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犯罪学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犯罪学研究成果颇丰,各种犯罪学论著为我国犯罪学学科建设和防止、减少犯罪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之争面前,犯罪学关于劳动教养的研究却沉寂已久。劳动教养制度在性质、范围、对象、执行各方面和犯罪学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的研究息息相关,犯罪学研究应该关注社会现实中的犯罪倾向和治理,应该在劳动教养制度存废以及改革发展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以完成时代所赋予的犯罪学研究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形成于特殊历史时期,原是以非常手段解决特殊历史时期的阶级斗争、社会治安、劳动就业以及意识形态问题的权宜之计,后来逐渐演变为执政党及行政机关推行政治、行政强权的工具。剖析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成因,揭示现行劳动教养制度同我国第四次宪法修正案人权条款的根本对立、同我国现阶段政治文明与法治进程的严重背离以及由此产生的尖锐矛盾,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现行劳动教养制度,并就其存废作出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3.
试论劳动教养制度的内在缺陷及其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教养制度存在许多内在缺陷,我国法学界对该制度的存废问题持不同看法,主要存在废除论、保留论、保安处分化三种意见,这三种意见尽管各陈其见,且多以实例佐证,但细究起来不难发现其理论及实践意义之偏颇。实际上,劳动教养制度不能简单地废除或保留,也不能笼统归入保安处分,应吸收学术界的理论成果来改造劳动教养制度。可采用如下思路:(1)适用条件法定化,(2)劳教处分轻缓化,(3)执行手段多样化,(4)劳教程序司法化,以期改进劳动教养制度,使其趋于合理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存废之争,对当前审判委员会制度存在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就审判委员会性质及功能进行界定,深刻反思了在新形势下审判委员会制度功能定位和工作机制存在的诸多弊端,对审判委员会职能重新定位和制度重构提出了建议,以期对当前开展的审委会制度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国际社会普遍限制死刑,有的国家业已废除死刑,而对死刑的存废之争一直未曾停止。死刑存废论者均有着各自的刑罚理论作为支撑,人道主义是推动死刑存废之争的根本考量,民意在死刑存废之争中不应被完全忽略。在现阶段,死刑的存在有着其价值和文明基础,但我国应在政策上严格限制死刑。  相似文献   

6.
死刑的存废之争已持续了200多年,尤其近年来,中国大陆有关死刑的研究与探讨此起彼伏,愈演愈烈。在2002年和2004年分别于湘潭和重庆相继召开了死刑问题国际研讨会。会议上死刑存废双方各执一词,似乎各有道理。笔者试从探究死刑的宗教、文化起源开始,寻找支持保留/废除死刑的各方论据,随之分析存废双方产生矛盾、冲突的分歧所在,最后得出结论:死刑应当废除,而且我们应当致力于营造废除死刑的物质、精神与制度环境的结论,以图对死刑存废问题从伦理学的角度做一个全方位的审视  相似文献   

7.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在多年实践中凸显出其存在众多弊端.“唐慧案”折射出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在适用范围、适用程序等方面均存在不合理之处,停止使用劳动教养制度并对其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劳教制度的合理发展方向应当是保安处分化,结合我国社会现状,应将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司法化,形成法院决定→公安机关执行→检察机关监督的合理系统,使其成为刑罚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文明社会对人权的关注和保护,死刑的存废之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以刑法价值为指导,以刑法实证主义为重点,反思我国现行的死刑制度的不足,从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范围、适用对象等方面完善死刑立法,从司法适用方面严格死刑复核程序,放宽死缓的适用条件,考虑设立赦免制度,切实贯彻"少杀、慎杀"的死刑政策.  相似文献   

