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游戏中的虚拟物是储存在服务器中的电子数据或电磁记录,将虚拟物认定为一种新型的财产权具有理论和现实的依据。虚拟物的法律性质为准物权,准用物权法的一般规定。立法应考虑对网络技术特征设计特别规则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2.
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从2003年首例虚拟财产纠纷案判决以来,如何在民法领域对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进行定位,成为学术界近年来颇为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网络游戏服务商与玩家问法律关系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认为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是双方网络游戏服务合同中的类似于有价证券的一种权利凭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关虚拟财产争议的案件不断增加,然而现行法律对虚拟财产尚无定义,也没有关于虚拟财产法律属性的明确界定。本文主要针对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结合学术界的不同观点以及其他国家的法律法规,对其法律属性进行探讨,并且提出构建虚拟财产权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虚拟财产解析——以虚拟有形财产为主要研究对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林旭霞 《东南学术》2006,(6):98-106
一般意义的虚拟财产或广义的虚拟财产是指在网络环境下,模拟现实事物,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既相对独立又具独占性的信息资源.狭义的虚拟财产即虚拟有形财产(或称虚拟物),是对现实环境中有形的物质财富的模拟.虚拟财产与现实财产存在天然的联系,并鲜明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利益关系,因而应当纳入现实法律制度的调整范围.虚拟财产并非知识产权客体,也不仅仅是债权凭证,虚拟财产是具有特定性、独立性的抽象物.  相似文献   

5.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的财产性及其保护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蒲昌伟 《学术论坛》2007,(4):138-143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是法律意义上的财产,因为它与法律确认的现有财产形态相比较,同样具有稀缺性、可控性和价值性等特征,同样存在取得方式的合法性问题,所以法律应该予以保护。但在现行立法上却没有相应的规定。现行法律在有效解决涉及网络游戏虚拟物品权益纠纷方面显得越来越困难。因此,针对网络游戏虚拟物品的立法很有必要。应该在将来制定的民法典的民事权利部分增加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的民事权利类型,以满足网络游戏环境下的玩家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同时应该直接将玩家与网络运营商的权利义务法定化,排除网络运营商单方面制定规则的特权。当然在立法的同时应注意与现行的法律规范的衔接。  相似文献   

6.
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问题一直是民法学者讨论的焦点。在虚拟世界的社会关系中,从玩家与游戏运营商的关系分析,虚拟财产具有债权性,而从玩家之间的关系分析,虚拟财产具有物权性。所以应该在中国现有的立法框架内,根据不同的社会关系,分别对虚拟财产给予民法保护。  相似文献   

7.
当前关于网络虚拟物法律属性的争论集中在其究竟是物权、债权、还是知识产权上?网络虚拟物的法律属性是一种特殊的债权凭证,而债权凭证上承载着物权与债权双重权利.在网络虚拟物上存在两种财产权法律关系,若区分"载体"和"记载内容",我们就不难发现,虚拟物上既存在物权法律关系,又存在债权法律关系.玩家只能就"记载内容"电磁记录享有债权,其债权的义务主体是服务商;而就"载体"电磁记录而言,服务商成为该电磁记录的物之所有权人.  相似文献   

8.
财产权是法律的确认和保护,实际上是社会关系本身的一种反映,任何物品凭借其本身的物理特征都无法获得财产地位。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作为虚拟物品的游戏装备获得法律上财产地位的理由并不充足。此类虚拟物品的保护和交易完全可以由市场自发提供,政府和法律没有必要介入。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二十七条未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权利属性做明确规定.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在现实中的兴起对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提出了挑战,能否将其纳入强制执行的范围,如何构建针对虚拟财产的强制执行制度,是司法实践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明确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权利属性.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具有物权属性,从财产历史层面、社会实践层面、法律制度层面考量,可以将其纳入强制执行的范围,在现有执行理论和法律制度范围内对其强制执行进行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0.
浅议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华 《兰州学刊》2005,(5):199-201
网络虚拟财产这一新兴的社会现象,由于在学术界和司法界对其法律属性的认识存在着分歧,进而导致了针对网络虚拟财产个案的法律适用的争议.本文试图通过对各种网络虚拟财产法律属性的比较,分析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进一步明确网络虚拟财产债权的本质属性以及其物权的附属性.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不断发展,虚拟财产已日益成为一种新兴形式的财产,因虚拟财产引发的纠纷也不断增多.由于我国目前对虚拟财产保护的法律规定仍是空白,导致涉及虚拟财产的法律纠纷不能得到妥善解决,要求通过立法对虚拟财产进行法律保护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法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前,网上银行业务面临的法律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主要是:未经授权交易的法律责任问题;网上支付的法律问题;归责原则问题;不可抗力及第三方责任问题.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不一致.本文认为,对于银行与个人客户和法人客户的责任分担,应当分别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和过错责任原则;不可抗力范围应当限定在合同法规定的范围内,因第三方责任造成违约的,银行应当先行赔偿,再向该第三方索赔.  相似文献   

