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娟子 《社区》2012,(16):49-49
电视剧《甄嬛传》热播,剧中那明显脱胎于《红楼梦》的古典语言风格也被人们拿来模仿调笑,一时间“甄嬛体”比孙俪还火。有人把“甄嬛体”当作装文艺的恶搞模本,有人却求“甄嬛体”安慰,网友“拉着箱子满天飞”就因为工作压力太大,于是开帖“想辞职,大家能不能用甄嬛传里的语气安慰我呢”,顿时“甄嬛安慰体”布满职场,权作减压工具。  相似文献   

2.
受电视连续剧《甄嬛体》的影响,近来不少人在日常生活中采用“甄嬛体”来陈述观点、传达信息、表达感情。语言顺应论可以为这种语体的理解和创作提供理论基础。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甄嬛体”在语音、词汇、句法、风格等方面具有一些特点,体现出人们对心理世界、物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等语境选择的顺应。分析得出结论,“甄嬛体”的使用反映了人们对当前社会、心理语境的顺应,体现出追求语用和谐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3.
《成才与就业》2012,(12):20-21
正近日,一部电视连续剧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热潮,在为剧中人物情节倾倒的同时,广大网友甚至开始模仿剧中半文半白的台词,一时间,"本宫""真真""方才"红遍网络。对了,这部电视剧就是被称为"后宫版杜拉拉升职记"的《后宫·甄嬛传》。《后宫·甄嬛传》展示了第一女主角甄嬛从一个低位嫔妃到皇太后的升迁过程,放在现实社会来看,  相似文献   

4.
张田 《北京纪事》2013,(6):98-99
今年4月12日,光线传媒“娱乐现场”在北京发布“娱乐权力榜”。在“电视剧权力榜”上,《甄嬛传》名列榜首,独领三奖,夺得最具影响力古装剧第一名,成为最大的赢家。激烈残酷的宫廷斗争与唯美伤感的爱情深深地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就连其中的台词也成了大众竞相模仿的对像。之乎者也半文半白夹杂着诗词歌赋的语言被网友们戏称为“甄嬛体”,一时间风靡了两岸三地。  相似文献   

5.
《文选》中的"难""对问""设论",历来对其文体分类、特征及其文体来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难蜀父老》"难"体具备先秦"语"体的特征,即对问的形式、有关国家政治的内容、强烈的议论说理目的,以及相对类型化的写作体制,其文体当来源自"语"体。同时,《难蜀父老》在对话双方人物的设置方面,较"语"体有所突破并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通过比较分析《对楚王问》《答客难》《解嘲》《答宾戏》的文体特点,可以发现先秦"语"体与"对问""设论"都有源流关系,并在汉魏六朝时期展现出的新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6.
楚简《老子》的文本构成,是目前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有人认为楚简《老子》是摘抄本,有人认为是全本,也有人认为是在三个不同的时间单位里产生的三种不同抄本。通过对楚简《老子》中"亡、"和"、道"等文字使用情况的考察,可以看到楚简《老子》不但甲、乙、丙本三者间存在着历时性差异,而且甲、乙、丙本的内部,包括组与组、同组内的文字聚合同样存在着历时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南都学坛》2018,(2):45-48
张綖在词体创作的体悟以及编撰《诗余图谱》的词学实践过程中,开始有意识地区分词体风格的不同,并最终在《诗余图谱凡例》中提出了影响古今的"婉约—豪放"二体说,但"二体说"并非源自张綖评点《草堂诗余别录》时提出的"精工—豪放"之说,而恰恰相反,"精工—豪放"之说是对"婉约—豪放"二体说的进一步阐释。  相似文献   

8.
对于《老子》的文体性质问题,学术界主要有"散文"、"诗体"、"赋体"三种看法。《老子》"散文"说是西学思潮影响下的产物,与《老子》文体生成演变的文化背景并不完全吻合。《老子》"诗化"色彩极为浓厚,部分章节具有"赋体"特征,《老子》与先秦诗、赋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考察了《左传》"非完整体"的基本特征,指出《左传》的"非完整体"包括"起始体"和"持续体"。"起始体"主要以"初、始、新"为标记,三者在使用频率、传递的时间信息以及限定的情状属性方面均存在差异。"持续体"主要以"方、犹"为标记,两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其所限定的句子在语篇中的地位不同。  相似文献   

10.
《马氏文通》的"两商之句",有人认为它相当于"假设复句",有人认为它相当于"选择复句",有人认为它有两种,一种是"选择复句",一种是"假设复句",其实,两商之句与假设复句是大不相同的,与选择复句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11.
正一月,浙江省教育厅出台《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叫停"家长作业"。意见一出,有人拍手称快很期待,有人担心下有对策,有人强调教育中家长不可缺位,一时间朋友圈里热议沸腾。作为布置作业者的老师们也被推到风口浪尖,不少人表示有话要说。  相似文献   

