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苏南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进程中成功的实践形式,是科学发展观理论在苏南的生动诠释,其对苏南模式的新超越,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发展理念上,坚持一个目标,即追求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在发展手段上,实行两手并举,市场与政府协调有力;在发展动力上,弘扬三创精神,致力率先发展;在发展路径上,实现四大超越,推进科学发展。从苏南模式到新苏南模式,苏南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初步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精神与物质、公有制与其他所有制、增长与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
新苏南模式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苏南地区形成的新型多元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苏南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但同时也潜藏着隐忧。苏南地区应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把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与实现技术的自主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一起来;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变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方式;加强苏南各县市之间的合作,努力构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激励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时期,是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苏南地区更是要走在江苏的前列,争取早日实现现代化。苏南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与在实践中走出来的苏南模式是息息相关的。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情况下,现代苏南模式要继承苏南模式的核心价值,把握好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的内涵,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增强模式的内生动力,助力江苏早日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新苏南模式”是苏南人民为促使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发展而开拓出的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树山在“新苏南模式”指导下,借鉴蒋巷、艳阳与旺山经验,以苏高新集团为投资主体,以城市资本进行新农村建设,体现了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致力于实现市场管经济发展、政府管社会发展的格局。在实践中也遇到了诸如资金回收压力大,旅游管理问题突出,旅游竞争力提升困难等问题,可以采取正确处理农企关系、充分争取政府支持、开辟多种收入渠道等措施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5.
苏南模式从上世纪80年代的以集体经济为主、社区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旧模式,演变为以国资、民资、外资三足鼎立,混合性的所有制结构为主要特征的新苏南模式。通过对新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所有制结构进行比较后发现,新苏南模式表现出外向型、股份化、规模化,集体企业仍占有一定比重的特点;温州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则表现为合作化、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特征。苏南股份制企业的高比重和集体产权退出形成的政府财力,有利于共同富裕;温州较高比重的私营经济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主要阐述了苏南模式的历史由来 ,分析其曾经辉煌与后来相对落后的原因 ,提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与外部环境下 ,应该通过不断的改造、创新 ,创造出新的苏南模式。  相似文献   

7.
新苏南模式的实现路径研究——以无锡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苏南在经济国际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中重新确立了发展的目标和发展路径,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园区经济为载体,以混合所有制为支撑,以城乡一体化为形态的“新苏南模式”。无锡新区作为其中的重要代表,在“新苏南模式”的发展中率先采取了若干富有远见和创见的举措,并形成了值得关注、研究和学习的发展路径。无锡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新区的行政主体资格问题始终未能得到解决、机构和编制尚未完善等,因此,无锡新区应根据新区实际,加快实施综合体制改革,通过不断开拓、创新,使得无锡新区“新苏南模式”能够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8.
新苏南模式:乡村振兴的一个解释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苏南模式作为一个“主动式”与“内源式”的乡村建设实践范式,为理解中国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一个解释框架。研究发现,在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话语下,苏南乡村城镇化在经济增长动力、产权结构形式、经济增长方式、乡村发展目标上均产生了质的转向,主要以制度创新为实践驱动,从而消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在振兴理念上,通过户籍制度、就业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的变革,以促进城乡融合;在振兴手段上,通过“三集中”的实践策略,以落实乡村有效治理;在振兴指向上,通过多元合作与网络化发展的路径,以建立一个“村庄空间—中心社区—城镇地域”多中心的城乡融合共生系统。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因素。“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作为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反差。现从文化这一层面着手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苏南模式”是由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最早提出的,指得是苏锡常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进行非农化的方式和路径。20世纪90年代后期,苏南乡镇集体企业相继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乡镇政府将其对乡镇企业的直接支配权从企业撤出来,这意味着传统苏南模式的终结,标志着新苏南模式的诞生。新苏南模式是苏南模式制度创新的结果,是对传统苏南模式的扬弃。苏南在经历了短暂的涅磐后再获新生,一飞冲天——  相似文献   

