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埃及考古队在建于3300年前的卢克索神庙附近发现一古代码头遗迹。埃及文物古迹管理局的负责人阿里·侯赛因博士说:“在尼罗河河床和卢克索神庙处发现古代码头遗迹,为专家们研究古埃及人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段现代阿拉伯文化史上的公案,涉及塔哈·侯赛因和艾哈迈德·爱敏。前者是饮誉世界的盲人文豪,后者是备受推尊的杰出学者,都出生于19世纪末的埃及农村,但塔哈是上埃及人,艾哈迈德是下埃及人。他们童年时代都在各自家乡的村塾中接受启蒙教育。 1902年,双目失明的塔哈由胞兄领着踏进了伊斯兰教最高学府爱资哈尔大学,  相似文献   

3.
埃及现代文学巨匠纳吉布·马哈福兹在埃及家喻户晓,只要你步入埃及社会,特别是走到稍具文化水平的人们中间,便会发现无人不以纳吉布·马福哈兹为荣.你同他们谈起他的作品时,便会发现,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谈的是银幕上的故事:电影《始与末》、《新开罗》、《海利利市场》……于是,你会得出一个印象:在最广大的埃及人民中间,纳吉布·马哈福兹的名字首先是和电  相似文献   

4.
阿巴比德和巴夏里亚是埃及东部沙漠里的两个主要部落。关于这两个部落的历史,传说纷纷,有的说这两个部落的人是古埃及国王法老的后裔;有的说他们是旧约里诺亚的儿子含——黑种人的始祖——的子孙后代。可是,他们自己却说,伊斯兰教的创始人默罕穆德的姑母的儿子佐贝尔·本  相似文献   

5.
米拉叶赫勒万大学家庭经济学院助教萨妮娅·哈米斯最近在《关于亚历山大民间服装的探讨》的硕士论文中指出,埃及妇女用以裹身的民族服装“米拉叶”,原是古罗马的女式衣着,随着罗马人入侵埃及传入,最先出现在亚历山大,随后在全埃及流行。时至今日,仍是埃及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的民间服饰。米拉叶是埃及独特的民族服装,是古埃及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是在古代罗马服装影响下发展形成的,式样上很象罗马人称作“赫马特尤”的服装。  相似文献   

6.
近日读到约旦安曼出版的《阿拉伯思想论坛》1998年7月总第154期,上面载有穆娜·穆克拉姆·奥贝德女士撰写的《埃及学者看美国的中东政策》,觉得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综述.这里将其译出,供我国中东问题学者参考.穆娜女士是埃及国民议会前议员,开罗美国大学政治学教授.文中的提到的穆罕默德·赛伊德·艾哈迈德、萨拉马·艾哈迈德·萨拉马、乌萨马·加扎利·哈尔卜等人,大都为埃及报刊的专栏作家或编辑.  相似文献   

7.
在民族文化艺术中,文学是核心,是脊梁.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政府先后推出了国家文学荣誉奖,实业家也纷纷解囊相助,设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学艺术奖励基金会,定期评奖.在这方面,埃及起步较早.埃及——阿拉伯文学的沃土为鼓励文学创作和评论,早在19世纪40年代,埃及语言学会就设立了小说创作奖,可惜后来中断了.1958年起,埃及正式设立国家文学荣誉奖,当年塔哈·侯赛因首先获得该奖,次年阿拔斯·迈哈穆德·阿嘎德得奖,1960年剧作家陶菲格·哈基姆获此殊荣,1968年小说家纳吉布·马哈福兹被推上领奖台.此奖一年一度,从未中断,得奖者以诗人和小说家居多,也有少数剧作家和大学教授.按章程规定,得奖人一般应为健在者,但也授予过刚刚去世的作家,因为有的作家生前硕果累累,但错过了机会,对此埃及最高文化委员会予以追认.埃及是阿拉伯文学的沃土,在阿拉伯世界诺贝尔文学奖自当首推埃及人.瑞典的诺贝尔文学奖,创设于1901年.多少年来,阿拉伯文化机构先后推荐过埃及的塔哈·侯赛因、阿拔斯·迈哈穆德·阿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方尖碑是古埃及人的三大杰作的话,那么遍布埃及的大大小小风格各异的古神庙,不失为其第四大杰作。在这众多的神庙中,我们常常能听到阿布辛拜勒神庙的名字和与此有关的神奇的太阳节。阿布辛拜勒神庙位于埃及南端,靠近苏丹边境,距阿斯旺280  相似文献   