12.
央视《艺术人生》把人往死里夸,至今已有七位嘉宾被夸死了"黛玉"陈晓旭去世时,有观众赫然发现,上过《艺术人生》节目的"德艺双馨人民艺术家"已经有七位去世。有人得出结论——《艺术人生》的名字不吉利,像是"遗书人生"。听着怪吓人的。其实,这样的说法未免有些危言耸听。每天都有人去世,上过《艺术人生》的人当然不是长生不老的,去世几个也符合自然规律。不过,仔细想想,倒是发现了—个玄机——《艺术人生》这节目,果然和追悼会有一拼。  相似文献   

13.
北京大学藏汉简中的《反淫》一篇从形式上看属于赋体文献。《反淫》的面世在辞赋史上意义重大。由"五"到"七"数理的变化透露出早期赋体文学发展的脉络。"七体"的论述方式,适应了汉代大赋追求叙事全面、气魄宏大的审美要求。《反淫》所设主客二者为虚无飘渺的形象,其问答实为人的两面性进行心理斗争的过程,借以展示人内心的丰富复杂以及自我理性成长的自豪感。《反淫》为"七体"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4.
《庄子》"寓言"本义是"藉外论之",即借他人之口发表言论。与戏剧"代言"有别,"寓言"是借人物之口言己之意。屈辞虽是屈原抒发情感之作,但不是直抒胸意,而是借人物之口抒怀达意的庄子式的"寓言体",比如《离骚》通篇神人自述,《招魂》主体部分借巫师之口以招魂,《卜居》《渔父》直称"屈原既放",类似"庄周梦蝶",直接将自己变身为情节人物以抒怀。《庄子》、屈辞多用"寓言"体,与楚地巫风、巫艺的文化浸润密切相关。其后赋作中将作者自己置身于情节中的"自嘲""辩难"等体式,均可视为屈辞"寓言体"的流风余韵。  相似文献   

15.
清华简《程寤》是"寤"体文献的一种。"寤"的训诂意义,一般指梦中惊觉而有言。《程寤》及《逸周书》中的《寤敬》《和寤》《武寤》等篇章以"寤"为名,说明这类文献有着共性特征。"寤"通常表现为因梦而寤,因寤而惊,因惊而悟,从而与现实活动相联系,具有特殊的政治含义。《书》类文献中的"寤"体篇章,与当时对梦境的神异认识和现实政治对神权支撑的需求有关。  相似文献   

16.
在着重探讨了"赠人以言"起源、赠言母题的起源、序体起源三个问题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赠人以言"的传统起源于上古祖道祝辞;最早的具有赠言性质的文学作品是《诗经》中的《有客》;文种的《固陵祖道祝辞》是"赠序"文体的滥觞;赠序之名最早出现在林弼的《林登州集》中;"序"体起源于《易》;最早的序是孙武的《算经序》。  相似文献   

17.
《文心雕龙》的《知音》篇,是讨论文学批评问题的专篇。它论述的究竟是文学批评的什么问题,或者说,它论述的是哪一方面的问题,很少有人深究。即使有一些看法,也是说法不一。比如,《知音》中提出:“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有人说,这是刘勰提出的六条文学批评标准(如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如是说);有人认为这不是批评标准,因为它不是“评价和衡量文学作品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8.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体乎经",不是为了"励德树声"、"随仲尼而南行",而是为了"建言修辞"、"按辔文雅之场"。刘勰在"体"的层面征圣宗经,所看重的是先秦五经对于批评文体的意义;刘勰禀经而制《文心雕龙》,使得他的批评文本"体有六义"。刘勰对五经之体的尊崇在两个维度展开:一是树立五经之体的"六艺"并标举其典雅和风骨,二是辨析体制(体裁)类别并归纳体貌(风格)特征。刘勰以"体乎经"为理论基础的立体辨体之实践,不仅直接影响了《文心雕龙》这一批评文体的创制,而且对当下文学批评的书写与批评文体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诗薮》一书体现了胡应麟的诗歌流变观,是明代晚期一部重要诗歌理论著作。文章以七言体为例,兼及古体七言歌行及其所影响的七言律诗,分析胡应麟《诗薮》之诗体流变观。分别考察"辨体"与"体变"、古体七言之变、近体古体七言之变,分析《诗薮》诗体流变观之复杂性与宏观性,运动性与规律性。  相似文献   

20.
《朱子语类》是宋儒语录中的重要文本,汇集了众多独具语料特色的理学词汇,"体"类词群便是其一。论文以语义场理论为依据,分析《朱子语类》"体"类词群的词义所指,探求"体"类词群的文化旨归,进一步考察"体"类词群所呈现的经典阅读观,为今人经典阅读活动提供文化参照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