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英语这门语言,作为目前最为重要的一种国际语言,成为最受欢迎的第二语言,但是学习者往往只会纸上谈兵,一旦到了具体语言环境,需要表达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明显的不足.文章探讨了口语流利性的相关概念及影响因素,提出了有关发展英语口语流利性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相较于阅读、听力及书写能力,大多数高级阶段韩国汉语学习者口语实用能力较差,尤其是口语产出过程中大量非流利停顿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其口语产出的流利程度.以勒韦(Levelt)的自我监控策略为基础,设计口语测评实验,结合即时回顾访谈,从时长分布区间及句内分布位置两个角度,对高级阶段韩国留学生口语产出过程中出现不同类型非流利停顿现象的成因、功能、出现频率以及分布特征进行多维度的考察与分析,其目的在于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具有实用性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神经、认知科学的出现,许多学者已经认识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可以从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病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信息处理等方面入手。第二语言习得,顾名思义,指的是人们逐步提高其第二语言或外语水平的过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自然是对这一过程所进行的描述、分析和解释,以实现揭示人类语言能力的本质这一终极目标。但是,提高第二语言或外语水平是个十分漫长又复杂的过程,不仅涉及所学的语言系统本身,还受学习者的母语系统、认知心理、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学习态度与动机、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从理工科学生口语表达的非流利性停顿在句中的位置入手,分析停顿处的词汇使用特点原因。发现二语学习者口语表达中非流利性停顿处的词汇以指示代词、连词、动词、形容词为主。指示代词以主格人称代词为主;连词则主要位于句子或从句句首的连词;而停顿处的动词和形容词则表现为词汇搭配模糊、短语组合提取不顺利。作者认为词汇组块教学是减少停顿、提高口语流利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语料库语言学的定义和发展情况,阐明它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对词语学的研究使词汇和语法相结合,突出了词语在语言中的作用,同时也强调了意义的重要性。评述语料库语言学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说明建立学习者语料库的重要性,并指出这一新兴学科领域的优势及有待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研究是认知心理学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也是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及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有效性及基于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理论,构建新的大学英语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7.
张晶晶 《南方论刊》2008,(7):109-110
PETS口语测试对现行的英语口语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也为建构一种新型的学与教模式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它作为建立在交际性语言行为模式基础上的一种语言测试,对考生的产出、接受和互动活动能力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强调应试者口语的流利性、准确性与交际互动性并重。  相似文献   

8.
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是近三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它是语言学和语音学在各方面的应用及有关各实际领域的学问的统称。从广义上说,它是普通语言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在语言教学、文艺评论、文字改革、词典编纂、机器翻译、信息传递、情报自动检索以及言语病理、精神病诊疗等领域的应用;从狭义上说,它是指语言教学,特别是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目前人们通常所说的应用语  相似文献   

9.
预制语言及其对口语语篇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语料库使大规模的语料分析越来越普遍 ,通过对自然语言的词汇搭配与组合的研究可以发现 ,在传统的词汇与句法结构之间 ,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更为灵活的语言现象 ,即多词组块结构。它们是构成语篇尤其是口语语篇的主要单位 ,其形式多样 ,具有较强的搭配能力。无论是从神经心理语言学还是从语言的习得与教学的角度出发 ,都应该有意识的提高使用预制语言的能力 ,解决第二语言表达中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为大学英语教材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视角,在此主要从隐喻能力的习得性、隐喻纳入教材的必要性和隐喻纳入教材的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但在教材建设的过程中,“隐喻密度”的大小问题、“隐喻类型”的分布问题、“隐喻能力”培养的方式问题等需要我们进一步地论证,以期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改变英语学习者英语表达的“不流利性”、“中国风味”、“不自然不地道”的母语概念结构思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来自我国西藏地区的大学生学习汉语和英语的过程对比来例证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不同。因为语言环境因素,外语教学效率低于二语教学效率。即使正式的课堂教学,教师的目的语水平也导致外语课堂与二语课堂目的语的输入与输出有区别。因此,缩小外语教师目的语水平与他们的思维、学识和教学理论的差距和重视课堂语言基础知识的习得是提高外语教学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前,许多普通高校外语教学中都开设第二外语,英语作为第二外语已成为普遍现象,但在教学中,英语学习者产生语言磨蚀现象常常发生。本文旨在以语言磨蚀理论为基础,从全新的视角开展英语为第二外语的教学,探索出有效防止或减缓英语语言磨蚀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浅谈儿童第一语言习得与成人第二语言习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一语言(L1)即母语或本族语;第二语言(L2),是指本民族学习者在获得第一语言(母语)之后再学会的一种语言.儿童母语习得与成年人第二语言习得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通过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指出成年人L2习得的有利条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谈到的"第二语言"是广义的,包括"外语"和"第二语言".  相似文献   

14.
外语测试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测试体系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影响二语习得的个体差异因素:学习动机、性格、语言能力倾向、年龄因素和情感因素,并对二语教学——外语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石化是普遍存在于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一种现象,无论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语言形式都会石化,语言石化严重影响了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国内外对于石化现象的研究多为理论探索型研究,实证调查的研究较少。而且往往涉猎面太广,对口语输出层面的分析不够深入。因此,笔者尝试通过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收集反映英语学习者口语发展过程的材料,了解英语学习者口语输出过程中的石化现象,以期对其有个客观的认识,进而对外语教学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认知理论的视角探讨了二语习得过程,分析注意、记忆和重构这三个主要认知因素及外因影响认知因素对二语习得效果的影响,并提出认知理论对二语习得的启示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8.
语言习得的关键期与第二语言习得最佳年龄问题,涉及心理语言学、神经生物学和认知心理学等新兴学科。对这一问题,存在着诸多不同观点。对比分析不同年龄外语学习者的特点,把握我国小学外语教学的现状,有助于正确认识小学阶段开设外语课的可行性和局限性,对于改进小学阶段外语教学也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第二语言学习者获得语言能力的心理学基础与母语习得是完全不同的。95%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能力的获得上出现僵化现象。语言的迁移过程,由训练造成的迁移过程,过度概括,学习策略与交际策略可以看作是僵化产生的心理学基础。在外语教学中,有必要从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和教师的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调整,使中介语努力向目的语系统趋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