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衰退的人口学影响--以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经济学关于经济变量对人口变量影响的研究大致存在两个不足一是关于经济对生育率以外的其他人口变量的影响研究不够;二是对经济大幅度衰退时的人口学影响研究不够.文章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经济与人口发展状况的分析,认为经济衰退对人口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其中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率的降低、人才外流和人口素质下降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该初步研究旨在调查大学新生对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新教学模式的态度,并评估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为进一步展开的态度研究奠定基础。问卷基于教师、课堂环境和学生三个变量设计了共50项调查内容,经过SPSS统计分析证实:1)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推广使用;2)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最主要的变量,而三大变量各受两个主要影响因子的影响;3)多数大学新生对新模式持肯定态度。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首要条件。目前对西部投资环境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定性分析上,本文运用因子多变量统计分析这一定量分析法,选取17个指标作为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投资环境评价的原始指标,对西部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了改善西部投资环境的对策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投资硬环境,并充分重视软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试论亨利·劳森的文学观周俐玲段怀清⒇1982年《公报》(Buletin)上亨利·劳森(HenryLawson1867-1922)和A·B·帕特森之间关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论争,很容易让人将这两位早期澳大利亚作家划归两个不同的文学流派,两人的...  相似文献   

5.
生态原本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其含义是生物与其环境关系的状态,生态学则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关系的科学,由于没有哪一个生物体能够独立于其他生物体而生存,生态学研究实际上包括生物内部关系和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关系两个方面。生态学的思想移植到社会学领域,形成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人类(社会)生态学,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群体与其物理(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因此生态的概念获得了社会学的意义,其含义是人类群体与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关系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文章依据从时间序列变量中分离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的CF滤波方法,对广东1978~2009年间包括实际GDP、人均GDP、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每万人口大学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在校生、毕业生、生均经费等在内的9个时间序列变量进行了消除趋势的处理,进而采用相关度研究,对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基准周期退势后的GDP或人均GDP时间序列与退势后的其他7个时间序列变量之间的共动性进行经验统计分析。通过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波动性和协动性分析,总结出广东高等教育周期波动的经验特征和典型化事实(Stylized facts)。  相似文献   

7.
人口人类学是由人类学和人口学两个学科交叉、兼容而成的分支学科。人口人类学既需要充分利用人口学总量研究方法的长处,也需要发挥人类学的文化解释力,从而在民族人口的研究中实现"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8.
股市隐喻研究是隐喻研究的一个分支,人们对股市隐喻的研究已从过去主要在修辞学方面到现在的认知过程方面。股市隐喻的运用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显性的目标域,通过相邻(相似)关系而成,在话语中出现的;另一个是隐性的始源域。始源域同目标域有自主一依存配对的关系。股市隐喻体现了语言运用的意向性特征,其形成是基于心里模型知识结构中对事物常规关系的把握而进行常规推理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基于类型化思路,对植入式广告记忆的知觉及启动机制进行研究,认为:依据信息加工水平以及知觉流畅性标准,隐性广告有与主要情节信息相关和无关两类。第一种情形(主要情节无关信息在知觉流畅性范围内曝光)下,主要完成无意识知觉并形成内隐记忆,需要相关线索予以启动;第二种情形(主要情节无关信息超过知觉流畅性范围的过度曝光)和第三种情形(主要情节相关信息)下,最终形成外显记忆,启动时无需线索。梳理影响植入式广告记忆的关键因素,结果发现信息类型、隐性程度、媒介选择三个广告变量,以及卷入度、经验两个受众变量。  相似文献   

10.
两个函数f(x)、g(x)所成之积函数F(x)=f(x)·g(x)是否可做,应看f(x)、g(x)是否分别可做来确定。显然,f(x)、g(x)两者均可微或均不可微,答案都是肯定的。但两者中有一个可微,另一个不可微,其积函数是否可微呢?在通常情况下,答案是不确定的。本文就这一问题作出探讨,并给出积函数f(x)·g(x)可微性的判定。定理1设两函数f(x),g(x)定义在点x0的某个邻域D上,且满足下列条件:i)f(x)在点x0可微;ii)g(x)在点x0不可微,且对于有(A为常数)则积函数f(x)·g(x)在x0点可微的充分必要条件是f(x0)=0…  相似文献   

