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委婉语的语境制约与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是语言实现其交际功能的重要途径。在言语交际中,委婉语的使用离不开特定的语境。语境是一个有机且不断变化的言语交际环境,包括语言语境、交际者的认知机制、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及跨文化语境等因素。本文从委婉语的典型特征和语境的内涵着手,进一步阐述了语境对委婉语使用的制约功能和对委婉语语义的解释功能。  相似文献   

2.
英语委婉语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义的角度 ,探析构成英语委婉语的语义手段 ,英语委婉语使用的内部机制 ,即联想意义的运用 ,来说明这些不同类型的意义如何适从于语言交际的总体效果 ,以及联想意义的运用所引起的各种语义变化。  相似文献   

3.
委婉语是各种语言中的常见现象,也是英语当中的一种重要修辞手段。人们对委婉语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其委婉语应用领域的实例。根据语义、时代变异和形音义间的同异关系分析,委婉语具有不同的语体特征和“相关”的构造原则,委婉语与禁忌语之间也有多重关系。  相似文献   

4.
委婉语的隐喻运作机制是隐语及隐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委婉语的隐语运作机制主要有语义冲突,即违反语义选择限制或常理的现象;陌生化即采用一些比本体更不熟悉的事物;语义相似性是指喻体和本体两个事物之间相似的地方;双重影像则是指通过隐喻中的异常搭配来引起人们通常的联想关系和相对应的意象。对委婉语运作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委婉语及隐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委婉语不仅指委婉词语,它更是积极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一种交际方式。作者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探究英语委婉语的构造手段。它包括语音手段、语用手段、语义手段、语法手段、修辞手段等。  相似文献   

6.
军事委婉语不仅仅是修辞现象,是语言学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军事委婉语多为特定的政治目的服务,充分认识其构造方式、语义特征、语用原则、语用功能等有助于我们揭开军事委婉语的表象,认知其真实含义。这对了解军事委婉语的社会功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语义范畴论、隐喻与转喻认知模式及认知语境三方面,较为全面地阐释委婉语的内在实质、生成机制及其理解,以期促进对委婉语的认知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浅析语境对委婉语语义的解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明委婉语语义特征的基础上,从受话者言语理解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文化语境、情景语境与个人主观语境等语境知识对委婉语语义的解释功能.  相似文献   

9.
委婉语是一种由语言运用形成的具有特殊语义功能的语言现象 ,而作为委婉语构成系统之一的规范委婉语则具有规范的形式、典型的语境、特定的事件或对象和明晰的所指等特征。规范委婉语一般是由运用语音、词汇、语法等规范语言手段构成的 ,在言语表达中代替直接语实现其特定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分析了英汉委婉语在语言、语法和语义三方面的共同构成方式。这有助于我们英语学习者在学习和交流中准确理解英汉委婉语,并恰如其分地使用委婉语。  相似文献   

11.
委婉语这个词来自于希腊语,其意思就是讲适当的话.许多委婉语有幽默的意味,并采用可接受的表达方式.通过对委婉语的语言构成、发展及其作为语言行为之基础的研究,可以探究其使用的原因.虽然委婉语的研究已经有了些成果,但大部分文章仅局限于列举这种语言现象,在委婉语语用方面的研究还极少.本文将对实际场景中的委婉语进行探讨,并使用会话理论和其它语用理论来分析委婉语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2.
浅谈英语中的委婉语及其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委婉语是一种替代表达语,用较温和的或含糊的表达方式来替代一种粗俗和生硬的说 法,即通过语言系统中的语法修辞手段来表达具有委婉功能的语言现象。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 民族的委婉语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文章探讨了委婉语的含义、起源及分类,并从虚拟语气、过 去时、肯定、否定和反问等方面对英语委婉语的表达方式及应用范围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旨在帮 助英语学习者在社会交流中准确恰当地使用这一交际手段。  相似文献   

13.
西方文化中,人们的生活观和价值观不同于东方文化,他们十分忌讳说死,他们提倡人生来平等,对基督教笃信无疑,相信人死后可安眠升天,视“死”为回到上帝的怀抱;同时,西方文化受到生活方式的影响,他们面对死亡诙谐调侃有加。诚然,由于文化交流,语言也有不断趋同融合的现象。对于英语“死”的各种委婉表达,译者应根据不同的表达采用不同的译法。  相似文献   

14.
霍克斯在《红楼梦》的委婉语翻译过程中使用了多种策略,这些策略都可以在功能翻译理论中找到依据。霍克斯的翻译诉求表现在尽责于作者、尽责于读者并尽责于文本的“译者三责”。为达意旨,霍克斯采用了化“它形”为“己形”的策略对东西方文化意象迥异的委婉语,霍克斯使用零翻译或模糊替代的翻译策略;对具有“文化空白”的委婉语,霍克斯采用了形象替代、扩展式注释、直译等翻译策略。霍克斯所采用的翻译策略着眼于缩短读者与译文在文化和语言上的距离,强化译文的连贯性和可读性,使其更好地满足西方读者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红楼梦》的普及和传播。  相似文献   

15.
俄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的委婉语,它们既有同,更有异。章对俄汉语言中几种主要表“生理现象”的委婉语的表达形式、化内涵进行了对比分析。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将有助于跨化交际和俄汉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16.
委婉语是一种间接的表达方式,即用一种迂回的、温和的、令人愉悦的表达代替那些直接却令人不悦的说法。委婉语的产生与使用是与人类的认知心理密切相关的。本文将从认知心理视角用图形-背景理论来阐释英语委婉语委婉效果的产生机制并在关联理论框架下对英语委婉语的理解过程进行探析,分析人们在现实言语交际活动中对英语委婉表达的识别及其理解,探究人类在其理解过程中的认知推理能力及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在跨文化语境下,委婉语的使用与理解受到文化差异的制约。西方的未来取向与中国的过去取向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相同的事物被赋予不同的含义以及迥异的委婉表达;相应时代与社会的规约促使交际者在即时语境中选择不同的委婉语;由于基督教的影响,英语中有多达百余种关于死亡的委婉语,而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则受到道教与佛教的影响;封建制度所导致的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与西方倡导的自由平等观念在名讳、疾病与死亡、职业委婉语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交际者在跨文化语境下应正确理解并恰当适时使用委婉语,动态地顺应交际语境、语言语境与文化语境,促使交际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从语义取象和文化认知的角度,对古今汉语、英语和日语中的委婉语进行比较,阐释了这些语言中的委婉语所具有的共同取象模式,以及掺入不同的文化和语言因素之后的取象差异,举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的语言意义反映,指出了委婉语表现形式上的各自民族特色,揭示了社会文化因子在语言中投影的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和文化互为表里。东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委婉语;而不同的社会语境,也决定了人们选用不同的委婉语。对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内涵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与失误,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0.
英汉委婉语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委婉语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中西方语言中均存在委婉语。它们除了具有一些共同属性外,又因为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存在不同。本文分析了英汉委婉语之异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看待和使用委婉语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