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可乐》2006,(8)
那是一个多雨的阴冷冬日,我揣着英子的化验报告,失魂落魄地回到家里,来不及脱下湿漉漉的衣服,一头躺倒在床上。手机一遍又一遍地响着,不用看,肯定是英子打来的,但我如何开口告诉她这个结果昵?母亲很奇怪地看着我,欲言又止。而我的心里却在冷笑,这下你高兴了,你极力反对的将要如愿以偿了。自从我把英子第一次带回家,母亲就拒绝接纳她。问她为什么,她踯躅了半天说出一条让我啼笑皆非的理由:脸太白。一直很通情达理的母亲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固执,我只好寄希望于时间改变一切。可是,现在时间也要没有了。随着"哗啦"一声门响,英子站在我  相似文献   

2.
淑女三代     
雷芳 《今日南国》2006,(15):76-76
姥姥是那种富贵人家的小姐。后来家世有点没落,于是,就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我母亲身上,希望能把我的母亲陪养成一代淑女。在我幼年的记忆之中,母亲的确很优雅。后来因病耳朵有点背,说话的声音就日渐高涨。加上我自幼淘气得很,母亲让我磨得脾气也大了,也会打人了,有时候气极了也要骂骂人。父亲都说母亲一点也不像年轻时候的样子了。一说起从前,父亲一脸神往。父亲说:“你母亲年轻的时候像个公主,无比的优雅,无比的动人,我一生从没再见过能比你母亲更有气质的女人了。但是现在,一见你们娘俩的样子,唉,不提也罢。”父亲说这话的时候,我正一脸坏笑地看着他。  相似文献   

3.
邻居老太     
《社区》2003,(16)
对门的小张要到省城去。便将在乡下的母亲接来看家。老太太从此就成了我们家的临时邻居。小城虽然不大,但住在商品房里,大家便有了大城市里人的诸多作派,比如从不互相串门聊天。我发现,张老太太明显对此不适应,每当我们上楼,她听到楼梯响,必定马上打开房门,笑眯眯地对我们说,下班啦,放学啦。大多数楼上居民只是对她象征性地笑笑,然后就又埋头上楼,打开自家的房门哐地一声关上门,老太太只好长长地叹息一声。由于我也有一个在乡下的老母亲,多少对她们有一点了解,我就常常在门口停下来,和她说上几句,老太太却像中了大奖似的非常高兴。一天晚上,…  相似文献   

4.
《新天地》2007,(10)
我是老伴的保健医生。"我后脑勺有点疼,来,给我捏捏。""好,就来。"只要老伴一吱声,我立即放下手中的活。我伸开双手,轻轻地按住她的头,然后用两只大拇指用力地在她的头上痛点处来去推拿,不一会,她就感到轻松爽快多了。这已无须多问。因为我已为她按摩了20年时间,可谓"手到擒来"。  相似文献   

5.
我和姐姐几乎是同时来到这个世界上,她只比我早半个小时。父亲惊喜地叫着,是双胞胎呢,一对女儿,真好!而母亲喜悦的泪水还没有落尽,医生就告诉她,大女儿有点毛病,她的双腿不是一样长,左腿有一点变形。母亲便责怪自己怀孕时吃了太多的药。那时她身体不好,总是打针输液,结果,姐姐的左腿有一点点残疾。这让父母感觉到愧欠于她,于是,从出生开始她获得的爱就比我多。  相似文献   

6.
正母亲来过北京两次。一次在1963年,一次在1981年。第二次来北京时,原说好起码要住一年的,但只住了一个多月就受不了啦。她对我说:"我整日这样吃喝,却没有人给我说话,这不是让我坐禁闭吗?"拗不过她,在决定返回故乡前,我问她还有什么心愿?她说:"什么也没有。就是我想要—个会画的人照我的样子给我画一张像。"我立刻就理解了,她想到她身后的"位置"问题。这是常情,岂有拒绝的理由。不过我给她的建议是去照一张相,然后放大。她很愉快地就同意了。  相似文献   

