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基础,重点探讨了英语习语的语义理据,用三种认知机制即隐喻、转喻和常识分析了它们的语义推导过程,从而进一步证实了英语习语意义的可分解性,以及三种认知机制对于理解习语意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霍颖 《理论界》2008,(5):207-208
认知语义学从不同于传统语义学的认知角度阐述英语习语,提出了习语的理据性,而非任意性的语言形式,强调了隐喻在习语理解中的重要作用。认知语义学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记忆并使用英语习语。  相似文献   

3.
习语是概念系统的产物,是语言学研究的焦点。认知语言学为我们提供了探索习语语义的新视角。本文尝试使用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来探讨习语的认知机制。研究表明,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习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比原型理论与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尝试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来解读习语。笔者将具有同等语效的英汉习语进行分析比较,探讨英汉习语的认知原型,旨在揭示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以及原型理论为英汉习语的有效解读所提供的理据。  相似文献   

5.
"with"是英语用法最繁杂且语义最难把握的介词之一。相关研究大多限于对其各种语义进行描写与概括,而未对其语义结构与纷繁复杂的用法做出合理解释。以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和识解理论为基础探讨英语介词"with"的语义结构,为其纷繁复杂的用法提供统一的解释机制。  相似文献   

6.
从英语习语比喻修辞运用的认知理论、认知观点及习语的认知解释理解等方面对英语习语中的比喻进行讨论,并结合英语习语隐喻化、分析性的认知特点,阐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只存在相对任意性,习语意义的理解是通过与习语有关的隐喻知识的积累来获得完成的。  相似文献   

7.
以Lakoff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即结构隐喻、方向隐喻和实体隐喻为基础,研究了习语语义的特征以及习语在理解过程中的运行机制。转喻也是重要的认知方式,为习语语义认知提供了途径,转喻与隐喻存在连续体关系并相互作用。习语需要不断地创新运用。  相似文献   

8.
英语N+N复合词研究一直是语言学领域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中的离心结构型复合词得到认知语言学界特别的重视,国内外学者试图从认知的角度来解析英语N+N离心复合词的语义特征。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了框架语义学、概念整合理论和LCCM理论在英语N+N离心复合词语义研究中的运用,以期对这类复合词的认知语义学研究视角有一个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英语习语是英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本文从句式、语音、语义等方面,探讨英语习语在形、音、义上的修辞特色,以便更好的理解和应用英语习语,促进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同义句的广泛存在不是毫无理据的文字游戏,是人类体验、认知客观世界的结果。人类要反映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就有必要创造出相应的表达形式才能与之互动。  相似文献   

11.
彭乔 《琼州学院学报》2012,19(4):145-146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以英语后缀"-ism"为例,解释转喻存在于英语词缀的各语义项之间的功能表现。  相似文献   

12.
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理论重新审视汉字构形的理据问题,认为汉字的构形理据及其演进符合了由映象象似性到拟象象似性的发展过程,并且认为这一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是语言使用的经济性、汉字的特点,以及汉民族的思维方式也与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LCCM理论框架下空间介词in的非空间关系语义派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红 《学术探索》2014,(12):113-117
英语空间介词的语义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热点之一。本文运用LCCM理论对英语空间介词in的词汇概念进行系统全面的认知识解,重点分析了in的词汇概念从空间关系转向非空间关系的认知过程,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认知语言学“语言·语义·语法”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语言学是现代语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是认知科学同语言学研究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学思潮和流派。认知语言学家认为,现实决定认知,认知决定语言。语言反映认知,认知反映现实。认知语言学的三个基本哲学假设认为,语言不是人类大脑中独立的认知机制;语法是概念化;语言知识来自语言的使用。认知语言学具有三个基本特征:语言以使用为基础,语法产生于语言使用;语义具有中心地位,意义是体验的;所有符号单位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认知语言学“语言·语义·语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学是现代语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是认知科学同语言学研究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学思潮和流派.认知语言学家认为,现实决定认知,认知决定语言.语言反映认知,认知反映现实.认知语言学的三个基本哲学假设认为,语言不是人类大脑中独立的认知机制;语法是概念化;语言知识来自语言的使用.认知语言学具有三个基本特征:语言以使用为基础,语法产生于语言使用;语义具有中心地位,意义是体验的;所有符号单位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英语近义词辨析的指导作用,以英语中近义词现象为切入点,意在通过语义场理论、意象图示理论区分近义词"soon,quickly,promptly",揭示认知语言学理论在研究近义词辨析中的作用。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实践,将对教学产生积极影响,可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最后作者提出将意象图示教学法应用于教学过程,从而推动图示理论与英语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隐喻使我们正确的认识抽象概念,将旧知识扩展到新的领域去,对于思维扩展,语言习得,甚至人际交际能力的提高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从认知的角度来看,通感隐喻不仅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而且是一种认识现象。在此,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味觉通感隐喻展开分析研究,以探寻这一现象背后的认知理据和奥妙。  相似文献   

18.
“语义特征”的定义和理据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昌锡 《云梦学刊》2006,27(5):125-128
语义特征是语言单位相互联系或相互区别的语义要素,是语言结构概念化的结果并受交际活动中信息传递方式的影响.语义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语言单位相互组合的可能性以及组合的方式.语义特征的理据来自认知和功能两个方面.一个恰当的组合应该是既要在认知上具有理据性,又要在功能上具有得体性,二者相互约束,共同完成交流信息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黎金琼 《云梦学刊》2012,33(5):141-144
ON是英语短语动词中使用频率很高的小品词之一。短语动词的语义具有不可分析性,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ON在短语动词中的基本义可以通过意象图式构建出来,其引申义可以通过隐喻推断出来。运用意象图式理论和隐喻理论是详细解读ON在短语动词中的语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对语用语境因素作了层次划分的基础上,文章试图探讨不同层次的语用语境因素对英语习语本体意义、语用意义和语义特征产生的影响,旨在强调语用语境因素对英语习语意义的制约作用,以增强语言使用者、学习者和英语教师在不同情境中处理英语习语时的语境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