13.
"虚拟财产"的物权保护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物权客体对有体物的突破,反映了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物权客体扩大化的趋势,在“虚拟经济”支配“实物经济”的新经济时代,物权客体有进一步扩大化的趋势。近来,网络设计、运营和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虚拟财产权”纠纷及诉讼的出现已凸显了这一必要性。笔者正是从这些纠纷所产生的法律问题入手,对物权客体的范畴进行了由传统到现代的剖析和拓展,论证了“虚拟财产”的“物”性(财产性)和对其进行物权保护的必要性,最后,在此基础上对“虚拟财产”法律保护制度的建构提出了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4.
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保护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基于虚拟财产的虚拟性、期限性等特征,应将以虚拟财产为对象的权利定位为一种新型的无体财产权,通过加强相关立法解释,为虚拟财产纠纷的解决提供依据,进而通过专门立法对虚拟财产予以确认和保护。  相似文献   

15.
虚拟游戏的身份认同--网络游戏的文化体验之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网络传播的新技术时代,网络游戏成为人们身份认同的一种存在和情境,或者是一种社会建构.在网络游戏中,游戏的参与者是通过数据网相联结,以电子文本化的虚拟身份来展示或想象主体身份的.与传统的游戏不同,网络游戏的游戏者在电脑屏幕上的"窗口"环境中进行着多重身份的生活.这种分散的自我使得游戏者在同一时间里往往处于多个世界,扮演多个角色.这样,现代人的自我体验在网络游戏中更像是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多种探索和实验,游戏者体验到了多样化、异质性、片段化、去中心的自我.本文将从游戏文化研究的角度,围绕对网络游戏中身份认同基本特征的分析,以期对作为大众文化一种的网络游戏文化现象进行理论之反思.  相似文献   

16.
黄笛 《社会科学家》2015,(4):96-100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将网络虚拟财产展现给世人,在拓展人们视野的同时,也使人们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对传统的财产法带来了新挑战。随着网络虚拟财产的纠纷日益增多,囿于一般的传统法律难以有效使用于网络空间,使司法界在审理案件时面临着无法可依的窘迫困境。因此,在现有的传统物权债权二元体系视角下,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得不到妥善解决,只有突破传统的民法思维,将网络虚拟财产权定位于物权与债权相融合的新型财产权,才能使网络虚拟财产向着健康、规范、有序的路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根据其开发是否获得软件著作权人的许可,第三方软件可以分为授权的第三方软件和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软件。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软件即第三方未征得主程序软件著作权人的同意而擅自针对主程序软件进行开发的辅助性软件。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软件也可以影响或改变主程序软件的具体应用功能,其中较为普遍的技术手段是修改与拦截。采用不同技术手段的第三方软件,其法律性质并不相同。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软件是否构成侵权应根据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新学术》2007,(5)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游戏逐渐形成一个新兴的市场,虚拟财产也与我们的生活建立了相应的联系,但是法律的发展往往落后于社会发展,它应该随着保护对象的变化而不断完善。本文从虚拟财产涉及的各种与普通财产权不同的疑难问题入手,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明晰,并在统领其他国家和地区关于虚拟财产的立法保护现状的基础上试图提出我国保护虚拟财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对第三方电子支付的法律规制主要在金融监管方面,而各当事方的民事法律关系仍不清晰,由此产生大量法律风险,包括未经授权的支付风险、支付瑕疵风险、基础交易的抗辩延伸风险、资金沉淀风险等.在风险分配与化解方面,若适用一般合同法或侵权法原则,可能会造成各当事方之间的利益不平衡.因此,应突破传统民法思维,从实际出发进行第三方电子支付的专门立法,协调各方民事权益,促进第三方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商品房预售作为一种新兴的商品房交易方式,在我国房地产开发市场迅速繁荣发展。商品房预售实现了人们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商品房的愿望,适应我国的国情。但随着商品房预售市场的日益扩大,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商品房预售法律制度存在许多弊端,在实践中不断暴露出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现行商品房预售制度进行分析,总结该制度存在的主要弊端,在立足我国基本要求的基础之上,借鉴瑞典、美国商品房制度的经验,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