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傈僳族是我国西南边疆迁徙活动较为频繁的跨界民族之一。文章运用历史文献和田野考察资料,以在中缅北界地区生活的傈僳族为例,力求在社会变迁的历史和现实中对其生计方式的转换进行讨论,将跨界迁徙和游动与生计方式变迁联系起来,强调族际交往、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对生计方式变迁造成的影响,兼而讨论生计方式变迁与国家管理模式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在民族群体融入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各民族群体面临着生计方式转型的困扰。在此过程中,民族生计方式转型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也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制约。对于生活于高寒山区缺少发展资源的那些族群而言,族群的生存和发展主要是立足于外部资源,因而生计方式转型不仅受到了本地生态环境的制约,更多的是受到了族群文化特质、族群历史和各族群在区域社会体系中族群关系的影响,本文把后者理解为是族群性制约了族群生计方式转型。本文以生活于同一生态环境中的四个族群,形成了三种各具特色的生计方式为例,讨论当前族群的族群性和生计方式转型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艽野东南部的碧罗雪山两麓生活着藏、怒、独龙、傈僳、纳西等多个少数民族.因特殊的人文地理因素,这些民族长期保持着传统的生计方式,在民族互动和交融中,形成刀耕火种、采集、渔猎、农耕、牧业、盐业和葡萄种植等多元生计.高山峡谷间生活的民族在不断变迁的历史进程中,通过利用空间转换、合理安排时间等多种方式发展经济的策略,将不同的生计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以保证获得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  相似文献   

4.
生态补偿是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协同共进的重要手段。在乡村旅游地,农户旅游生计资本的提升是评价生态补偿效果的重要指标。在构建旅游生计资本框架的基础上,对渝东南不同地区14个乡村的旅游生计资本进行统计,进而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不同生态补偿方式对农户旅游生计资本的影响。研究表明,资金补偿对农户旅游生计资本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物质补偿、政策补偿作用次之,技术补偿作用最不明显。因此,针对不同的农户旅游生计情况,应通过农户生计需求与生态补偿方式之间的精准对接,进行生态补偿方式的捆绑组合,进而建立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现代化与赫哲族农户生计转型:一个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一个赫哲族社区农户生计方式变迁的田野调查发现,由于逐步卷入近代以来特别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现代化浪潮,延续了千百年的赫哲族传统渔猎经济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生计方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而与此同时,随着融入现代社会的进程,为这一古老民族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各项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扶持项目,赫哲族农户开启以现代种植业为主的生计转型。  相似文献   

6.
中国各民族作为整体性存在的传统生计方式在当代已发生全面转型。它们主要体现为以生存性为指向的生计多样性的持续衰减,以及种植业和获利性新兴生计的先后发展。其转型源于资源要素配置机制的变迁,即从传统的以复合性、平衡性与互惠性为核心,转变为资源的高度集中支配,再到当代以资本为主导原则的市场运作演变。这一历程表明各民族生计的顺利转型,需要充分考量传统配置方式中重视自然生态保护、强调互惠保障等关键方面。  相似文献   

7.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不同调查区当前农民的多样化生计方式,研究农民多样性生计对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影响.以丰都县四个乡镇为例,采取由调查人员直接登门拜访,被调查者亲自答卷(问卷访问)的方式.由调查员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对农民进行面访.其结果:(1)生计方式决定房屋内部布局,生计方式的变化促进住宅内部结构向更符合生计需求的方向发展,具有相似生计方式的农户其房屋内部结构也趋近相似;(2)生计方式的变化,驱使居民点布局向有利于生计方式发展的方向变化;(3)生计方式的改变能够引起居民点布局的变化,但居民点的变化要相对滞后些.丰都的居民点布局方式已经不适应目前的生计方式,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可持续生计资本及其生计策略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持续生计分析"方法为基础,提出脆弱性背景下,移民五大生计资本、民族文化传承及制度政策环境影响移民生计策略,移民的脆弱性感知对其生计策略有调节作用。对四川、云南两地移民村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地区水库移民的社会资本同质性强,民族语言、习俗保存较好,但生计资本总量不足,人力资本极其短缺,自然资本较搬迁前明显减少,务工收入成为其金融资本的主要来源,不同生计资本变化的组合导致不同的生计策略。应关注移民中的弱势群体与弱势生计资本,加强下一代移民职业教育,提供正规发展资金扶持,加强医疗保险救助,促进文化之美的少数民族可持续生计发展。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表现民族思维方式差异的重大特征之一。每一民族的语言都会对该民族思维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语言的差异性导引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它的发展影响着思维方式的变化。不同民族语言的变迁影响着不同思维方式的发展与变化。当然,在不同"语言"与"思维方式"的"相对世界"的背后,还有着人类共同性的"绝对世界"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清代生活于不同经济生产方式中的贵州少数民族女性,她们的谋生手段、生产劳作方式等诸多方面都深受各自民族生产方式的影响,女性的劳作、生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各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1.
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发展模式不仅会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而且必将影响到自身的健康和生活。在处理人与自然,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时,生活环境主义强调从生活者的角度出发,重视生活者的智慧,主张从当地居民的生活历史和生活取向中,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答案。生活环境主义范式不仅对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构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模式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泰勒为代表的生命中心主义作为当代环境哲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从所有生命都具有自身善的事实结合“以生命为中心的世界观”的规范性论断对所有生命都应受到道德关怀进行了严密论证,并据此提出了四条人类应当履行的道德原则。泰勒的论证是有说服力的,但由于其侧重于生命个体,缺乏对生命整体的观察维度,忽视了某些对于生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事实,使得其所推论出的规范性道德原则存在严重问题。其中的“不干涉原则”使得生命之间没有互相帮助的义务,人类不能介入那些能够毁灭生命的环境灾难以协助生命完成其自我保存的目的;而“不伤害原则”也几乎否定了人类所有的可能损毁生命的实践活动。面对这些问题,本文的解决思路如下:首先,从阐发泰勒的“拥有自身善的实体”的概念出发,分析生命具有目的这种独特性,并指出了生命所具有的三种目的,即自我保存的目的、作为实现自我保存目的的手段性目的、独立于自我保存的目的;其次,提出由于难以生产、分布范围极小、存在的偶然性而导致的生命的稀缺性,以及在诸多环境灾难面前表现出的脆弱性,推论出生命之间应当具有的积极责任;最后,论证了这种积极责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基于生命的稀缺性和脆弱性,这种义务是紧迫的和必要的,而在履行这一义务的同时,人类将获得可能损毁其他生命的实践活动的正当性,并且由于这种正当性能够使人类产生按照积极责任而行的心理动机而使这种积极义务具有了可行性。由此,泰勒的生命中心论所面对的两个问题得以解决,对之的修正也由于提出的积极义务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而得以完成。  相似文献   

