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思维是内容和形式统一的整体。凡内容必有形式,凡形式必有内容。思维的研究方法,除要素分析法外,更重要的是语义分析法。一切语词的符号和符号结构,都有它的意义,这种意义便是思维内容。这就决定了形式逻辑不仅研究推理形式,同时也研究推理内容。所以,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是推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思维内容的层次性决定了思维形式的层次性,使一切思维形式的逻辑都同时包含有意义的逻辑。意义蕴涵概念的提出,成为形式逻辑走向一种意义逻辑的新转折。  相似文献   

2.
墨家和荀子逻辑比较研究,有助于认识中国古代逻辑的内容和性质,总结其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墨家与荀子逻辑的相同点是思维形式与规律在本质上一致,不同点是墨家逻辑全面论述概念、判断、推理,独到阐发援、推、止等推论方式,荀子逻辑略于判断、推理,详于概念.墨家逻辑的缺点是行而不远,荀子逻辑的缺点是独立性较弱,不利于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3.
普通逻辑对概念的研究是从思维形式的角度进行的。对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主要从外延上看其有无重合之处,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具体表现为:同一关系、真包合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本文用欧拉图表示上述概念间的外延关系。并通过揭示概念间的外延关系对概念、判断、推理等各种思维形式所起的作用,来论证它在普通逻辑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实践证明,潜意识反映是认识来源的一条重要渠道。它既能增加认识的内容,又能扩充主体的知识和经验。潜意识既是一种反映形式,又是一种认识方法和思维方法。而潜意识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式,是充分自由组合的,它会变换和组合许多逻辑思维所不能具有的新的认识形式和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法官的实质性思维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法官是非职业化的法官,其思维是一种平民式的追求实质目标而轻视形式过程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可称为实质性思维,与形式性思维相对.具体表现为传统法官在法律与情理关系上往往倾向于情理;在法律目的与法律字义面前倾向于目的;在思维方面"民意"重于"法理",具有平民倾向,把民意作为衡量判决公正与否的重要标准;思维时注重实体,轻视程序.尽管中国传统法官的思维方式与后自由主义西方法官的思维逻辑有某种契合,也尽管法律形式主义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但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我们更需要一种法的形式理性.  相似文献   

