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宏大的座标图象闻一多认为,“一切的价值都在比较上,看出来。”又说:“我始终没有忘记除了我们的今天外,还有那二千年前的昨天,这角落外还有整个世界。”他还指出,“过去记录里有未来的风色”。这就给我们勾勒出一个比较文学研究的宏大座标图象。闻先生十分重视“比较”,这在他丰富的学术研究论文里,表现颇为突出。对文学的价值观,对文艺理论的价值观,对诗人和作家的价值观,或者对其他方面,如考古学、文字学、宗教、民俗等的价值观,无不是通过深入细致的比较研究来判断的。所谓比较文学,必须“比较”,有比较才能鉴别,也才能作出价值判断。比较文学是以文学比较为前提条件的。虽然文学比较不一定都是比较文学,假若没有跨越国家、民族、语种和学科的界线,在严格的意义上则不是比较文学;但比较文  相似文献   

2.
比较文学的危机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多年前,美国著名比较学者韦勒克提出了比较文学的“危机”.自那以后,危机的阴影似乎一直笼罩着比较文学.当然,在比较文学的历史上,不同时期,“危机”的涵义不同.韦勒克所说的“危机”,指比较文学第一阶段过分注重文学外部的因果和事实联系,忽视文学内在性和审美本质的实证主义倾向;此后二十余年间.比较文学的危机又表现为一种极端的形式主义倾向,过分强调文学的“内部研究”和“文学性”,忽视甚至无视文学的社会性和历史性等外部因素;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来,比较文学开始向漫无边际的文化领域扩展,从而混淆了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的概念,使比较文学丧失了文学研究的本质特征.进一步加深了比较学者的危机感.英国比较学者苏珊·巴斯奈特在1993年写的《比较文学批评性导论》中说“在一种意义上,比较文学已经死亡”;我国比较学者谢天振教授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提出比较文学“to be or not to be”的质询,他们的议论正是这种危机意识最典型的表述.  相似文献   

3.
吴宓(1894-1978),陕西经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和文化名人。在比较文学领域,他被认为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开创者①。他写于1919年的论文(红楼梦)新辩》,“从比较中探讨《红楼梦》的精神与价值,为红学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在吴先生之前,中国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曾用西方小说理论和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从事过任何一部作品的评论。”②吴富一生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和沟通中西文明,所以他对文学在其.中的作用,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吴宓论述文学的功用,主要见于《文学与人生没《吴宓诗及其诗话》二书和论文《(红楼梦晰谈》中。笔者据此对吴…  相似文献   

4.
<正> 伴随着新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改革、开放,中西文学的比较热,继“五四”文学之后,再度在我国学术界兴起。国际比较文学由于我国文学的“介入”和它的独特价值的显现,又激起了一层层绚丽诡奇的涟漪。这似乎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或者说是比较文学发展的一条规律:随着每一个新的“对象”进入比较文学的视野,学者们就不得不对这个学科原有的若干规定进行一番反思和调整。一百多年来,比较文学就是在不断拓宽视野,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建设中发展起来的。要使比较文学这门学科保持其青春活力,避免重蹈传统学科僵化的覆辙,关键之一就是放弃急于把这门发展中的学科理论定型化的善良愿望,保持  相似文献   

5.
后殖民主义时期的比较文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从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H.M.Posnett)第一次用“比较文学”命名他的专著.到1986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回顾这一百年来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应该说由于西方中心论和殖民主义的统治,比较文学这一学科几乎以泯灭亚、非、拉各民族文化特色为己任.在比较文学极为兴盛的本世纪二十年代末.著名的法国比较文学家洛里哀(Frederic Loliee)就曾在他那部名著《比较文学史》中公开作出结论:  相似文献   

6.
对“X 与Y”比较文学模式,应作具体分析与区别对待。一种是前几年常见的“X+Y”式的比较文学论文,即将中国文学的某一现象同外国文学的某一现象,或是作相同相异的罗列相加及笼统解说,或是作“过分注重作品表面成份的琐碎比较”。由于其多的是将中外文学已有研究成果作简单“组装”,而少的是自己独到的创造性研究及理论认识,因而被人称之为低层次的“近视比较”,可谓一语中的且入木  相似文献   

