富的课程案例和资料信息库,以PBL为导向,以学生为本,坚持两个"发散",注重效能型课堂建设和积极课堂建设,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论文从教育的本质是育人 ,育人就要培养人的创造性 ;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是教学的主导思想出发 ,指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信息化社会和大学生现实状况的需要 ,通过精选教学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活动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源于智能的驱动——灵感、直觉和想象,研究三者的形成与表现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应当从逻辑思维训练、知识与信息补充、创造意识激发、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融合、实践活动开展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创新思维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论述了创新思维的特点及其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 ,分析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加强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向21世纪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想象思维方法是人们运用一定的直接或间接的材料,在头脑中进行加工组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想象化模式。它具有创造性功能、设计性功能和导向性功能。成才者的需要、育人的需要和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充分说明思维方法对开发大学生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和发展想象思维能力应深思善问、培养自主性、联想迁移。思维方法在高等教有教学中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的最高层次的能力。迅猛发展的社会需要大批有创造性能力的人才 ,因此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成为学科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在教学中通过联想训练、想象训练、发散思维训练、逆向思维训练等具体的方式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法律思维是思维的一种方式,在高校中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有助于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在此主要阐述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意义、原则及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创造性思维是科学思维能力的核心,是21世纪新型人才的重要素质.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而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阵地.教师要把创造性思维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空间,开发智能,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是否关注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条分界线。应试教育虽然也关注学生的思维,不过关注的重点不在提高思维素质,而在于建构适应考试需要的被动的思维方式。由应试教育训练出来的被动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和创造力起着消蚀作用,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全面推动素质教育,首先就必须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思维为主动思维,进而帮助学生建构起符合时代要求的辩证思维系统,提高思维素质。思维素质,包括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两个主要部分。不断地优化思维,不断地强化思维能力,是…  相似文献   

13.
创新思维能力是人类独有的思维品质,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大学教学应充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有效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促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深刻性、广阔性、逻辑性、灵活性、独创性和敏捷性等良好的思维素质,成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人类高级的思维活动,具有求异、新颖、价值、灵活、综合等特征。创造性思维在学生成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不断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并提高其认识能力,能为实践活动开辟新途径,能激励学生不断创造并促进其形成创造品格。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性思维的巧妙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既要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又要培养其非逻辑性思维能力。最后,本文就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博文 《理论界》2002,(3):64-65
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高等教育必须从过去比较注重单向知识灌输向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的方向转化,实行以人的综合素质为内在基础的“能力教育”,重点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学会把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素质和能力,从而使素质和能力成为进一步更有效地获取、消化、运用和再生产的知识的基础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李莉 《理论界》2001,(4):43
大学生是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是我国未来各条战线专门人才的后备军。在学期间在培养他们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和知识素质的同时,更要注意大学生的情商培养与挫折教育。 一、对大学生情商的培养是决定大学生成功、成才的关键因素 情商也称情感智力或情绪智力,是认识、调控和激励自我情感的能力,也是关心他人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它包括自我激励,百折不饶,理性思维,善解人意,唤起希望,战胜挫折等心理品质。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认为聪明、智商高、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将来一定能成才。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指出,智商是成才的重要因素之…  相似文献   

17.
论创新思维及其能力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秋 《学术界》2006,(6):137-141
创新思维能力是人类独有的思维品质,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大学教学应充分培养学生科学的、正确的思维方式,有效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促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深刻性、广阔性、逻辑性、灵活性、独创性和敏捷性等良好的思维素质,成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管理思维是管理人才的首要能力,管理教育应贯彻管理思维能力导向。培养学生现代管理思维,要以人文素质为基础,以积极的职业态度为前提,在教学中应用“双主”教育思想,运用模拟教学方法,并在管理技能训练过程中注重管理思维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怎样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具有创新思维能力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要打破思维定势,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主要是巩固和加深对有关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因此,在进行习题教学时,并非只是给出习题答案和纠正作业中的错误,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思维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训练,使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框框的束缚,具有一定的创造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习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敛散性思维能力,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一、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