7.
周林贵 《老友》2013,(3):40-40
我的母亲是南昌县人,80多岁了,满头银丝,耳朵稍微有点背,但身体还很硬朗。她记得很清楚,1939年8月29日那一天.日本鬼子放火烧毁了居住着5000多人的整个村庄,架起机枪杀害了无数乡亲。待到天黑下来,她从死人堆里爬起来,辗转流浪至鄱阳县。那一年,她才9岁。  相似文献   

8.
余平 《老友》2015,(3):41
母亲喜欢跟我一起外出旅游,我一年陪她出去一次,就可以让她开心一年。趁母亲身体尚好,还能走能动时,我愿意陪她多出去走走,感受大千世界的美景,尽享天伦之乐。从去年起,母亲的身体状况开始变坏,关节炎、腰椎病一直没有好,糖尿病又出现了并发症。我原打算年前带母亲去国外玩一趟,可她行走不便,就连出市区都很难。憧憬许久的旅游没能成行,母亲心里别提多别扭了。为了让母亲高兴起来,我灵机一动说:"我开车带您在附近转  相似文献   

9.
生了孩子后,母亲从老家过来照看。母亲63岁,常年的农活劳累使她显得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背有些驼,耳朵有些背,牙齿也掉了多半。刚来的时候,对母亲的教育很是费了我一番脑筋。母亲在老家带过哥哥家的几个孩子,所以在带孩子的问题上颇有自己的一套,这反而更增加了我教导的难度,好比在一张画过野菊花的纸上再画牡丹,颠覆的难度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0.
我的母亲     
镜华 《北京纪事》2018,(2):67-70
母亲给了我两次生命 母亲离开人世已近30载,每当我忆起母亲,悲恸之感丝毫没有随着岁月的流失而减弱.母亲给了我两次生命,生我养我一次,而给我第二次生命是在我十岁那年,我患了严重的肾脏炎.为我的病,体单力薄的母亲抱着我,隔几天就到北大医院去.半年过去了,我的病情却日渐加剧.母亲一刻不离地守在我的身旁,不知熬过了多少日日夜夜,母亲卖掉了自己的皮大衣和一切值钱的东西,她常躲在厕所里哭……而年幼的我却常不知深浅地和母亲任性,记得有一次我要一把刀,母亲就用菜刀亲自给我削了一把木刀.母亲做刀时额头上的汗珠,和露出的笑容我至今还历历在目.殊不知这笑容后面隐藏着多么巨大的悲切.  相似文献   

11.
我常自问:我是准?我来自何方?因了一段什么样的缘,上帝让我的灵魂栖息于这个我似乎熟悉似乎陌生却无比热爱无比依恋的美丽温暖的南国之都?这不是我的祖居之地。我的籍贯在异乡。但这个城市生我养我,我视她为母亲城。记忆中的母亲城和今日有点不同。她是那样婀娜,灵秀,贤惠,温润,粉红骇绿,水木清华,风月无边,带着原始的天然的丰肌秀骨。当然,她的某些方面有时也会显出憔悴,疮痍,萧瑟,这就更有一种让人心生怜爱的成熟沧桑之美。她的主调是青青绿绿的,深绿,浅绿,碧  相似文献   

12.
母亲的唠叨     
《老友》2014,(8)
正母亲爱唠叨,并不是因为年纪大了,她年轻时就爱唠叨。母亲为我们做的事,因为唠叨,常常抵消了她的功劳。小时候,她为我做了一双新布鞋,我穿上后很合适,心里对她充满了感激。可是因为我在外面玩时不小心让布鞋沾满了泥巴,母亲见了,先是大发雷霆骂了我一顿,然后就唠唠叨叨:"玩,玩,整天就知道玩,干脆不要穿鞋,省得我每天为你洗衣刷鞋……"她这一骂一唠叨,我穿新鞋的感觉、对她的感激全没了,还平白对她生出许多埋怨。父亲生病在床,母亲一直照顾得很周全。可是母亲  相似文献   