9.
对于我国审判阶段的补充侦查制度,学界一直存在存废之争。审判阶段的补充侦查制度可以督促侦查工作、防范冤假错案,有其独立的程序价值。这一制度在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成因复杂。我国应该保留审判阶段的补充侦查制度,同时通过完善立法、建立均衡的监督制约机制以克服其现有缺陷,使其充分发挥出罪功能,防范冤假错案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1943年签订的<中美新约>引发中基会存废之争.国民政府内部的分歧在新约缔结后日趋激烈,陈立夫为首的强大力量主张借助新约的历史契机,彻底铲除"国耻"色彩的中基会.中基会出于自身利益和维系中美文化合作交流的考虑,始终坚决反对撤废,并寻求美国外交支援,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中国国家利益.美国政府意图保留这项文化投资,经过利益权衡,其对策经历了不表态、公开弹压和停止干涉三个阶段的变化.中基会存废之争的缘起、经过与结果,暴露了新约的缺陷,体现出新约对战时中国社会和中美关系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死刑是剥夺人的最基本的权力—人格权、生命权的法律制度。“死刑存废之争”由来已久。废除死刑是文明社会的共识和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目前,中国废除死刑的要求非常迫切,从法律的角度看,中国只有废除死刑才能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12.
劳动教养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它既有创新之处,又与世界上已经存在并且通行的保安处分有相似之处,本文对二者进行分析对比,以期对完善我国劳动教养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劳动教养制度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司法行政制度,在其走过的半个世纪风雨历程里,以“教育人、感化人、挽救人”为宗旨,不仅打击、教育、挽救了大批失足者,也在控制、预防犯罪及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中国法制化进程的推进,特别是对人权、程序正义和公正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加强,劳动教养制度暴露出种种缺陷和弊端,特别是在适用程序过程中公安机关集调查、审批、复议于一身,权力无限膨胀,这严重背离了控审分离的法治理念。可以借鉴域外及中国台湾地区、澳门特区的保安处分制度,改革中国大陆劳动教养审批程序。通过制度性设计,把劳动教养活动的关键阶段纳入司法权的控制中,把劳动教养活动全面纳入法律程序。将劳动教养权力重新分配,由公安机关和法院分别行使,实现权力的分立和制衡,从而实现劳动教养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目标,以最终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劳动教养制度经历了近50年的发展历程,在实践中发挥了维护社会稳定、预防和减少犯罪、教育和挽救违法者的历史性作用。目前关于劳教立法与劳教制度改革的讨论众说纷纭,本文在对历史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指出劳动教养制度发展的前途在于法治化,并从实体、程序、执行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劳动教养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养制度作为我国特有的处罚违法行为的制度,诞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经过近五十年的变化发展,其内容已发生很大变化。本文立足于现今,从宪法角度分析劳动教养制度的违宪性。并借鉴当今我国学者有代表性的建议提出修正方案。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之争"又重新成为高等教育的热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集中表现在2004年和2009年两次大的争论。在新世纪关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之争"的大讨论中,主要存在赞成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反对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和改革本科毕业论文三种声音。这些争论对地方高等学校毕业论文影响深远,既有消除误解、推动改革的积极意义,也有混淆了部分师生的思想、损害地方高校乃至高等教育声誉等不良后果。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既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也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毒品犯罪历来都是各国犯罪的重点.在我国的毒品犯罪中,死刑适用越来越为大家所关注.这主要是因为毒品犯罪的死刑适用有许多问题.现今的刑事政策和死刑的存废之争,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毒品犯罪的死刑问题.  相似文献   

18.
劳动教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劳动教养制度在我国已实施40余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劳动教养立法混乱不堪,内容前后矛盾;劳动教养期限过长,与刑罚无法衔接;劳教审批和管理体制不甚严密等。劳动教养作为最严厉的行政处罚,运用不当极易造成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不法侵害。因此全面改革劳动教养制度,使其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关于陪审制度的存废之争莫衷一是.本文对陪审制的精神和理念进行解读,揭示了陪审制在通过权力制衡的形式达致人权保障的目的,促成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二元互动关系的建立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确认了陪审制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劳动教养制度在中国社会曾经发挥过一定的历史作用,但由于涉及到限制公民人身自由长达四年之久,又不经过严格的侦察、起诉和审判等司法程序,与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及国际人权公约的精神相冲突,因此显露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依法修改与完善极其必要,应当将劳动教养制度依法规范,使其与我国宪法和法律及国际公约相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