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子对国家的哲学思考是儒家国家哲学的一个典型。朱子认为圣人在国家起源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创造性地从本体论角度、人性论角度考察了国家的基础。在上述论证之后,朱子阐明了国家的目的,即为人们成为圣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3.
朱子理学美学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带有深刻的两重性 ,其方向的两重性表现为直接的顺承和反向的冲击 ,其作用的两重性则体现在伦理的强化与思辨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朱子思想的终极关怀及其现代启示进行了初步探索。朱子提出 ,一物各具一太极 ,圣人是己与天为一 ,从而建立了自己独步千古的形上学 ,表现了深邃独到的终极关怀。在当今人类应对空前严峻的生存挑战之时 ,朱子思想的终极关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宋道贵 《理论界》2009,(3):131-132
在宋明理学家中,朱子对鬼神问题讨论得最多.他首先从阴阳二气的角度揭示了鬼神的存在本质,否定了世俗信仰中的惟灵论的鬼神观念.同时,他又根据祖先与子孙之间一气流通的生命相续关系,强调子孙生命活动之精神即是祖考精神的展现,因此,在祭祀时要以诚相感.在这两者基础上,朱子表达了对生命根源与归宿的敬畏,由此也使他的鬼神观念超越了宗教的形式而具有了哲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鉴于朱熹及其理学美学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美学中地位和影响的重要,鉴于历史上对朱熹文学和美学观的误解以及对朱熹理学美学研究的空白,本文认为有必要系统地考察与研究朱子理学美学。这对于填补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应有之环节,揭示中国传统文论中相对见弱而理学美学中相对见长的理性思辨,消除断言中国传统美学不具备思辨品格的偏见,宏扬中国传统审美哲学的理论精华,在辩证地分析理学美学二重性影响中,吸取有利于建设中国有民族特色现代美学体系的积极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素有"东南邹鲁"、"文献之邦"之称的徽州地区宗族制度繁盛,族人为了团结族人,联宗、睦族,开始大量地编修谱牒,家谱数量达到历史之最,本文以明清时期徽州家谱善本这一宝贵的原始资料为基础,通过广泛收集、分析,研究徽州族人在编修家谱时所呈现出的一些显著性特点,为后世族人更好地认识徽州宗族、徽州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赵楠楠 《理论界》2009,(5):142-143
四端和七情问题不是朱子学中的大问题,只是在性情问题上有所言及,但在韩国儒学那里却得到了深入和详细的讨论.这样的问题意识终究是来源于朱子哲学内部的,所以为了研究韩国儒学的四端七情问题,并基于对朱子心性学的一种新挖掘,本文力图弄清朱子自身对四端七情及其两者关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家谱文献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家谱的起源、地方性特色、收藏、整理及价值的角度,对家谱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与分析,提出了作者的一些见解,认为家谱在当代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古代人物的研究、封建时代宗族制度的研究、移民问题的研究及增强海外华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王船山的正心思想是对朱子正心思想的发展,主要凸显了四个方面:一是将心之内涵从朱子的"心统性情"发展为"持志正心";二是将正心实质从朱子的"去蔽存心"发展为"道心至正";三是将正心的路径从朱子的"诚意正心"转换为"正心诚意";四是将正心评价从朱子的"心与理一"丰富为"推至天下"。通过对王船山正心思想的分析,可以得出船山的学术研究方法走了一条正学开新和经世致用并重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康德和朱熹都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深厚的科学素养,由于两人所依据科学的时代差异,他们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在处理科学和哲学的关系时表现出"分"与"合"的不同取向.他们对东西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朱子学关注、影响社会的取向是努力使现实世界向“天理”世界靠近 ,而在现实中这种靠近的“可能域”更多地是主体的和精神的 ,故而为“道学精神”。“道学精神”存在的主体域性 ,使其在实践上由于主体间自我领悟的不同而外在地不断发生争辨。古代朝鲜朱子学界整体 ,在漫长的 50 0年历史中 ,充分体现了这种“道学精神”和论辨性特色。  相似文献   

13.
慎独作为儒家重要的修养工夫,宋代理学和心学对其各有阐发。朱熹将《中庸》中的慎独和戒惧解读为两种工夫,慎独是已发之后为善去恶的工夫,戒惧是心存敬畏、主敬存养的工夫;张九成认为慎独与戒惧相同,都是对天理本心的体认,是一种直取本体的工夫路径。二人慎独思想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理学和心学对本体理解不同。朱熹之"性即理",是寂然不动的形而上本体;张九成之"心即理",是贯穿形上形下、已发未发的本体。因而朱熹的工夫论中必须要有心的思维作用,为学与主敬并重;张九成的工夫论中心即本体即工夫,以心识心。朱熹与张九成慎独思想的差异,正是心学与理学工夫论的根本分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从生命哲学的视野对朱熹宏大的思想体系作一整体通观,认为,朱子哲学的形上建构、现实依托和历史文化传承都以生命为核心,生命成为其哲学最本质的内在链结.在朱熹精心构筑的本体世界、现实世界和历史文化世界中,人的本体生命意识、现实生命意识和文化生命意识相互贯通、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形态.朱子对人的生命存在和生命意识的理性反思,对形上与形下、历史与现实的生命关切也形塑了其哲学的人学特质.  相似文献   

15.
朱熹是集两宋理学思想之大成的伟大思想家,他在史学思想研究方面也多有创见。首先,朱熹从辨本末、别义利的要求出发,反对将史学置于理学之上,同时又从格物穷理、经世致用的角来倡导史学研究;其次,朱熹阐发了历史发展观是由道、文、势、人、气数和命运等复杂系统的思想所构成的;其三,朱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除有义理和功业两大标准处,还从人物的心术、气象、资禀、本领、见识等方面入手,评判人物标准严格而不乏宽容,通达而有所坚持,堪称知人论世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薛孝斌 《东南学术》2006,(6):129-136
朱熹和陆九渊之间的是非恩怨,是中国思想史绵延数百年的大公案.本文试图解释,他们的思想分歧越演越烈,很大程度上是他们争夺道统继承权的产物.这一假设不仅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势推断的结果,而且也有证据支持.其中的关键证据就是,当朱熹听完陆九渊的一次学术演讲之后,居然在春寒料峭的时候冷汗直冒.另外,我们还运用社会生物学的成果来探察朱熹和陆九渊的人格结构,从而认为两人的个性差异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分歧.  相似文献   

17.
清代浙东学派学术谱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东学派”一词最早系为黄宗羲所使用,但其时意指“浙东王学”,后经章学诚、章太炎和梁启超等人的不断“构建”,逐步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学术谱系序列。而每一次的“构建”无不融入了构建者的情感、意志和价值取向,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  相似文献   

18.
雷信来 《学术探索》2010,(6):110-114
古往今来,许多研究者把南宋思想史上的著名学术公案——陈亮和朱熹之间的学术争端归结为“王霸义利”之辨,这固然是正确的,但论战双方在治史态度、治史方法和治史价值方面的重大歧异,则是二人争论的原点,亦是他们思想观点难以弥合的最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家谱是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当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风貌。研究家谱是华夏特殊的文化现象,开发家谱资源,凝聚炎黄子孙,具有经济学研究价值和史实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赵春晨 《学术研究》2003,(6):112-117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有关澳门史料的发掘、刊布和利用情况,分析了新史料的刊布对于澳门史研究的推动作用,并对今后澳门史研究的推进和深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