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21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研究领域引起了中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现阶段"非遗"研究缺少理论支持的背景下,人类学独特的学科视角和方法论为构建"非遗"研究的理论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参与观察贵州省台江县官方及民间举办的苗族姊妹节活动的基础上,运用文化整体观和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分析,揭示了苗族姊妹节由于内部自身的发展、民族间的接触以及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节庆活动的参与者不再局限于特定对象、部分传统习俗消失、节庆活动的内容和社会功能呈现多样化等变迁现象。鉴于此,应做好姊妹节的整体规划,在合理利用这一民俗文化资源时必须尊重文化主体的权益,以激发他们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情。  相似文献   

2.
3.
苗族银饰,向来被视为苗族人的象征物,始终与祖先崇拜、苗族人信仰相关。贵州黔东南苗族银饰闻名遐迩,尤以施洞苗族银饰为著,并被公认为"造型最为华丽、工艺最为精湛"。施洞的历史是施洞银饰成为财富象征的重要条件,它预示着苗族银饰作为财富在固定女人之间的传承。银饰对于施洞苗族女人的意义在节日与婚嫁中尤为突出,它既是互惠的物、给予同时保留的权利,亦是灵魂和情感的中介。  相似文献   

4.
老刘寨苗族“祭龙”仪式在构筑起村寨生活秩序制度性网络的同时,又将其内化于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将其视为自身生产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种常态化机制。与其说祭龙仪式是一种宗教行为的展演,毋宁说是人们正常生活得以进行的秩序所在、一个日常生活的制度性要素。  相似文献   

5.
"呢"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语气词之一,主要用于疑问句和陈述句的句末,表示疑问或指明事实,不容置疑,略带夸张。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同的书写形式。"呢"的来源和最后形成很复杂,和"尔""聻""哩"等语气词都有密切的关系,而这种复杂的情况恰恰表现在近代汉语这一段。  相似文献   

6.
"很有……"句式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度副词“很”可与“有”字短语组合成一个较大的偏正式动词性短语。它是一种常见的含有模糊数量义(或隐或显)的句式,分为若干小类。它们在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存在异同。  相似文献   

7.
"接龙"仪式是湘西苗族一种古老的宗教祭祀仪式,它充满着传统的宗教色彩。"接龙"仪式中的接龙舞蹈则是湘西苗族人们在其仪式信仰之下产生的一种公共的群众性活动。本文旨在运用象征人类学、解释人类学等相关理论,对"接龙"仪式中舞蹈的动作、服饰以及妆容等艺术形态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透视出湘西苗族的历史文化艺术以及苗族人们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如果纯文学生产是以独创性为特征的"创作",那么通俗文学生产则是以标准化为特征的"制作"。通俗文学生产是一种为市场消费而进行的生产,受到商品交换逻辑的支配,受到现代社会的大众群体需求的制约,这是导致通俗文学生产成为"制作"的原因。通俗文学生产的特征为计划性、标准化、复制性。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动态发展的。现代汉语中存在的共时差异,既有古代汉语用法的遗留,又有语言演变的痕迹。本文从历时的角度出发,指出了现代汉语方位词"里"来源于表"衣服里层"的名词"里",方位词"内"来源于表"进入"的动词"内"。而"N里"和"N内"的结构在历时发展上也具有不平衡性,"N里"结构出现较晚,但发展迅速,功能泛化广泛;"N内"结构出现虽早,但意义扩展范围较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功能泛化。  相似文献   

10.
《诗经》中的“以”作介词 ,有其鲜明的语义和结构特征。介词“以”是从动词发展而来的 ,其静态的储存义“用”表现出强烈的工具性。其语义指向的转指性使介词“以”的宾语位置常常前置。“以”的词汇意义的虚化与其语法功能的虚化反映出大体一致的特性 ,当介词“以”表工具的词汇意义弱化 ,其结构上的关联作用成主导时 ,介词“以”便进一步虚化为连词。  相似文献   

11.
人们把诗歌、绘画、音乐并称为"抒情艺术三姐妹".这三者在各自的艺术创造中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推而广之,各门艺术之间都存在着互相取长补短的关系.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斑斓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2.
"重阳"与"再嫁"--试论薛宝钗的命运与归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阳”在薛宝钗的诗词中出现过三次 ,通过对这些诗词文本的分析 ,可以看出 :如同“清明”预示了探春远嫁的时令一样 ,“重阳”则暗示了薛宝钗“再嫁”的命运。  相似文献   

13.
流传于贵州省石阡县仡佬族的“敬雀节”是一个集人与自然、社会为一体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具有深刻的文化象征与社会象征意义。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审视这一传统民俗,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仡佬族的历史文化、思想观念及民俗变迁。  相似文献   

14.
陈江风 《南都学坛》2006,26(2):26-31
“七夕”作为中国最具民族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其中蕴含了上古文化演变的许多奥秘。首先,过去对于形成神秘数字“七”崇拜的原因揭示不够,通过对七曜、二十八宿、北斗七星等天文崇拜形成的历史原因的分析,可使神秘数字“七”崇拜成因的民族文化心理基础得以多角度、深层次的揭示。其次,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有着坚实的中华文化基础,从文化发生的角度探讨该故事的起源地,对于认识“七夕”文化的民族特性不无意义。再次,过去对于“七夕”乞巧与女性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有足够认识,而对其中隐含的生殖文化内涵少有研究。从两种生产的角度深入考察,对于揭示“七夕”文化的本质特征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力开发我国"节庆"和"节文化"旅游资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节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窗口;现代"节文化"则是市场经济催生下的产物,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与创新精神.我国有丰富的"节庆"和"节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开发这些资源,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必将促进我国的旅游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6.
情感在隐喻规则作用下并通过具身体验产生意义,形成以图示—例示及例示拓展为基础的网络关系.葛浩文夫妇翻译的《玉米》在充分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让西方读者看到了真实的中国,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从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出发,分别从外部和内部体验系统探讨“爱”这一情感的概念隐喻认知特征,并分析葛氏译本所采用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7.
热贡“六月会”的宗教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贡“六月会”是青海同仁地区藏族、土族及部分汉族群众普遍参与的宗教性民间节日 ,关于其文化内涵 ,人们各抒己见 ,说法不一。文章运用宗教学理论就热贡“六月会”中的民间信仰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班纳姐妹》是美国著名女作家伊迪丝.华顿早期的一部中篇小说,描绘了纽约贫民区两姐妹的生活,情节看似简单易懂,但写作手法细腻精致,寓意深刻,内涵极为丰富。通过对故事人物的分析、时钟的暗示和万寿菊等象征意义的解读,展示了小说的多重主题。  相似文献   

19.
"拉扎"意即欢庆,是甘肃中南部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为欢庆丰收、祭祀神灵而过的节日."拉扎"有 "奉粮把"、"迎神下架"、"送神上架"与"跳拉扎"仪式,并有教化、规范、维系、调节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