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俄道胜银行原为俄法合资,成立于1895年11月23日。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赔偿日本军费二万万两,用海关税为抵押,年利四厘,接受了俄法银行团四万万法郎的贷款。尔后,1896年9月2日,华俄道胜银行和清政府签订了“银行合同,”清政府入股资本库平银五百  相似文献   

2.
中东铁路,是沙皇俄国乘中日甲午战争后俄德法三国干涉归还辽东半岛后的有利时机,胁迫清政府同意在中国东北修筑的铁路.它既是沙俄推行远东扩张政策的产物,也是日本推行大陆扩张政策的二大障碍.因此,从1903年中东铁路竣工通车到1935年苏联出售中东铁路为止,在长达32年时间里,中东铁路一直成为日俄(或日苏)两国纷争的主要焦点.所以,探讨中东铁路转让问题,对于深入理解三十年代的日苏关系和远东国际局势的变化不无裨益.下面,本文就出售中东铁路的历史背景、交涉经过及收买后的影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牛淑贞 《学术界》2023,(10):159-168
近代,中日俄(苏)三国所控路港系统以铁路建设为核心手段对东北北部腹地展开了激烈竞夺。俄(苏)为中东路建给养铁路支线的努力,因中日两国的反对等原因收效甚微,但是,松花江与中东路实行联运,以及中国自建的呼海铁路成为中东路给养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东路给养线不足的缺陷,减缓了俄(苏)路港系统衰变的速度。即使这样,九一八事变前,中东路西线腹地还是受到了数条因借款关系而变成南满路给养线的中国铁路一定程度的切分。中国所建铁路因缺乏优势吞吐港等原因成为南满、中东二路的给养线,尤以南满路受益更大。九一八事变后,中东路东线与南线腹地又受到日本新建的吉会铁路—朝鲜北部诸港系统更严重的切分。总之,在中日路港系统的合力打击下,近代俄(苏)在东北亚的路港系统不断衰变,极大地改变了东北亚乃至整个亚洲的政治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4.
潘光 《社会科学》2005,(5):93-101
19世纪80年代起在俄国和东欧掀起的反犹狂潮,导致几万俄国犹太人穿过西伯利亚来到中国东北,再辗转南下,形成了哈尔滨、天津、上海三个俄犹社团。其间,中国东方铁路的修筑、俄国在华势力的兴衰、日俄战争、俄国190 5年和1917年两次革命、苏联对华政策的调整和日本侵占东北等一系列事态发展,又成了推动俄国犹太人先是来到东北,后来又离开东北南下的动因。来华俄国犹太人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其一,经过艰苦拼搏,逐渐成为中产阶级。其二,希望在中国长期居留,努力融入中国文化。其三,社团意识强,社区活动积极。他们逐渐成为来华犹太人中最有影响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近代城市的起点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1年12月《新晚报》开展“哈尔滨城史纪元”讨论以来,至今已近三年之久.对于“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筑应为哈尔滨近代城市建设起点”的立意与命题,虽然绝大多数专家、学者已经达成共识,但仍有少数人持保留意见,有关行政部门也迟迟未作出法定的结论,而1998年“哈尔滨建城百年大庆”在即,时间不允许在这一问题上再拖延下去,故笔者再次撰文阐述有关问题,并求教于专家.  相似文献   

6.
1935年3月,苏联单方面出售中东铁路给日本,标志着苏联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权益已经丧失,东北地区的矛盾由中日、中苏三者之间的矛盾,变成了中日两者之间的矛盾。只要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就可完整地收回整个东北的主权,无需再与苏联交涉。正如李维诺夫曾在1935年6月19回答复中国政府第二次抗议时所说的:“苏联出售中东铁路股份对中国是相当有利的,……当中国希望收回‘满洲’时,它就能最终收回铁路而无须向苏联偿付。”①如果苏联履行诺言的话,日本投降后,包括中东路在内的东三省主权理应无偿转归中国所有。然而历史的发展却非…  相似文献   

7.
近代帝国主义列强在哈尔滨的投资是其在东北亚地区进行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经济活动。它不仅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较大的作用,更为哈尔滨近代都市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构筑了框架。 1898年,沙俄开始在我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枢纽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很快就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特别是沙俄在东北亚投资的场所。这些投资包括工业、商业、金融及贸易等各方面,基本上框定了哈尔滨商贸都市的模式。其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1898—1906年为帝国主义在哈尔滨投资的初期。沙俄资本捷足先登,大量投入,使哈尔滨形成了近代经济的雏型  相似文献   

8.
清末国人自办银行的言论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1896年盛宣怀上秦清廷得到批准后,于1897年5月27日在上海成立。1898年起即发行钞票,是我国最早的银行券。在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之前,英、法、德、俄、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开设银行,已达二十家以上。外国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垄断了中国的国际汇兑业务与国內金融市场,并通过大量贷款,逐渐控制了清政府的财政,成为它们对中国实行经济侵略,加紧资本输出,吮吸中国人民脂膏的重要手段。当时,我国各方面人士曾先后提出了国人自办银行的主张。其中有太平天国的领袖人物,有进步的经济思想家,还有洋务派、改良主义者和新兴工商业者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9.
东北铁路的发展最早可追溯至1891年。这年,清政府北洋大臣李鸿章以“俄患日亟”为由,奏准展筑由林西镇起,北出山海关,经锦州、盛京(今沈阳)、最后抵至吉林的关东铁路。1894年,铁路修到辽宁省的中后所(今绥中)。自此,揭开了东北铁路发展史的第一页。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图谋在中国的铁路权益。1897年8月,名为中俄合  相似文献   