11.
苏南模式的演进及其对创新发展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苏南模式的演进反映了我国经济转型的三个方面:一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二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三是增长方式的转型。最初的苏南模式率先推进了前两个转型,其后又在体制、增长方式以及政府作用这三个方面的创新有了突破,从而导致新苏南模式最终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形成。苏南地区率先达到了全面小康社会水平,开始了率先推进基本现代化的进程。新的目标和新的矛盾,又推进了苏南模式的进一步创新,由此创新了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从"苏南模式"演进为出发点,分析了"创业型"经济的基本特征,并以无锡高新区的创业型经济为分析案例,分析该地区发展创业型经济的特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13.
苏南地区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率先建设小康社会的探索,为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依据,而苏南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最好验证.苏南地区实践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不动摇,推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和创新,不断创造新的速度、新的效益、新的经验.当前,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苏南的实践给人们留下丰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从城乡关系视角分析,苏南模式是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依托,对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进行矫正的改革与发展道路。在苏南模式的演进中,城乡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对立到碰撞,并最终走向融合的过程。苏南模式的演进轨迹揭示了我国城乡关系的整合规律:从二元结构走向一元结构,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必须经历三个阶段。我们既不可以急于求成,也不能消极等待,而要因势利导,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和完成这一伟大的经济社会变迁工程。  相似文献   

15.
苏南现代化模式向来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并经常引发争论,甚至遭到质疑。近30年来苏南现代化进程所取得的成就,似乎并不符合正统经济学和政治学的逻辑。而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维度的考量则表明,苏南现代化进程虽经历了从“苏南模式”到“新苏南模式”的演变过程,但并没有改变市场化和政府主导的路径,整个苏南地区基本上是“强政府弱社会”的局面。如果继续维持这一局面,苏南现代化模式可能进入路径锁定状态。根据现代化的特点、现代政府的发展特点和文化历史传统,未来苏南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应该是一种既能保证社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又能充分发挥政府作为社会总体利益的代表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统筹、协调和控制的“强政府强社会”模式。苏南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要实现从“强政府弱社会”向“强政府强社会”的转变以及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型,必须采用改革基层政府体制、建立不同利益主体的协调机制、推动和规范民间组织的发展以及培养建立在公民权利义务基础上的社会资本等多元并举的变革策略。  相似文献   

16.
宗平 《老友》2009,(7):12-13
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肇始于去年下半年的金融危机已蔓延全球,世界经济遭受沉重打击,我国也深受影响。今年又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们将以怎样的面貌、状态加以纪念?又将如何攻难克艰,继往开来?也许,正在开展的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  相似文献   

17.
制度的有效性是相对的,制度的有效性可以从静态有效性和动态有效性两个方面来分析。静态有效性是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产出尽可能的接近生产可能性曲线,而动态有效性是在通过更有效的使用现有投入的方式获得,即通过制度安排或技术提高要素的边际产出,使得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扩展。因此,制度保障了输入要素的产出效率。同时,制度是在不断变革中趋于新的平衡。从纵向来看一个制度的变革是否有效,就必须观察其投入要素的产出相对效率有无改善。文章尝试采用DEA方法分析苏南模式制度变迁的有效性。分析的结论是从定量角度表明苏南模式转化的效率逐步显现,其动态效率的提升表现为包络面地向外扩张。  相似文献   

18.
基于社会发展理论在20世纪以来的发展与反思,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发展关键期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与新发展主义在发展的价值判断、模式选择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理论共识,分析了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的历史性、规律性与现实性等方面对新发展主义局限的重大超越.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实质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发展,是吸取人类文明发展有益经验获得的新成果,是总结我国历史经验与时俱进形成的新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观念创新和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20.
在快速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地处长三角经济区的苏南地区新农村绿化建设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典型性。通过对苏南新农村建设实例分析,结合昆山市新农村绿化实践,从三个层面对苏南村庄绿化模式进行探讨。宏观上打破单个村庄为单位的限制,从大尺度上对乡村绿化规划布局进行研究。中观上对村庄的整体绿化形式进研究,分别对城镇型、城郊型、乡村型三类村庄的绿化模式进行分类研究。微观上对单个村庄内部水网、路网、农田林网、公共绿地等进行具体的绿化模式研究。并对不同绿化模式建设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