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魏连  王清涛 《东岳论丛》2011,32(2):79-83
厘清马克思学说同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学之间的关系,是正确理解马克思学说科学内涵的前提,是科学构筑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基础。科学的马克思学说体系的建构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新发展的动力,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科学性、革命性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逝世已经一百年了。一百年前,恩格斯在马克思的墓前说:“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一百年来,尽管马克思主义的敌人竭力歪曲和攻击马克思主义,一再宣布马克思主义已经被“驳倒”,然而,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却得到了广泛传播,在斗争中日益取得了辉煌胜利和巨大发展。 我们今天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要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努力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值得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求。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发表的重要讲话、以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时代性为基点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情况,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今天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存在三种基本路径:经典文本解读、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及从"走近马克思"到"走出马克思"。在解读经典文本的过程中存在"过度诠释"、误读的倾向;在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存在对"批判的批判"进行"辩护"和盲目追随的嫌疑;在探索"走近马克思"到"走出马克思"的实践中,不免陷入由"回到马克思"而"停留于马克思"的窠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迫切需要对现有研究路径进行反思与匡正:将文本书写逻辑前置于文本解读逻辑,以文本承载的马克思思想为文本解读的核心内容;辩证地对待西方马克思主义,深入挖掘其问题意识并透视其开放性;实现从"理解马克思"到"运用马克思"和"发展马克思"的研究新路径,形成突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困境的理论意识自觉。  相似文献   

5.
企图从理论上解构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学"学者的一个重要研究目的,也是西方马克思学的一个学术主旨.开创中国马克思学的方法论前提是"解读"而非"解构".回到马克思,建构中国马克思学,必须对意识形态问题与科学问题有清醒的意识,自觉建构中国马克思学的方法论体系,实现马克思"文本解读"和"时代解读"的结合,同时还要积极借鉴西方马克思学中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学界通常认为,"马克思学"一词是吕贝尔首创、西方所特有的。我们认为,这个观点是根本错误的。"马克思学"这个概念的首倡者是梁赞诺夫,他发起了苏联马克思学的创建大业。在苏联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学相继兴起之后,我们呼吁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共同努力,借鉴与超越苏联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学,创建中国马克思学。  相似文献   

7.
现实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美学理论与文学理论的核心部分。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形成对世界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当然也影响了中国马克思文艺理论。我们把中国的现实主义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结合起来进行比照性的研究分析,试图通过寻找二者之间在发展中的一些规律性东西,以便重新认识现实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文艺观念在中国和西方的发展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开始形成时就打上了鲜明的政治功利性色彩,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政治意味逐渐增强。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坚持艺术的强烈社会批判性的同时,则由现实主义转向了现代主义。在艺术典型的塑造上,则彻底转向了形象的抽象和否定性美学。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它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已经历了六十多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历史中,经过努力探求,付出巨大的代价,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生了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纪念。一百年来。整个世界和整个中国都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大变化。这是同马克思的科学理论,同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预见的方向密切联系的。中国革命的成功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密切结合的成果! 马克思在科学上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是伟大的,是多方面的。我现在只谈谈马克思对于生态经济学的贡献,请同志们加以指正。  相似文献   

10.
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一样,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中国化。在学术研究中,存在重"马克思哲学思想"而轻"马克思现代化思想",重"马克思哲学思想中国化"而轻"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思维偏向。马克思现代化思想显性化的合理性,源自于应然性上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强势实相和实然性上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弱势位相之间的失称与错位。基于西方情境和中国情境,以复杂性科学为分析工具,重读、复原、走近、思考、对话、推进马克思,是弥合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应然性和实然性之间鸿沟的尝试,也有助于体现和强化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整体性和在现实中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有机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和怀特海自然观的误读,笔者在对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与怀特海的有机自然观进行阐发的基础上,对两种自然观的异同予以对比与澄清,并针对有机马克思主义基于误读结合马克思与怀特海自然观之问题,探讨两位哲学家的思想中的可结合之处,为"将马克思和怀特海结合起来"提供另一种更为合理,从而更有价值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进步思想界对马克思的认识和把握,经历了精神、方法和特性三个阶段.最初,强调马克思学说的精神,希望国人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推动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而后认识到系统而完整地阅读马克思文本的重要性,对阅读马克思文本的方法有一些积极的思考.最后,呼吁基于中国现实的革命实践,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种线索的梳理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具有历史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19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中共中央党校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和《理论视野》杂志社最近在京召开《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与会者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  相似文献   

14.
创立中国马克思学是基于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而提出的科学命题.科学理解和把握刨建中国马克思学的四个基本理论维度,有利于肃清传统思想的影响,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促进新的思想解放.中国马克思学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中国马克思学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生平思想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有助于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学,提高中国马克思生平思想研究的话语权。李季著《马克思传》,作为中国首部长篇《马克思传》,研究价值颇高。作者李季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民国时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人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造诣颇深的理论家和史学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对于李季思想的研究很不足,还没有较系统的专门研究。结合李季生平,可以深入挖掘出中国首部《马克思传》的写作动机、出版过程及历史定位,提炼出李季著《马克思传》具有六大特点——编制清晰,注释比较规范;内容丰富,资料比较翔实;求真求实,力求公正客观;善用对比,见解比较独到;学养深厚,取材相当广泛;深入浅出,语言比较生动。  相似文献   

16.
虚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人道主义、无产阶级领导权、感性唯物主义和历史观方面的分歧,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以反对恩格斯实现马克思主义去历史唯物主义化,是当今西方意识形态的新流变。拯救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拯救日益没落的西方帝国和遏制中国的崛起。英美马克思主义的语境还原已经溢出了马克思文本和本真马克思的边界。  相似文献   

17.
杨学功 《河北学刊》2005,25(4):35-42
近两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展.随着"回到马克思"、"重读马克思"之说的兴盛,马克思文本研究格外引人注目.目前讨论的重点是马克思文本研究方法论问题,特别围绕有学者提出的"以文本为本位"研究纲领,展开了富有意义的学术争鸣;与此同时,马克思文本研究开始向某些实质性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除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的研究外,学者们从学理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而把这种研究的目标锁定于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新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对话范式的兴起,有利于打破学科壁垒,使哲学对话走向"内在视城",对构建适应时代生活需要的当代中国新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5年7月24至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在长春召开。会议主题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来自全国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专家学者,主要是19个马克思哲学博士点的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共100余人出席了本届论坛,提交正式论文共71篇。会议就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与逻辑、马克思的哲学观与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中西马”对话与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高清海与当代中国哲学等论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的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经历了由“回到马克思”到走向“马克思主义”范式的转换。这种范式的转换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历史联系。因此,考察一个世纪的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对于我们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创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反思中国的当下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它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和中国历史、中国辨证思维的优秀传统,中华民族的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因此,毛泽东哲学思想有它自己独到的显著特色。 鲜明的民族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吸取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内核”和“合理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