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飞地工业”模式促进经济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飞地工业”模式在全国一些地区迅速发展,该模式对区域间经济均衡发展起到一定作用。深入探讨“飞地工业”模式的内涵、理论基础,总结目前“飞地工业”模式的类型以及“飞地工业”模式发展中的争议。结合非均衡发展理论,分析“飞地工业”模式发展的内部环境和外部条件,对促进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积极探索和研究飞地经济发展模式,有助于建立东部发达地区和青海产业转移的新平台,有助于整合区域优势和优化空间布局,推动青海区域协调发展和青南地区实现跨越发展。本文基于对口帮扶政策以及飞地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青南地区特殊区情,提出了发展飞地经济的区域模式和路径模式以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轩  张洪荣 《江汉论坛》2020,(3):116-121
飞地经济作为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新兴产物,是创新区域合作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由于没有先例可循,如何突破行政区域界限,打造成熟飞地治理样板,优化飞地法治环境,成为目前促进飞地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障碍。改革应当依法展开和进行,立法则应当主动适应改革的需要。我国应当进一步释放地方立法权限,通过加强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工作,为飞地经济发展提供法制保障,让飞地经济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推进飞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是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战略转型.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不同,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重点和途径也不同.现阶段工业反哺农业也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起点、内容与基础条件的差异上.从工业反哺农业的区域差异出发,东、中、西部要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反哺模式、反哺路径,并探索工业反哺农业区域协调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飞地经济是利用"飞地"战略发展本地经济的一种经济模式,在大庆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飞地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大庆市飞地经济的实践,从制定发展飞地经济规划、发展跨区域飞地经济建设等9个方面系统提出大庆发展飞地经济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飞地经济”是一种跨地域的经济合作模式,对打破各地行政区划束缚,节约投资成本,实现两地要素最优配置,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首先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归纳总结出了“飞地经济”发展一般的模式;在分析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飞地经济”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该区的“飞地经济”发展模式;最后通过提出有利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飞地经济”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对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7.
丁顿 《西部观察》2001,(2):26-29
"珠三角发展模式"曾经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区域经济的典范之一,与"江浙发展模式"相比,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外资特别是港资在其发展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有经济学家指出,粤港合作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珠三角经济发展的核心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飞地经济模式与东中合作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经济合作受到利益机制的支配,要想东部参与中部崛起战略,最好的思维是"东中合作",通过寻找两者利益的共同点以推动合作.本文首先探讨了飞地经济的内涵及相关理论问题,提出利用飞地经济模式实现我国东部产业转移需求与中部经济发展需求相对接的思路.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构建了东中两地合作及策略选择的博弈模型,对东中合作运作方式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区域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较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现阶段区域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与方法,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江西省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并特别强调了在区域工业主导产业选择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回浪效应"向"扩散效应"过渡的条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回浪效应"和"扩散效应"理论,把握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和所处的阶段,研究分析"回浪效应"向"扩散效应"过渡应具备的条件,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推动"回浪效应"尽快向"扩散效应"过渡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维祥  段勇 《晋阳学刊》2007,42(2):37-41
自由是人的本性,但它必须通过人的物化活动,在人与人的社会联系中才能具体地实现出来.这样,人的自由本性又表现为人的自主活动特性和人的社会性,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随着人的自主活动和交往关系的发展,人们在客观上提出了全面发展自己的要求.但全面发展是离不开人的自由的,自由既是全面发展的前提,又是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即形成有自由个性的人.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摭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延明 《齐鲁学刊》2001,42(1):87-91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概念和新理念,从提出到被社会认可,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基本涵义是提高和增强人类社会得以长远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发展、限制和可持续是其要点。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公平性与协调性原则,持续性与理智性原则,共同性和整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13.
由于"现代性"在中国仍是未完成设计的议程,因此用"公共空间"表述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似乎更切题旨.自晚清以来,中国的文化"公共空间"以现代大众媒体、物质性的公共构造以及具体的公共文化事件,共同见证了中国"现代性"进程.而1990年以来对"现代性"的反思,则直接引发了当代文化公共空间的裂变.  相似文献   

14.
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兴旅游项目,普遍受到关注。山西省红色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在思想观念和管理制度以及景区开发等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因此,应深入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促进红色旅游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长明  管斌 《北方论丛》2008,(5):125-129
和谐发展,是以心和、人和、天和为特征和指向的发展模式。这种基于东方文化的发展模式是发展智慧的集大成,演绎的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求真、向善、达美之圆。和谐发展观中蕴涵着丰富的“哲学圆理”:天道生生、圆融互润的智慧之圆展示了和谐生物的“圆真之理”;天道酬善、惠及众生的伦理之圆,给我们指出了和谐伦理的“圆善之理”,这一“圆理”要求我们法和谐酬善之道,描万有向善之圆;天道和美、魅力四射的美丽之圆,诠释了和谐生关的“圆关之理”,这一“圆理”要求我们修和谐生美之道,绘万有和关之圆。全真呈圆,至善象圆,大美似圆,和谐发展中的“三圆哲学”使其成为发展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作为马克思学说的价值理想,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普遍的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整体基础上,既是人的需要本性、人的社会关系本质和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类特性的和谐发展,也是人的需要内驱力、人的社会关系外推力和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追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内涵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思想.我国党和政府已明确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文章从宏观角度概括了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区际、国际、代际、和人际等五大关系内涵.  相似文献   

18.
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的根本价值所在,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在简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含义基础上,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目标。  相似文献   

19.
"柏梁联句"与"柏梁体"诗歌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七言诗的产生,相传源自汉武帝“柏梁联句”。对此,唐宋元明各代文人信而不疑。直到清代顾炎武才提出:汉武帝“柏梁台诗”中某些句子,可能出自后人拟作。而作为君臣联句独特形式存在的“柏梁体”诗歌,汉武之后,自南朝到清代,一直传承不辍。  相似文献   

20.
英国管治香港的150多年时间里,其"民主发展"政策经历了一个从禁止到超速的历史演变,即:以1982年中英谈判为界,之前从1841至1981年的140年禁止香港的"民主发展";之后从1982至1997年的15年超速"民主发展"。禁止与超速的实质,都是为了强化英国对香港的有效统治,以及延续1997年英国撤退后对香港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