13.
“环境问题”作为当前社会“时代问题”的“征候”,与当代人的生活样法紧密相关,并促使人们思考人类在其本质力量增长过程中对其自身存在知觉的历史逻辑。因此,环境法学研究势必要建立在对人类生活本质施以关怀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根本发展。因此,当前环境法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方面将环境科学和法律科学贯通糅合起来,促使社会生活保持法律规范所意欲的谨慎与矜持;另一方面,通过无可回避的知觉张力,促使人类警醒于生活的惯性,并为既有时代提供自我超越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
探析了铁凝小说的个人风格,并结合她的大量作品.从人能面对的物质生存条件、价值沦陷及自我个性迷失、传统文化对人的重压,人们精神信仰的存亡,人性丧失五个方面,剖析了铁凝对人的生存困境的关注,从而论述了铁凝作品的现实性、历史性.  相似文献   

15.
生态休闲既是人的一种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也是一种高层次、高品位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状态。旅游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是基于休闲之目的,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时尚的生态休闲之方式,是旅游品位之提升,也是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向生态化转化的重要标志。为此,在生态哲学理论视野与生态思维逻辑框架中对生态休闲和生态旅游的科学内涵进行深入探讨极其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 ,人类已经认识到人类在大自然中的可持续发展 ,是人类与自然共存的必由之路。先哲老子主张顺应、尊重自然规律 ,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道法自然”思想 ,对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来说 ,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营养。例如 ,“知常曰明”意即人类认识了天地万物相互运动变化的规律 ,才叫明智 ,这可以说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环境观的根本内涵 ;“知和曰常”意即保持阴阳交合达到和谐与平衡状态 ,才可以在自然中生存和发展 ,这可以说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树立的人地关系观念 ;“知止不殆 ,知足不辱”意即对利益、财富的攫取应在度的范围之内 ,超过度就会适得其反 ,这可以说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人类应具有依靠一定理性约束的行为观  相似文献   

17.
在古代文明急速发展的时期,老子有感于人们面对诸多发展的困扰和发展带来的强大心理压力而无所适从状况,提出了对我国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影响至深的容和生活态度和养生观。这一生活态度和养生观的理论基础是人须遵循道之容和常规生活,才能生生不息。容和的生活态度就是追求和谐、平衡的生活态度,即老子所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的生活态度,从而保持心灵平静和心理平衡的状态。我国正处于经济急速增长的所谓“转型期”,老子的容和养生观对我们思考如何建设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研究问题是从人的生存(在现代社会具体讲是无产阶级的生存)以及一系列的感性对象活动中(实践、劳动、交往、生产、再生产)来理解、分析、建构其理论的.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离开这一立场是错误的.今天我们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层转型,必须紧密结合无产阶级以及广大劳动群众的生存境遇而不是离开这一基点来进行.  相似文献   

19.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在社会经济和人类文明日益发展提高的今天,人类的生存质量得到普遍的重视。正如加拿大建筑师阿瑟.埃利克提出的"环境意识就是一种现代意识",是全球性的对环境艺术的普遍认可。环境的艺术化处理,即环境艺术设计,是联结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桥梁。环境的艺术化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创造理想的和谐社会环境的有效手段,它必将和人类生活紧密结合。毋庸置疑,"改善环境"、"创造环境"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全球范围内的人类文化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人类发展是生物进化的继续,人类发展中的工程活动和生产活动与生物进化中的变异和遗传有相似之处。工程是有目的、有组织地改造世界的活动,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动力。工程活动包括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策划阶段、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工程哲学的内容包括目的论、关系论和方法论。工程活动的目的是提高生产力和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科学、技术和工程三者之间应是串联的关系,而不是并联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