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琼瑶是台湾电影界的一个传奇,她不仅多产,从1965年到1983年共担任了42部电影的编剧,而且她用这42部电影创造了一个新的电影类型——"琼瑶电影"。琼瑶电影的内核就是爱情,但是具体到每部电影还是带有不同的风格,总的来说,琼瑶电影主要经历了两次整体风格的变化,这些变化也从某些角度反映了台湾社会的时代变迁和台湾民众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本文就试从时代背景、观众品味和琼瑶自身经历三个方面浅析琼瑶电影风格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琼瑶为台湾甚至是整个东南亚的言情电影开创了一个新的类型———"琼瑶电影",洋洋42部电影,几乎每部都是叫好又叫座,每部电影一出来都引来观者如云,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琼瑶电影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本文试从女性观众和男性观众这两个大类来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琼瑶以处女作<窗外>一举成名,之后的作品数量更让她荣登20世纪80年代言情小说多产女作家,并在两岸三地掀起一股琼瑶热.这股热潮一直持续到了90年代.新生代作家如席娟、言妍的出现取代了琼瑶以"纯情"系列为主体的模式,改变了琼瑶言情小说女性多数柔弱且被动的形象,将女性欲望置为主体瓜分了言情小说的市场.改变了以往琼瑶言情小说的叙述模式,使琼瑶热降温.但琼瑶开创的女性视角叙述方式,使看与被看的主体颠倒.仍成功将琼瑶的言情小说推向了一个经典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商业电影既是艺术, 又是一种商品, 因而必然要受商品生产规律的制约。从原始记录电影、早期戏剧电影、通俗化电影, 到类型电影和现代商业电影的整个发展历程, 无不浸透着与之相适应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的影响与制约。因此, 一部商业电影发展史, 也是营销观念的演变史。只有用时代最先进的营销观念来指导商业电影的创作与生产, 才能适应新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安宁  文丽 《家庭科技》2009,(12):11-11
21岁的时候,有亲戚要介绍男朋友给我,我即刻瞪大眼睛,说:有没有搞错,让我去相亲?我宁肯单身一辈子,也不要以这样世俗的方式,找到自己的王子。那时的我,正像花朵一样娇嫩,固执地喜炊着琼瑶、席绢式的浪漫。在我的眼里,再没有什么东两,能够比一见钟情的爱恋更让人震撼。可惜,那些纯美的爱情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总是只开花不结果。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中国电影生产充满活力,故事片产量和票房数据显著提升,但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尚缺乏竞争力。电影产业的文化资本呈现为三种形态,即生产者的文化能力、客体化的影片和体制化的评价体系。文化资本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本,并塑造电影产业的面貌,但文化资本的分布并不均衡。拥有强劲文化资本的电影生产者和电影作品有必要先行进入国际电影市场,建构中华民族的集体认同。电影生产是建立国家形象、传播国家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以从政府部门、电影生产者、观众三个维度进行探索,更好地发挥电影生产及其文化资本的力量,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做出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7.
消费时代的文艺精神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定家 《人文杂志》2001,(3):101-104
新时期以来 ,随着欧美大众电影和港台流行歌曲的风行 ,整个中国社会特别是城市发生了神话般的变化。邓丽君、《望乡》、《加里森敢死队》、喇叭裤、MINI裙、山口百惠、阿兰德隆、麦当劳、肯德基、桑拿浴、恋歌房、情侣包厢、精品屋、琼瑶、金庸、球迷俱乐部、NBA、情人节、圣诞节、MTV、KTV、公关小姐、BP机、大哥大、 5 5 5、万宝路、托福、GRE、股市行情、网BAR、海洛因、摇头丸、《红高粱》、《废都》、伟哥、豆腐渣工程……新生事物 ,层出不穷 ;黑道白道 ,泥沙俱下 ;三教九流 ,鱼目混珠 ;祖宗洋人 ,同台斗法 ;在一…  相似文献   