7.
我们写论说文,无论是讨论什么或研究什么,以要能将问题说透即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可是,有些人为了显示通古博今的才华,论据明明用两三个就足够了,却非得到故纸堆里去翻出一大摞来,还有些人为了晋升职称或其他什么的,论证的话儿说了还要说,论点也重了还要重,硬着头皮把小言论“拉”成论文,把论文“拉”成专著。长长的一大篇,或厚厚的一大本之中,有用的部分实在少得可怜,三言两语便可说完。然而,即使这少得可怜的东西,由于是陷在冗文赘句之中,也极可能被“鱼目混珠”得没用了。有位作者走门子发表了一篇长文,情不自禁地读给母亲听。读完了,乐滋滋的问:“请您说说我写了些什么?”母亲苦笑了一下,“我还真的说不出你写  相似文献   

8.
马小弟同志: 最近从《晋阳学刊》82年第6期上,读到你的学术短文《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是根本对立的吗?》。对你的探索精神,表示赞赏!你对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关系的揭示是有见地的。由于你登上了这个阶梯,所以使你走到了解决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关系大门的边沿。比较那些远离这一大门而徘徊的探索者,你无疑是一个先进。为了表达对你的佳许,所以我给你写这封信。  相似文献   

9.
<正> 全国比较文学学术讨论会暨山东比较文学学会第二届年会于1992年9月21日至23日在济南召开。与会代表对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比较诗学、作家作品比较研究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文化转型时期与比较文学。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世界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文化转型时期。所谓文化转型时期是指在某一时期,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危机和断裂,同时又急剧地进行重组与更新。引起世界文化转型的客观因素有:二战后世界进入电子信息时代,多元经济替代了垄断寡头经济;殖民体系不复存在以及第三世界文化的兴起。一般而言,文化转型是通过“认同”和“离异”两种作用来进行的。“认同”可类比为“我注六经”,表现为与主流文化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借助人类“文明形态论”成果,特别是斯宾格勒的“历史形态学”,通过对之进行汲取与改造,建构起一种“文明形态论”框架下的“文艺形态论”。当把“文艺形态论”挪移至比较文学研究时,一种“平行研究”的形构便自然地呈现出来。“文艺形态论”与“平行研究”之间的联动关系,暗含着比较文学的重要原理;比较文学者所执持的“世界文艺关系观”是左右比较文学研究形貌的隐形之手。  相似文献   

11.
<正> 摆在我们面前的数字相当形象,以至用不着多加解释,就能给人们清晰的概念。从一般公认的中国比较文学发轫之作——王国维的《尼采与叔本华》发表时间算起,根据统计,1904年至1949年共发表研究论文390篇。其中,二三十年代论文数量较多,共268篇,占68.72%。这一时期,是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奠基期。1950年至1969年,由于种种原因,学科处于压抑状态,发表的论文篇目为149篇,年平均数低于前45年。1970年至1978年,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酝酿期,前7年论文篇目共118篇,平均每年16.86篇,后2年共74篇,平均每年37篇。1979年,标志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讯号——钱  相似文献   

12.
著名的法国比较文学权威艾金伯勒在十一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1985·巴黎)曾以《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复兴》为题发表了总结性的讲演,对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寄以厚望。最近读到张弘先生的近著《中国文学在英国》一书(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切实感到了我国比较文学扎实而稳健的拓进步履。 时至今日,比较文学已经不可能再囿于“欧洲中心论”,而无视中国文学施之于西方的久远影响了。作为世界文学宝库中地位十分重要的中国文学瑰宝,数百年前便以其神奇的光彩辐射到了西方,所以,中国与西方的双向文学交流乃是世界文学研究中难以回避的课题。在这方面,作为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组织编著的《中国文学在国外丛书》之一种,  相似文献   

