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督教与其他宗教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基督教特别注重"启示".从基督教启示观这一视角下,透视基督教对文化的态度和评价,分析基督教信仰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得到一些关于基督教文化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与其他宗教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基督教特别注重“启示”。从基督教启示观这一视角下,透视基督教对文化的态度和评价,分析基督教信仰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得到一些关于基督教文化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西方文化与悲剧精神:古希腊维度与基督教维度》一书不仅向我们展示了西方悲剧精神的古希腊维度与基督教维度如何既对立又互补地在西方文化中得以延续,影响现代西方文化的图谱,而且纠正了我国学界长期以来对基督教悲剧精神认识上的偏颇,更为关注西方文化和中西文化比较的研究者们提供了从悲剧精神角度去认识西方文化本质特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陈丽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2):56-58,108
"启示"作为基督教的核心信仰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督教信仰评断文化、哲学等所奠基的知识论基础。从基督教神启观的独特视角来观照黑格尔的宗教哲学,并以此为基准,来辨识神本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区别以及考察黑格尔宗教哲学的实质与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5.
“五四”女性文学与基督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五四"女作家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入手,客观辩证地考察她们对基督教文化的接受,努力寻觅探析基督教文化对她们的思想和创作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文化对中国话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意义上的基督教文化, 是部分中国话剧作家的思想文化资源之一。1. 基督教文化对中国早期话剧的影响, 集中在话剧形式: 只说不唱的演法, 与话剧观念: 追求真实的、生活化的表演观念与方法两个方面。2. 基督教文化对中国现代话剧的影响, 比较广泛。这时的翻译者、改编者, 从注视与基督教文化有关的剧本, 过渡到注视圣经题材剧。使中国既出现了一批反基督教精神的作品,也出现了一批客观上有助阐明基督教精神的作品。3. 现代剧作家经历了一个从注视与基督教文化有关的剧本, 到注视基督教文化内涵的变化过程。基督教文化与中国话剧的“汇合”, 成为中国话剧蜕变、发展的一个条件, 也使中国话剧剧作更加多彩  相似文献   