11.
慕尼黑大学的全称是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学(Ludwig—Maximilian Muenchen University)。这个长长的校名是由2个人名和1个城市名组合而成的,即由H·路德维希公爵(Ludwig)、马克希米利安国王(Maximilian)和慕尼黑市(Muenehen)组成。慕尼黑大学始建于1472年,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德国历史最悠久、文化气息最浓郁的大学之一。  相似文献   

12.
(作者姓名后括弧内,圆点前是期数,圆点后是页码)发刊词(1·3)沈水根(1·n)关于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 邓力群(1·4)略论地方“保护”政策我院举行首届研究生毕业典礼(6·74) 陈佳贵 张厚义(1·41) ____跨国公司的股权形式及其变化 张蕴岭(1·44) W一P 罚R司江 我国生产设备现代化的几个问题青年马克思对封建专制理论的批判 刘溶沧(2·3) 李鹏程 张昌东(豆,16)关于工业——科技结构的探讨 朱嘉明(2·了)从矛盾的转化有不同类型论及矛盾的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在现阶段的实现形 转化…  相似文献   

13.
该文解释了数理统计常用的几个重要概念(如频率分布、概率分布、参数、估计量等),阐明了统计学两个主要部份(描述性统计学和推论性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内容,并着重讨论了数理统计在英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对考试结果的分析、题目分析、信度和效度的测定、考试的标准化、以及在英语教学研究中对各种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往有关历史时期农牧交错带及相关问题研究中,气候与人口因素是两条基本线索,但是通过对时空维度下农牧交错带变迁考察可以发现,气候与人口因素的影响各有偏重,且在不同时期影响程度也有差别。因而本文在考察气候与人口因素对历史时期农牧交错带变迁影响的基础上,认为有三个关键点应加以关注:(1)要区别对待气候与人口因素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程度;(2)注重农牧交错带变动的核心区域"边界地带";(3)农牧业选择对农牧交错带环境景观变化与生态系统变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试析并提的运用及发展李经洲(一)1·1并提是古代汉语中一种比较常用的修辞方法,它一般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相同且具有并列关系的词组或句子合并成一个相应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述,在意义上前后分别相承,所以也称合叙或分承。如:(1)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周...  相似文献   

16.
《瓦尔登湖》(Walden)是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经典文学作品,已经成为美国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中国译者徐迟首先将其译入国内,译名为《瓦尔登湖》。此后不断出现译者和译本,《瓦尔登湖》一度重译,频繁出版。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出现了重译《瓦尔登湖》的热潮,这也引起了学术界和翻译界对《瓦尔登湖》汉译本的关注。通过将徐迟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从翻译美学新视角切入,对《瓦尔登湖》译文之美进行解构,分析其中作为变量的美学因子,以期为研究《瓦尔登湖》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7.
论“是”字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是”字句陈天福一、“是”的语法功能“是”在古汉语里主要有两种词性;一为形容词,与“非”相对,意为“正确、合理”,如“自以为是。”(《孟子·尽心下》)一为代词,与“彼’湘对,意为“此、这”,如“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学而》)“是”表...  相似文献   

18.
《夜色温柔》中主人公狄克的堕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夜色温柔》中主人公狄克的堕落李冬(一)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1896-1940)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作家之一,主要活跃在二十年代的美国文坛上,先后发表了《人间天堂》(1920)、《伟大的盖茨比》(1925)、《夜色温柔》(1934)等极有影响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一种特殊形式的借代格●张立平郭兵艺的小说《飞行电脑》①中有这样两段话:(1)总而言之,我不喜欢这个机长。尤其是让我有苦难言的,是在座舱,你瞧吧,一进座舱,·他·就·成·了·机·器,·成·了·一·台·自·动·工·作·的·电·脑,除了必要的飞行程序、信息...  相似文献   

20.
企业IT能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T能力是解释企业IT投资与绩效关系的中间变量。从IT能力的定义、结构及IT能力与企业绩效研究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IT能力的定义范围过于宽泛;(2)需对中国企业IT能力的结构进行实证检验;(3)基于IT能力的企业绩效变量选择过于局限;(4)缺少从IT能力多要素整合角度的研究;(5)缺少IT能力各要素对企业绩效不同构面的影响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