13.
母亲小住     
母亲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听说我在太原分下新房,很想来省城看看她这个当兵多年的儿子。 我的父母亲,不是亲生父母,是我的叔叔和婶婶。但是,两位老人待我们胜似亲生。特别是小弟,出生不久,爹娘就双亡。那时,正值非常时期,一天二两粮食,全靠野菜、树叶、淀粉(玉茭面碾制)来充饥。母亲把仅有的玉茭  相似文献   

14.
刘翠领 《新天地》2012,(12):46-47
母亲过世前一年,和保姆征战不休。一次,为了浴室里的浴帘没有及时拉开并翻搭上挂杆,大发雷霆。那段时间里,我们为了她和保姆之间的磨合,心力交瘁。电话里,母亲投诉的声音又快又急:"我叫她洗完澡、等浴帘晾干后,要拉向两边而且搭上杆子,不要遮住浴盆,她就死活不肯!生生跟我作对,根本不把我看在眼内。"我请保姆来听电话,年轻的保姆在电话那头哽咽失声,说奶奶好难伺候,  相似文献   

15.
李丹崖 《可乐》2010,(3):39-39
“想我时,你就吃一粒糖,这样的想念甜甜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四岁的孩子说的话。当时。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女儿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说:“孩子,  相似文献   

16.
正用一棵站在时光里的树,去形容我的母亲,是最适合不过的。母亲是一棵站在时光里的树,这样想着,我的情感、我的眼睛就如沐了早春气息的泥土,润泽起来。幼时,与小小的我相比,母亲自然是我眼中一棵高大的树,我需要仰着头看,也需要躲在她的枝叶下避风避雨,躲避炙热的日光与被风扬起的灰尘。母亲并非饱读诗书之人,也并非大富大贵之家的小姐,但是聪慧、美丽、坚强,这  相似文献   

17.
打电话     
我的母亲算不上是一个漂亮的女人。身体有些胖,皮肤也比较黑,喜欢露出牙齿大声地笑。可是我曾不止一次地偷偷为她做传。有一次,母亲出差在外,打电话回来要我接。我知道不过是嘘寒问暖之类,加上我从来就讨厌接电话,就不想去接。弟弟不满地在旁边说我:“妈打电话来你都不接,你以为你是谁啊?”可是我真的很烦。我不想听那些话,母亲都不知对我说过多少遍了:偏头痛有没有复发,还失眠不,早上背了英语没有,路上注意安全……被弟弟抢白了几句,我只好抢过电话,果然母亲又在那边絮絮念叨开了。我木然地听着,一边“嗯,嗯,嗯”,后来我真的是不耐烦了:“…  相似文献   

18.
老丁: 您好! 我母亲是纺织印染厂的退休女工,今年51岁。本来她是个性格十分开朗的人,可是自打退休后,她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一直不好,整日腰酸背困,心慌起来坐卧不宁,头痛起来直发脾气,性格也不像以前好了,人也老了许多。我们做儿女的怀疑母亲得了什么病,便陪她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结果除了血脂高,血压有点不正常外,什么病也没查出来。可母亲就是自我感觉不好,我们只好再度陪她去医院求治。医生查了半天,还是什么病也没查出来,说她是更年期综合症,让她服用“更年康”。  相似文献   

19.
背娘上楼     
钱国宏 《山西老年》2010,(11):23-23
毫不夸张地说,人到中年的我,从没背过娘。这一次背娘——也是头一次背娘,却让我背出了满脸泪花。我家的新楼装修好后,一天我把80岁的娘从农村接到城里来,想让  相似文献   

20.
都说啃老这事挺不可取,但我最近却琢磨出另外一个理儿,啃老是不是要得,关键得看怎么啃。原先有个同事,常常差使她父亲干这干那,平日接送孩子,下雨天给送伞,想吃什么了,就打电话让她爸去买去做,有时还会让她爸送午饭……看到老人家拎着个饭盒,大声喊她,我们都笑她啃老啃到了家。有一次,同事几个又说笑,拿她开涮,那同事说,她啃老是有原因的,其实就是想让老人有点事做,过得充实一些。因为老人退休后就一直很无聊,至她母亲去世,更显落落寡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