9.
旅游是埃及外汇收入的一大支柱.近年来,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除更好地开放现有的旅游胜地外,还大量投资开发新的旅游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人为地再现古埃及文明与奇迹,法老村就是其中之一. 20年前,埃及著名历史学家、古埃及史学家哈桑·拉吉卜博士去开罗南部吉萨县的叶阿吉卜岛种植纸草,发现此岛位于尼罗河中,四面环水,与外界完全隔绝.岛上草木葱笼,鸟语花香,身临其境,犹如置身世外桃源.于是他想:为什么不在这里复活一个几千年前的世界,全面再现法老时代的社会生活情景呢?哈桑向有关方面阐明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人权     
穆罕默德·努阿曼·贾拉勒先生是埃及资深外交家,现任埃及驻华大使,曾任阿拉伯联盟常驻代表,1997~1992年期间是联合国社会与人道主义委员会埃及代表团成员,其中1988年任该委员会副主席.《伊斯兰人权》是穆罕默德·努阿曼·贾拉勒先生所著《埃及和伊斯兰人权》一书的一个章节.在当今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对人权问题都有自己的理解,无论什么国家,若试图将自己的意志和价值观强加于人.都是徒劳的.本刊征得作者的同意,撷取其中的一部分,翻译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古兰经》的18章中74次提到3000多年前古埃及国王的称号“法老”一词,述说了原生活在古埃及的以色列人受法老虐待,法老曾率军将他们赶出埃及,法老本人及其军队全部淹死在海中的故事,但一次也未提及这位法老的名字。古埃及的法老很多,1000多年来,既没有人提出,也没有人去考证这位追逐以色列人的法老究竟是谁。到了20世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宗教史上,人们熟悉的或比较熟悉的宗教运动的领袖或改革家往往是释迎牟尼、穆罕默德、马丁·路德、加尔文等,殊不知早在上古时期,就出现了一位宗教改革家,他就是埃及新王国时期第18王朝法老阿赫那顿(前1379~前1362)。第18王朝是古埃及史上的强盛时期。经过两次对外战争,尤其是图特摩斯三世(约前1504~前1450)的侵略战争,使埃及的版图北面延伸至叙利亚的卡赫米什,南面仲展到尼  相似文献   

13.
30年代初,《复兴》与《曙光》两本杂志的问世,象征着苏丹文艺复兴的开端,一种思想与风格崭新的苏丹文学渐渐地成长起来.在此之前,苏丹诗歌一直墨守中世纪阿拉伯古典诗的陈规和传统,从内容到形式都无重大变化. 由埃及诗人马哈茂德·萨米·巴鲁迪开创的一个诗歌革新运动,在哈菲兹、邵基·穆巴拉克、阿卡德、塔哈·侯赛因、阿波罗诗社等诗人、文学家和文学组织的推动下进一步发展.苏丹与埃及有着密切联系,苏丹青年文学家向往埃及,深受埃及文坛的影  相似文献   

14.
一古巴比伦人信奉多神教,他们用石头、木头或泥土雕塑成偶像,然后把这些偶像供奉在寺庙或家中,崇拜为神。当时统治巴比伦王国的是努木鲁德·本·坎昂——国王,他是个暴君。他看到人们信奉那些偶像,就凭借他的暴力,叫人也把自己的样子雕塑成偶像,驱使人们象崇拜他们的神一样来崇拜他。当时,有一个专门以雕塑偶像为生的人,名叫阿扎罗,他有个儿子叫伊卜拉欣。伊卜拉欣从懂事开始,就看惯了他的父亲制作偶像,族人们向偶像礼拜。他不明白为什么要崇拜偶像。伊卜拉欣渐渐长大,就对人们崇拜偶像产  相似文献   