6.
传统意识和落后意识都具有滞后性,但在内容、形式和滞后程度上又有显著不同.传统意识中的落后意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有超前思维的成分;传统意识中有价值的东西经过加工改造可成为超前思维的颗粒.超前思维是对传统意识的辩证否定,是扬弃.这种辩证否定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思维链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语言在人类的劳动中一旦产生,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对思维及思维方式起着规范、引导的作用。不同的民族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民族思维的特征。不同思维模式形成的导因之一,即语言,特别是哲学语言对哲学思维方式有着极大的导向作用。以表音文字而显现的西方“确意语言”具有形式化、逻辑化、直接对象化和穿透性等特点,它对西方哲学抽象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发展从一个方面给予了导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传统的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尚象” ,即重视表象 ;而西方文化传统的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之一则是“象思” ,具备抽象性质。思维决定语言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语言表达形式的不同。本文揭示中英语言在语汇使用层面上的不同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9.
科学创造性思维:内涵、形式、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揭示常规思维根本缺陷的基础上,结合哲学史和科学创造实例的分析,深入阐明了科学创造性思维的三大特征:1.思维内容的非经验性,2.思维形式的超逻辑性,3.思维程序的倒置性。科学创造性思维这种高屋建瓴的构造手法,本质上求诸高层观念模式的引导和驾驭作用,求诸思辨和创造想象等思维形式的主导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道"不是思维的内容,而是思维的形式。"道可道非常道"应该理解为:道是可足道的,而非普遍有效的,即"道"是类比(推理)这种思维形式。《道德经》的伟大贡献在于两千五百年前,老子就模糊领悟到思维的形式比其内容更为根本。它与其他先秦经典共同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注重类比的思维特征,而导致中华文明更具有可理解性、可接受性、强包容性和强融通性的传承优势。《道德经》虽然谈了许多天地人生的深刻道理,但更重要的是借用天地人生的深刻道理来谈"道",也就是展示可以增加对这些深刻道理的理解和接受的类比方式。"道"是偶真的普遍思维形式,"德"是确定可靠性的具体思维内容。"道""德"益彰,就是形式与内容相统一而彰显尽善尽美。"名"是具有不确定性定义的概念,作为概念的"名"在类推形式的"道"与思维内容的"德"之间架设了桥梁,由此,《道德经》成为人类文明源头之一的完整的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11.
英语专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低,在毕业论文中表现为分析判断能力较差、思维较混乱、逻辑推理错误和归纳能力不足。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课程结构的不合理、所学内容的知识水平较低和学习过程思维训练较少所造成的。笔者认为应调整课程结构、加强课内的逻辑思维训练以及多组织相关的课外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更高质量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国内学术界论述审美判断力与目的论判断力的内在关系以及自然的合目的性原理的形成问题时,常常从其哲学体系出发,把目的论判断力作为审美判断力的“衍生物”,把自然的合目的性原理看作由审美判断力提供的。这是一种未经历史分析的独断。通过康德美学先验转向的历史分析,可以说明康德是如何通过目的论的研究为审美判断力寻找到了先验的原理———目的性原理,从而澄清学术界对于康德美学中目的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对康德《判断力批判》特别是反思性判断力有关理论的专门研究。将判断力区分为规定性判断力和反思性判断力,并基于反思性判断力重新思考界定审美、情感、认知、道德、自然、神学,是康德批判哲学的创见,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美的情感的自由与普遍可传达性是反思性判断力的基础,这种自由情感为我们对物的理解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生态伦理学热点、难点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东西方生态伦理学界的理论争论,主要围绕下列问题而展开,即生态伦理的理论出发点究竟应当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自然界是否具有独立的内在价值,自然界是否享有不依人的利益而独立生存的自由权利,生态伦理作为道德判断是否应以关于自然的事实判断为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究竟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还是共生共存的关系,等等。综述这些问题的讨论,旨在引起更多人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
对荀子性论的研究,历来重视从价值判断的层面切入,把他作为古代性恶论的代表,其实这是重表而疏里的表现,因为它忽视了事实判断层面上何谓本性的问题。正是在这一点上,荀子把性规定为"生之所以然",明确地把人从其他类属中区别出来,而且把先秦人性的思考从经验形下的层面,拉到了理性形上的高度。在价值判断的平台上,荀孟性论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相异的只是逻辑起点:孟子的逻辑起点在人性的真性部分,重视的是先天性,理想性;荀子的逻辑起点在人性的伪性层面,重视的是后天性,现实性。  相似文献   

16.
“一切哲学的入门”——论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有各自独立的立法领域,这就是"自然"与"自由(意志)",相对而言,判断力则没有自己独立于这两个领域的第三个立法领域,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判断力不"立法"。虽然判断力没有自己独立的立法领域,但是,它却通过"合目的性"原则把"自然"与"自由"这两个分裂的领域协调、统一为一个整体,并使对这个整体领域里的事物的(审美)判断具有先天的根据-理由。在这个意义上,判断力也具有立法的功能——使对这个整体世界里的特殊事物作出审美判断具有合法性。  相似文献   

17.
苏格拉底的灵魂审判神话表明,审判和统治必须依从不同地域的习俗和礼法,它们的根基永远不可能是哲学,不能像追求最终真理的哲人那样,致力于追求绝对的公正审判。绝对的追求,与审判和统治的品性不相容,从而与政治的品性不相容。人世的政治和统治,其合法性正是基于各自的习俗和礼法,它们彼此的价值不可替代而且无法取代。借助这个神话,苏格拉底象征性地诠释了修辞术、灵魂审判和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表明了哲学对公正审判的意义、以及哲学对修辞术的最终胜利和全面取代。  相似文献   

18.
司法过程中存在认知和情动两种前后相继的思维方式,它们之间的正向运动对法官裁判有着重要影响。以该“二阶论”视角观之,情感、价值、经验不可避免地渗透于司法认知之要素、对象和过程之中。阎朝秀教授认为司法认知应当排除价值观念之影响等观点,与“二阶论”之规律多有抵触。  相似文献   

19.
法律思维是法律人最为重要的思维形式,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对法律的基本判断。文章在对法律思维本体构成要素解析的基础上,着重提出了我国在法治建设进程中所遇问题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对于传统法律思维模式和现行体制中泛政治化思维倾向,文章也从法律思维养成的路径上进行了有效的微观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制约了颜色词的意义演变,颜色词的文化意义又折射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文化内容、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有异,很多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差异较大,容易造成理解和表达上的错误.本文运用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理论,对"颜色词"在英汉文化交际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论述了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的异同,及产生的原因.旨在增强人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促进异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