13.
“诗学”本是公元前三世纪希腊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亚里斯多德一部著作的名称,后来西方一直把它作为文学理论的别名,因此“诗学”可以等同于“文学学”或“文学理论”。近年来,比较文学理论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比较诗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便提了出来。它的对象是两个国家、两种民族以上的文艺理论;它的目的在于探寻世界文学的共同规律。“比较诗学”也叫“共同诗学”。一中国“比较诗学”的源头可以上溯到1904年王国维的《尼采与叔本华》,特别是鲁迅1907年的《摩罗诗力说》和《文化偏至论》。鲁迅在他的文章中通过比较各民族文学发展的特色,研究了文学的作用。他指出印度、希伯莱、伊朗、埃及等文化古国,由于政治上的衰微带来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比较解剖学、比较植物学、比较语言学等科学时曾经指出:“这些科学正是由于比较和确定了被比较对象之间的差别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这些科学中比较具有普遍意义。”比较文学也是如此。因而,我们在探讨比较文学的一些理论问题时,也应该以“比较”作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15.
纪建勋 《学术月刊》2024,(1):164-175
作为学科的中国比较文学固然是受欧美比较文学的影响而产生,而作为研究的中国比较文学却有着不同于欧美比较文学的发生与特征,两者的最大差别在于“跨文化”这一要素,这一点在华夏文明融通递嬗的进程之中便可见端倪。佛教的传入及其已经完成的中国化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佛经翻译和从中诞生的“格义”之法是中国古代比较文学的重要阶段。基督教的传入及其中国化到今日仍然还在进行之中,却也发展出了名为“况义”的异质文化交流之道,“格义”“况义”已经成为中国比较文学之原理研究和方法论建构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6.
开头写法——扣题提示写什么:个子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两道剑眉下,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挺直的鼻子,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这让我轻易便赢得“自信帅哥”这样“肉麻”的称赞。对此,我总会谦虚地说:“一般一般,全国第三……”  相似文献   

17.
拾荒记     
经过垃圾桶时,人们大多会捂住口鼻,皱着眉头,快速地离开。可我的一段成长经历和“垃圾”有着扯不开的关系。我写作业拖拖拉拉,跟蜗牛一样,每晚都要写到十一点多。妈妈批评我,我还一脸不耐烦,心里十分不爽。这天晚上,见我写作业磨磨蹭蹭,妈妈一气之下,说:“既然你觉得上学辛苦,那你明天不要去上学了,去捡垃圾卖钱养活自己……”  相似文献   

18.
李庆本 《浙江社会科学》2022,(12):133-138+160
“中西二元论”构成比较文学的中国问题。我们需要从“世界的中国”,而不是“世界与中国”的角度,采用跨文化研究的理念与方法来解答比较文学的中国问题,来寻找二元对立“居间”的“中道”。中国比较文学尽管受到“法国学派”的影响,但仍然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研究中西文学之间的影响关系成为中国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影响,作为中外文学交流中客观存在的一种重要现象,不一定非要从法国学派“影响研究”的角度去研究。我们要突破法国学派影响研究的文化中心主义的窠臼,要将“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看成是一个连续的整体,置于“跨文化研究的三维模式”中加以研究。这种“循环影响”,由于突破了文化中心主义的羁绊,就难以用法国学派“影响研究”这一范畴去涵盖,而成为一种中国比较文学跨文化新范式。  相似文献   

19.
本论文论述了四川比较文学自1978年到2008年的三十年的成长和发展历程,梳理了四川比较文学经历了从自我觉醒阶段,到成长为中国比较文学的生力军、被誉为中国比较文学"四大方面军"阶段,再到形成世界格局中四川比较文学这样三个历史性阶段的发展.在这三个十年时,四川比较文学建设起了以<比较文学报>、<中外文化与文论>Comparative Literature:West and East为中心的言论阵地、培养了一批比较文学人才.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学术梯队,发表、出版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论文与专著,在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学科建设、比较诗学、译介学、流散文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并以"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失语症"、"异质性"、"话语重建"、"变异学"、"跨文明"等重要理论观点的提出推动了四川和全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四川比较文学三十年发展历程表明:四川比较文学对中国比较文学以及对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比较文学是20世纪新生的一种跨越民族、语言、国家和文化边界的文学研究.在比较文学一百多年的学科发展史上,“跨越”是比较文学学科扩张的一个显著标签,既包括比较文学发展早期对于语言、民族、国家边界的跨越,也包括其后发展过程中对于文学边界的跨越.与之伴生的是比较文学的“危机”,其核心是如何科学地定位比较文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而解决比较文学的危机之道,则是比较文学研究范式及发展方向的“转向”,其中两次重大的转向就是从早先的文学史研究转向诗学研究,以及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由比较文学研究转向比较文化研究.“跨越”一“危机”一“转向”构成了比较文学百年学科发展的中心线索,其揭示的比较文学学科边界的移动性质,在给我们当下判断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的激烈论争带来了困难的同时,也无疑为我们理性地看待比较文学未来学科发展走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