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 需求广泛的农村社会化服务决定了社会化服务体系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高的系列化程度。当前,以供销社为骨干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仅要注意联合专业经济技术部门、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并与之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还要注意发挥农村私营经济在资金、设施、技术力量等方面的优势,将其纳入供销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之中,开展协作服务,从而真正形成实力雄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美国农业发展中起了极大的作用,而各种层次和形式的农业合作社服务体系又是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主要力量,美国的经验对促进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我国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和规范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福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服务主体、服务方向、服务内容等仍存在不足,制约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构建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必须强化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实现农业公共服务一体化;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健全多元化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强化流通设施建设,加强农业信息集成建设,实现为农服务全程化;创新农村金融体制,为农业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4.
农业服务组织的建构是影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建构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相适应的、多形式的服务组织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运行的保障。本研究在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轨迹和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构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目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组织的建构思路主要有"统一主体"、"多元主体"和"统一主体和多元主体相结合"三种思路;在对每一种思路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未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构的发展方向或是"统一主体和多元主体相结合"的权变性建构,这既利于发挥各种社会力量服务于农业的积极性,也利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适应复杂多样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八中全会提出,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90年代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战略措施。建立和完善衣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于克服家庭经营的局限性,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商品生产,壮大集体经济等诸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但是如何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则是一篇大文章。发达地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较好解决,而如何解决不发达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问题,则是当前摆在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6.
传统农村服务业必须改造,关键是要建设好为农服务的流通网络和流通设施.现代农村服务业必须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是现代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优化农村服务业结构,提升农业运行质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指出:“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为更好地实施中央的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结合当前我国发展农业实会化服务体系中现有的经验和教训,有几个问题是必须进一步明确的。  相似文献   

8.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采用理论结合案例分析方法,以浙江省为例归纳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社会化服务的模式,分析了制约其发展因素,提出了要从法律法规、财政支持政策、运用市场机制等方面加快构建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结果对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成本、收益分析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入WTO之后 ,中国农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中国农业整体上的竞争力与外国存在着差距 ,中国农业将为此付出较大的成本 ,同时也能得到来自统一的全球大市场的收益。从长远来看 ,加入WTO对于中国农业来说将是净收益 ,但从短期或中长期来看 ,对于中国农业可能是成本大于收益。合理选择农业政策 ,降低“入世”成本 ,提高农业收益 ,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必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护政策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建立并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 ,实现农业产业化、市场化  相似文献   

10.
完善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我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对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作了剖析,在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走的是一条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 ,以表意为特征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就把汉字的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汉字改革要适应社会文化的发展 ,必须有持正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生产成本偏高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产品生产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关系到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目前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偏高的成因很多,诸如生产规模小,农用生产资料价格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农产品生产技术落后等原因。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需要在依靠农业技术进步,实行农地制度创新、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提高化肥利用率和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杨凌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全国惟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应充分利用自身各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生态旅游和民俗乡村旅游等多形式的观光旅游,进一步扩展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14.
当前,新疆农业要走绿洲生态农业科学化发展道路,科学化的发展必然需要产学研技术体系的支撑。新疆绿洲生态农业科学化的产学研支撑体系主要包括产业支撑体系、高等院校支撑体系、科研机构支撑体系、政府支撑体系四部分。实现新疆绿洲农业科学化就要实行以产业支撑体系、科研院所支撑体系、高等院校支撑体系为主体,以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为中枢,结合新疆地方特色,以政府支撑体系为保障的四位一体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生态农业建设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农业产业化则是经营这一物质基础的现代化手段。传统农业产业化模式与生态农业存在天然的对抗性,主要表现在:生态农业对规模农业的排斥;农业产业化对我国传统生态农业体系的破坏;当前农产品需求的严峻挑战和农民增收的压力。同时,农业资源的现状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的高度机械化、专业化。要解决这一系列矛盾,就要重视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的关系,着力发掘传统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潜力,重视农民增收,在基本农产品供销上进一步削弱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化的深化升级 ,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 ,政府的干预行为必须遵循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内在规律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并根据市场失灵程度决定干预程度。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职能主要是规划、示范、引导、协调、调控、服务。主要措施应当是转变政府职能 ,突出抓好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市场体系四大要素建设、注重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 ,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相似文献   

17.
词序,是指词按照某一语言的规则在序列中所处的位置.由于汉语和日语在语法结构上的表现方式不同,因此词的排列次序也很不相同.其首要的一点是在句子结构中,汉语以谓语为中心,日语以谓语为归结.还有动宾结构、介宾结构以及否定结构中两者呈现不同的词序,等等.在教学中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汉语和日语的语法特点,了解汉语和日语不同的词序规则,并阶段性地归纳、分析日本学生在汉语词序习得方面的错误及其原因,使其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8.
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国家应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扶持粮食主产区粮食加工企业,使粮食加工企业获得等于或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利润;鼓励粮食加工企业通过发展订单农业让利于农民;通过宏观调控等综合措施来维护市场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9.
良法标准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良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良法善性的基本标准是:在指导思想上,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价值建构上,应确立以正义为轴心、以秩序为外化、以平等为基础、以利益为归属的价值体系;在规范结构上,应进一步完善立法过程的民主化、立法表达的规范化、立法体系的科学化;在文化精神上,应建立公民权利主导型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农业要想生存 ,要想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必须在经营上实行一体化模式。农业只有实行一体化经营 ,才能解决我国目前农业发展滞后问题 ,实现农业现代化。文章就农业一体化经营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指出这种模式应成为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