15.
《鲁兹·尤素福》是埃及乃至阿拉伯世界的一份十分畅销的综合性周刊。“鲁兹·尤素福”原本是埃及戏剧舞台上一位名嗓一时的女演员的名字,她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时常能扮演妙龄女郎。但在话剧《牺牲品》中,剧团者板瓦哈比没有让她担任女主角——一位18岁的少女,而把角色给  相似文献   

16.
最近在我国上映的埃及影片《夏姆士的反击》引起了观众的兴趣,上座率保持相当势头.这在各国精彩影片纷呈、观众口味变得挑剔的今天实属不易.扮演夏姆士的,是当代埃及最著名的演员努尔·谢里夫.他的妻子布西在影片中亦担任重要角色.出品本片的NP公司,就是他们夫妇二人的名字的英文字首缩写.  相似文献   

17.
人名学是研究人的姓名及各种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世界人名的结构有三种形式:姓与名、名与姓、名姓缺一。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并不相同,人名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别。阿拉伯人的名字由本名、父名、祖父名、称号组成,属“联合制结构”。即本人的名字后缀父名,以后是祖父名、曾祖父名……。阿拉伯人也有号别,孩童时有昵称。他们的名字多取词意,也有取其音或字形的,大体分为以下几种: 一、与宗教有关的人名 绝大多数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许多人名与宗教有关。 1、安拉本身有99个美名,穆斯林常在99个名字前而冠以“奴仆”与“恩惠”等词作为自己的名字。如:阿卜杜拉()、和阿卜杜·拉赫曼(),以示对真主的虔诚和爱戴。 2、穆圣也有许多美名,为了表示对穆圣的尊敬和爱戴,伊斯兰教诞生后许多人都叫穆罕默德,或艾哈迈德等。如:穆罕默德·塔哈()、阿卜杜·阿齐兹()和阿卜杜·拉希米()等。 3、沿用《古兰经》里提到的许多使者名字,如:阿丹()、易卜拉欣()、伊斯哈格()和阿尤布()等。 4、用先知家族中显赫人物的名字给子女取名,如:哈桑()、阿里()、法蒂玛()和乌姆·库勒苏姆()等。 5、用教长、辅士和迁士的名字为孩子取名,如:艾布·伯克尔()、艾布·塔利布()和奥斯曼()等。 6、用早期  相似文献   

18.
前3100年左右,美尼斯征服了下埃及,初步统一了埃及。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古埃及人创造了光辉的法老文明,在语言文字、宗教神学、建筑、艺术、天文、数学、医学、农田水利技术等方面独领风骚。但是,埃及是一个饱经沧桑,长期遭受战乱之苦的国家。在古埃及30个王朝的历史中,喜克索斯人、利比亚人、努比亚人、亚述人和波斯人都曾先后入侵过埃及,有的甚至统治了相当长的时期。 前332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下令攻占埃及,自称为法老的后裔和第31王朝的开创者,并在埃及积极推行希腊化政策。  相似文献   

19.
鸟在天空中飞翔,靠的是由羽毛构成的均衡的双翼.若取一根羽毛仔细观察,会看到细细的羽毛均匀地分布在羽杆的两侧.由此我们可以从羽毛得一个启示:均衡.各种各样鸟的美丽也全凭它们的羽毛.所以,我们从羽毛又得到一个启示:美.古埃及人非常准确地抓住羽毛的这两个特点,把羽毛作为真理的象征.在象形文字中,羽毛和真理形同音异,羽毛读作苏特,真理读作玛奥特在古埃及宗教里,玛奥特又是代表法律、真理和正义的女神.她是太阳神拉之  相似文献   

20.
最近,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保健学中心主任爱德华·亨德里克称该中心和丹佛科学博物馆的科学家们用电脑“解剖”木乃伊获得成功. 这二具木乃伊均为女性,是古埃及第十九或第二十王朝时期的人,约公元前1300年至前1090年,为美国普韦布洛市的罗丝蒙托·维多利亚收藏馆所收藏.在解剖过程中,科学家们使用了一架立体电脑局部解剖仪(CT),通过对两具木乃伊扫描得到高分辨力图像,发现了骨胳、皮肤、清晰的人体轮廓及亚麻裹尸布的折皱. 过去,科学家们为了研究木乃伊,不得不打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