10.
在近代史上,沙俄曾严重侵犯了我国主权。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连续三次发布对华宣言,声明无条件放弃帝俄时代在中国取得的一切特权。1924年,中苏建立外交关系。同时,苏联大力援助中国的国民革命。北京政府崩溃后,苏联对华外交便以国民政府为主体。但是,蒋介石背叛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宣布苏驻华各地领事,一律撤销承认,并勒令苏联在华商业机构停止营业,又以武力接收中东铁路。中苏矛盾激化,苏联正式向华宣布绝交。“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经双方商谈,中苏于1932年12月12日正式恢复外交。不过,此时的中苏关系,形若有无。“七·七”事变爆发后,中苏关系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呼伦贝尔地处中国东北边陲,与俄国有1010公里的边界。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俄国人在呼伦贝尔活动长达300多年,特别是中东铁路修筑及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大量俄国人进入呼伦贝尔定居,呼伦贝尔成为中国境内俄侨主要聚居地之一。  相似文献   

12.
1881年和1894年,因俄国的两次排犹反犹浪潮,推动了犹太人的迁移行动。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犹太人开始陆续向中国东北地区移民,主要居住在哈尔滨等城市。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许多俄罗斯犹太人和大批白俄来到中国东北,也有部分人到了天津和上海等城市。他们属于较穷苦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构成了中国最早的一批犹太难民。他们在华的经济、文化、宗教活动对当时的部分中国城市生活起过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对华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然而由于美国与中国地域遥远,其军事实力不足,国内政局的影响,以及孤立主义情绪制约等因素,美国在对华政策上一向是谨慎和保守的。在20世纪以前,美国在华主要是分享列强刺刀和侵略外交所夺得的特权。19世纪末,美国抛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开始积极参与列强在华的竞争与对峙。义和团运动后,美国为了维护本国利益,积极倡导“保全中国”和各国在华“一致行动”的原则。武昌起义爆发后,美国提倡的各国“一致行动”原则,被日、俄、英等国所利用,他们借“承认中华民国”和“善后大借款”,大肆索取在华的政治、经济权益,肆意扩大本国在华势力。这就直接危害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及其在华利益。为此,美国抛开与列强的“一致行动”,宣布退出银行团并率先承认中华民国。  相似文献   

14.
1890-1891年间,基于俄国皇室培育皇太子的教育传统,俄国皇室派遣皇太子尼古拉东游历练,历经意大利、埃及、印度、锡兰、暹罗、新加坡、荷属东印度群岛的爪哇、中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其中,皇太子于1891年4月4-22日游览了中国的广州、汉口、金陵(未登岸)和九江(仅会晤了俄商)。由于当时正值俄国东方外交战略关注远东的时机,以致并不负有正式外交使命的皇太子东游成为俄国东方外交战略变化的表征;又恰逢东北亚中日冲突愈趋激烈,以致俄国皇太子的旅华又成为清政府努力建构和加强“联俄制日”外交战略的契机。俄国皇太子的旅华经历,以及旅华过程中所建构起来的中俄高层友谊于俄国对华政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并直接影响到晚清中俄茶叶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英商福公司与道清铁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转到了以资本输出为主。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帝国主义列强攫取了在中国创办工厂、开发矿山、设立银行、修筑铁路等特权,从而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如能取得某一段铁路的投资建筑权,也就意味着垄断这段铁路沿线的资源,所以,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在争夺在华势力范围的时候,争先恐后地夺取铁路投资建筑权。英商福公司就是在这一时期攫取了道清铁路的投资建筑权的。 道(口)清(化)铁路始建于1902年,全长三  相似文献   

16.
王鹏 《晋阳学刊》2002,11(2):76-80
1895年至1905年的10年间,美国利用英俄竞争形成的均势,力图向对立双方索取最大好处,以满足在华扩张的野心。美国所谓“门户开放”政策绝非要维护中国的主权,它只不过是为美国挟制中国、对抗列强侵略政策服务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洋务派在兴办洋务事业的过程中,不断遭到顽固派的反对和攻击。两派之间发生过多次争论,其中关于铁路问题的争论是持续时间最长、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次。 洋务派官僚把修筑铁路作为谋求富强的重要措施之一。早在1872年,李鸿章就主张改“土车为铁路”,指出:“俄人坚拒伊犁,我军万难远役,非开铁路,则新疆、甘陇无转运之法,即无战守之方。俄窥西陲,英未必不垂涎滇、蜀,但自开煤铁矿与火车路,则万国蹜伏,三军必皆踊跃,否则日蹙之势也。”他把兴修铁路与加强边防联系起来,这显然是符合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中叶,在内外压力的夹击下,东北随着营口"开埠",被迫对外开放。为进一步加强其殖民统治,掠夺中国资源,俄日等列强旋即在东北地区敷设铁路,建成"丁"字型铁路网。由于铁路的修筑,近代城市迅速兴起,近代城市化开始起步。因其城市化过程中的起步晚、发展快、程度高、城市人口的外来性等特征,都与铁路建设密不可分,从而产生了独特的历史影响,带有浓重的殖民色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俄日经贸合作呈现出积极发展态势。并可预见,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俄日经贸合作虽不会继续保持近两年这样的大幅度增长,但也不会出现如前些年那样较长时间的徘徊。“领土问题”不再是俄日经贸合作不可逾越的障碍、俄罗斯经济继续增长和日本经济持续复苏、“遏制中国”的相同心态以及朝鲜半岛局势缓和等都是推动俄日经贸合作稳定发展的促进因素。俄日经贸合作的升温,将对中日、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也给中国带来某些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一朱庆澜,字子桥,浙江绍兴人,1874年生。早年他积极支持孙中山革命斗争,后任黑龙江省督军、广东省省长、哈尔滨特区行政长官兼中东铁路护路军司令。1926年后,他一直从事社会福利事业。朱庆澜与东北军政商学各界和南京政府各要员均有联系,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威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