8.
民国早期电影在新疆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早期,新疆没有中国经济发展及对外开放的中心上海所具有的人才优势,其受到多元外来文化的影响相对缓慢,所以在电影产生后的20多年的时间里,新疆民众对电影的认识从非常被动的观影开始,一直到抗战前后还主要停留在观察和简评的层次上,新疆只有电影放映,电影制作明显缺位。新疆电影传播从无到有,从自娱自乐性质的放映到20世纪30年代后电影放映业的产生,经历了一个较为艰辛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商业电影的叙事节奏包括叙事的物质因素与情感因素。这两种元素体现在矛盾冲突的时间安排和叙事元素的比例分配之中。24部好莱坞动作电影的情节进展有着固定的时间分配模式,在矛盾冲突的不同阶段有着固定的叙事元素分配模式。这些模式集中体现了好莱坞商业电影叙事节奏的基本程式。精研不同类型电影的叙事规律,精准控制商业电影的叙事节奏,平衡观影效果与电影成本,在程式化基础上创新,是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叙事节奏对我国电影生产的直接启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影艺术的日益繁荣,本雅明的电影理论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但他的电影心理学理论却很少有学者进行系统研究。观众接受心理是本雅明电影心理学理论中的重要观点,对这种不同以往的接受心里,他主要通过绘画与电影的比较而得出。大众的感知觉因为电影的出现而得到了深化,同时本雅明还对电影演员的心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鸳鸯蝴蝶派用小说化的艺术修辞手法书写电影人的寻常家事,通过制造心理共鸣和情感共振,为市民最终接受电影这一新的“媒介物种”铺平了道路。他们以电影人的悲欢离合为素材创作了不少小说,使公众熟悉了电影人物与各种电影空间,加深了观众和电影的情感联系。他们的电影评论从传统戏剧和文学艺术中吸取养分,是早期中国影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起到了启蒙教育观众的作用,也为中国电影本土化架构了理论基石。他们以报刊为载体,以评论、杂记为渠道,用合乎中国人审美心理的方式将电影引入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将电影这一冷冰冰的技术物件与公众可感知、可理解的身边事物、生活经历、社会交往融合起来,推动了早期中国电影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12.
论电影节奏的审美特性章君电影节奏乃是艺术节奏之一,它既有着艺术节奏的一般性质,也有着它自身的审美特性。作为电影艺术的内在因素,电影节奏所具有的审美特性集中地体现了电影艺术的特殊形式和特殊表现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节奏似乎维系着电影艺术的生命。美国...  相似文献   

13.
符号论电影美学与中国电影理论的研究现状管斌一、理论的偏移六十年代后期进入全盛期的符号论电影美学──电影符号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适应了电影学变革传统研究模式的内在要求,因而迅速风靡欧、美、日请电影大国,在电影理论研究最敏感的法国,甚至出现了专门把符号...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度中国电影产业各环节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在进口电影配额增加的压力下和产业化改革的调整过程中,中国电影产业凸现出产品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条尚不完善等问题。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因此应抓住时机,大力满足观众需求,充分开发市场,合理配置资源,将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全面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受众与电影的审美关系,首先体现为一种适应关系。这种适应,主要是指电影作品与受众审美情趣、欣赏需要的吻合;受众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文化水平对创作主体的影响和导引;以及受众对电影作品的欣赏、认同和接受。电影艺术要不断地向前发展,不仅需要适应受众,而且需要超越受众,提高受众。在适应的基础上超越,在超越指导下适应。受众与电影的审美关系,还体现为受众对影片的反馈,即受众对接受客体的具体化──再创作。对同一部影片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反馈。通过受众反馈可以了解一部影片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效果,掌握受众不同的接受层次。高层次的受众反馈是传播电影文化的春风,也是电影艺术珍品的催化剂。总之,电影创作与欣赏活动,是一种以电影作品为中介,相互促进,循环提高的精神活动。并由始至终贯穿着一种“创新求新”的艺术精神,推动着电影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焦素娥东西方电影,由于文化传统、时代背景、电影观念等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脉络,构成了世界电影多姿多彩的历史画卷。然而发生在中国30年代的左翼电影运动与发生在40年代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以其理论与实践上的惊...  相似文献   

17.
大后方电影对外交往概观苏光文电影在可视性文艺中,最能赢得观众。因此,战争时期各国政府和文艺界总是把电影作为宣传教育的主要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各国电影的相互交流,及时地传达了战争信息,交流了思想情感,成为反法西斯文化的重要方面军。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  相似文献   

18.
声音     
《优雅》2015,(2)
“各式各样的人在谈,其实不是谈电影,是在谈自己。”
  --姜文。自己的电影成为热门话题,姜文觉得这很有趣,他说“有一些评论的人,他们是在谈电影;但有些人不看电影也能谈。他们谈的放在任何一个电影都是适用的。这也可能是他们想找一个口子宣泄一下,这跟看不看电影没有关系的。”  相似文献   

19.
试论电影观众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电影观众心理曾耀农随着结构主义被后结构主义的逐渐替代,随着阐释学的东山再起,随着现象学哲学对客观主义哲学的反叛,电影研究的重心明显地从电影文本转向电影与观众的关系,转向电影观众本身。观众论尊重影片分析的各种角度及理论批评的多元态势。不仅如此,观众...  相似文献   

20.
王峰 《东岳论丛》2023,(6):61-69+191
电影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存在三种观看方式的解读,一种是传统的现实本体,主张电影模仿现实;第二种是相对立的电影本体论,卡维尔将电影视为世界自动投射,暗示了电影并非简单地模仿现实,这开启了一种基于自动机制的电影本体论探讨方法;第三种是介于两种本体论之间,维利里奥的竞速学提供了这一特殊观看视角。卡维尔无疑也具有第三种理论潜能;将卡维尔自动机制观与维利里奥的光媒介感性学相结合,可以看到,电影塑造出新的感性系统,借此发现世界的某种真实结构,这一真实结构既是现实所是,同时亦非现实所是。电影中的真实可能只是一种变换相貌的世界景观,媒介的自动作用为光媒介下的新感知系统树立了典型情境,电影的自动机制将新旧感知对象全部放在光媒介之上,使旧面相以新方式呈现,而各种面相在相互比对中形成消隐与浮现的动态关联,这是一种特殊的消相感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