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德君 《决策》2010,(2):12-12
各个部门为“有位”而奋斗,“政绩”成为日常行政的核心,有利相争、无利相推,形成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一切为政绩、为考核、为争“位”的运行机制,这是一种行政价值目标上的错位。  相似文献   

2.
齐殿斌 《领导广角》2001,(10):54-55
我这里说“政绩”,不是指某些人搞的“虚政绩”、“假政绩”,而是指为官者在任期间做出的实实在在的“政绩”;我想,一个领导者的“政绩”背后,还应该有个“家绩”。  相似文献   

3.
政绩是一个领导干部工作成绩的外在体现,是衡量、评价一个领导干部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凭政绩用干部”,是我们党的干部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目前考核干部政绩的标准、方法和手段还不够科学、不够系统、不够完善,给一些搞政绩浮夸的人提供了投机钻营的机会,因而出现了一些领导干部炒作政绩的现象。尤其是一些夸大政绩、炒作政绩的人得到提拔重用,更是误导了一些干部,使他们滋生了“政绩靠炒”,“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错误思想和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领导干部热衷于政绩炒作的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4.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官就要出政绩.本无可非议。但是,近几年来,却有不少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将“政绩”搞成了“政疾”.搞得群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  相似文献   

5.
各个部门为有位而奋斗,政绩成为日常行政的核心,有利相争、无利相推,形成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一切为政绩、为考核、为争位的运行机制,这是一种行政价值目标上的错位。  相似文献   

6.
任何单位、组织、企业、实体之“圆“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其主要领导人尤其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对“圆”的驾驭艺术。从微观上看,领导者的领导活动实际上也是一个“圆”的运动。但是,欲使领导者之“圆”的运动卓有成效,从而带动本单位之“圆”过几年上一个大台阶,来一个大变样,则需要领导者对本身之“圆”的高超的驾驭艺术。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包括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这一要求指明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正确地观政绩”,另一方面要教育领导干部自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8.
<正> 时下,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词语——政绩。有能力的,凭自己的实干出了成绩,没有能力,或没有足够的条件和时间做出成绩的,则千方百计花钱去买“政绩”,违背经济规律,大搞“面子工程”、“花架子工程”,欺上骗下,大唱“空城计”,“大手笔”往往在一年半载间就演变成“大败笔”。信手拣来两则不妨照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的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并具体地说:“一切计划、决议、命令、指示等等,都属于‘出主意’之类。”事实上,领导者从决定大政方针到处理紧急意外事件,乃至拍板解决小的问题,既要为自己,为下级拿出主意,也要为上级提供主意。这是领导者的职责和活动内容。如何出好主意?现举数例: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并具体地说:“一切计划、决议、命令、指示等等,都属于‘出主意’之类。”事实上,领导者从决定大政方针到处理紧急意外事件,乃至拍板解决小的问题,既要为自己、……  相似文献   

11.
陈放 《领导广角》2002,(8):39-39
“特色经济”是许多地方政府努力“办实事”、“出政绩”的目标。我国加入WTO后,经济运营的变化具有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一个地方某种类型经济的预期效益与其实际收益之间,可能是同步的,也可能落差极大。因此,探讨一下“特色经济”的新视野,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李剑平 《决策探索》2013,(19):42-44
“职业教育不容易出政绩,省里哪愿意投入。但是,很多领导喊得、闹得跟‘真重视’一样。”近日,在一次内部会议上中部某省代表说。来自另一个省的代表则表示:“光有《职业教育法》有啥用,省教育厅厅长、处长根本不敢在省领导面前开口提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的事。今天提了,明天职位就不保了。”  相似文献   

13.
政绩是指领导干部从政的业绩,为官一任,谁不希望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成就一个留芳百世的美名.但时人对领导干部的政绩颇多微词,有时简直是口诛笔伐,何也 ?笔者寻思,问题就出在一个"观"字上;由于少数当权者的"政绩观"--追求政绩的动机和目的与老百姓的"观政绩"--对领导干部政绩的期待与评价之间产生巨大落差,甚至南辕北辙,如是,人们对政绩的非议也就不足为怪了.  相似文献   

14.
何谓“政绩债”?就是一些地方领导一味地为了显示在自己任期内的政绩,而不顾当地民力和财力,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也不讲经济和社会效益,大规模举债建设,由此而产生的政绩和债务,即“政绩债”。  相似文献   

15.
领导者的“位置”意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地理意义上的方位,二是指思维层次上的深度、广度和远度。领导,作为一个集体的带头人,并不意味着始终拘泥于一个固定的位置,始终囿于一种思维定势。一个成功的领导必定是一个“位置”感极佳的人。这样的领导者懂得根据形势的变化来“选位”、“站位”、“走位”,他总能在合适的地方出现在合适的位置,运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位置”意识是否优良不仅是领导者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更在一定程度上的决定着一个单位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16.
袁潇 《领导广角》2003,(9):53-53,54
领导者是单位里的“领头雁”,良好的人缘不仅对“雁阵”有全面的驾驭能力,而且对提高领导者的科学决策、领导艺术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良好的人缘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必备的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17.
领导者的口语表达应当平实、简洁、明确、得体,这是毫无疑问的。由于受时间、地点、对象的限制,或者考虑到听者心态、群众情绪、组织机密等诸多复杂因素,领导者在口语表达时常常会遇到有问题不便直接问、有情况不便明白讲、有事情不便立即办等情况。每每此时,直言往往惹麻烦,快语便会留后患,性急难免出现乱子,于是在人际交往中只得借助语言“避忌术”了。因为经过“避忌”处理的语言,不仅能够表示出领导者对问题的基本态度,使所面临的矛盾纠纷得到缓冲和回转,而且能够有效地排除信息传递中的某些障碍,较好地维护对方自尊,沟通相互间的理解。可见,“避忌”是一种巧妙的语言艺术。凡是有头脑、有修养、有社交经验的领导者,都会在特定的情况下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它。领导者的语言避忌通常表现为以下五种方式: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灵宝县豫灵镇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创造“政绩”和“形象工程”,大举借债办企业、搞开发,致使这个仅有6万人口的小镇负债竞高达1亿多元,以目前的还款速度,这笔“政绩债”要还100多年。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企业界兴起了“新型工作合约”,其主题是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企业为员工提供培训、晋升等各种机会。但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员工来说,这种合约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领导者对如何在经济动荡时期留住高绩效员工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20.
李晓跃 《领导广角》2002,(7):50-50,43
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工作,人人都希望受到同事的尊重,得到领导的认可,活得有头有面。作为下属,处于被领导者地位,其“面子”一方面要靠自己争,另一方面还要靠领导者给。领导者善于给下属“面子”,不但能增加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给下属带来莫大的激励,更加发奋工作,而且下属会更加敬重领导,“投桃报李”,还领导者以“面子”。那么,作为领导者,怎样恰到好处地给下属“面子”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