7.
公元988年基督教传入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大公将其定为国教,从此基督教对俄罗斯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基督教与俄罗斯语言,基督教与俄罗斯文学之间的关系,剖析基督教对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五四前陈独秀对于基督教的态度大致呈现出如下倾向:首先,他在反对孔教的视野中肯定基督教存在的合理性,否定独尊孔教的言论。其次,他对于宗教悉怀尊敬之心,将宗教与迷信作了区别。再次,他从社会进化的角度,提出以科学代宗教的观点。五四以后,陈独秀一方面赞同非基督教运动,一方面提倡将耶稣的人格感情来拯救民族。在非基督教过程中,陈独秀是将基督教教义和基督教教会截然分开的,呈现出强烈了民族主义色彩;在赞同基督人格与精神中,陈独秀是将基督教文化当作拯救民族的西方文化资源看待的。在陈独秀对于基督教文化的复杂态度中,可以明显看出陈独秀强烈的社会关怀与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9.
探讨中国新时期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是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维度。在这一维度中,新时期文学的基督教文化言说有其特定的发生背景,新时期文学中呈现出对基督教文化的独特言说方式,基督教文化精神可以为当代中国文学的价值建构提供一种有效的参照。基督教文化不仅是一种"罪感"文化,更是一种"爱感"文化,其"博爱"之情与"谦卑"之心有利于博爱现实主义的建设与发展;基督教文化是一种"普世"文化,有利于消解中西文化对峙,促进文化融合,构建世界文学;基督教文化亦非"审判"文化,而是"赦罪"文化,其"宽恕"、"宽容"精神有利于善意、平和文学批评原则的倡行,从而有利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督教传统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早期基督教从古典政治文化中汲取了丰富营养,到了"黑暗时代"的中世纪,人们会把基督教与黑暗统治联系到一起,但是基督教传统中的"罪感"文化、法律观念及植根于基督教信仰的政教二元化权力体系的作用,在中世纪出现了宪政思想萌芽并获得初步的发展,尤其中世纪后期,宗教改革运动、新教思想对宪政产生起到推动作用,由此可见,中世纪基督教对宪政的产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时,中国各地教案迭起,民教纠纷不断发生,引发强烈的政治冲突;西方传教士热衷在中国办学,传播宗教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与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四书五经大相径庭,引发文化教育上的冲突;民间涌现反洋教宣传,抨击基督教为"异端邪说",表现出中国传统儒学与基督教两种异质文化在观念形态上的冲突.这些冲突之所以出现,与19世纪基督教的传教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有直接关系,更与基督教教义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天然差异、基督教的侵略性、中国民众保护传统文化的民族意识等有深刻关系.这些冲突的客观结果是促进了中西文化的融合,改变了民众的传统观念,也促进了基督教内部爱国自立运动的兴起乃至中国基督教自身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基督教文化也是新文学先驱者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武器.崇尚耶 稣的伟大人格,推崇基督教文化中的人道精神.成为许多作家的虔心追求。这些与基督教文化相关 的作家可分为四类;第一类为清醒的基督教文化的研究者。第二类为基督教的皈依者.第三类为对 教会现状不满者.第四类为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者。在理清基督教文化对具体作家、具体创作的具 体影响的基础上,还必须对这种影响作整体的观照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黑暗中的曙光——中世纪基督教对西方宪政的主要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传统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早期基督教从古典政治文化中汲取了丰富营养,到了“黑暗时代”的中世纪,人们会把基督教与黑暗统治联系到一起,但是基督教传统中的“罪感”文化、法律观念及植根于基督教信仰的政教二元化权力体系的作用,在中世纪出现了宪政思想萌芽并获得初步的发展,尤其中世纪后期,宗教改革运动、新教思想对宪政产生起到推动作用,由此可见,中世纪基督教对宪政的产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曹迪 《理论界》2008,(12):149-150
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20世纪中国文学造成深远影。冰心构建的“爱”的哲学,与基督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林语堂毕生追寻的“信仰之旅”,也与其有着深刻的联系。本文拟从这两个角度分析基督教文化对他们的思想以及文学创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督教文化是欧美等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以基督教神学的基本观念为核心,并融入了近代资产阶级传统,是惯常所说的“西方文化”中的本质部分。伴随着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兴起和殖民扩张,基督教实现了世界性传播,基督教文化也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大潮涌动,文化全球化也正在成为一种潮流,作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主导文化——基督教文化,在这一潮流中居于明显的强势地位,并显现出文化帝国主义的特征和色彩。  相似文献   

16.
何明  钟立跃 《学术探索》2007,(5):107-112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一个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祥和安宁、友爱诚信的社会环境。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基督教要求信徒不但要以"十诫"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且要懂得"感恩",能"博爱"、"行善",要求人与人、人与社会要和谐相处。基督教在信教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中对于构建人际关系、规范行为方式、调节身心平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我国部分地区的苗族接受基督教信仰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基督教信仰使信教群众在社会组织、行为习惯、节日习俗、价值观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苗族部分传统文化因基督教的介入丧失了传承的根基,另一方面,基督教文化已经融入到信教苗族的文化之中,成为其文化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云南三个信仰基督教的苗族村寨的实地调查研究,认为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基督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只要好好加以规范和引导,就能够在信教民族农村地区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村基督教文化之所以盛行,深层次原因在于基督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农民的信仰空白,这从侧面隐性地反映出当前农民信仰缺失.基督教文化的盛行会对农民的信仰体系、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农村原有文化结构、乡村治理权威产生深刻的影响与冲击.  相似文献   

18.
姜波 《学术研究》2001,1(5):80-84
鲁迅的人道主义与基督教的博爱救世精神有较多的关联,但就其主要精神而言,鲁迅是疏离基督教的.文章从信奉进化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外国作家的影响、鲜明的个性等方面对此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论当代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基督教神学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和基督教神学思想无疑是两种最重要的意识形态。在共产党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而在欧美,基督教文化则是其文化精神的核心。在当代“全球化”和“文明对话”的背景下,基督徒和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对话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神学之间的对话已经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德语神学界的“政治神学”及拉美神学界的“解放神学”之间展开,并且已经开始越过纯理论的层面。如何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之间的相似渊源以及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之间的对话,对于我们理解当代社会及其主要思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督教伦理化是基督教与我国社会相适应的契机和相结合的模式,是基督教对在我国社会的特殊处境的合理应对,但基督教伦理化中还有几个亟待界定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如基督教伦理化与基督教道德化的关系、基督教伦理化的解释基点、基督教伦理的二元性及其难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