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理环境与环境心理分析--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社会和环境必须相互协调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而人以及人的心理和行为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要素中的核心成分.论文从"心理与环境"的意义入手,阐述了环境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和理论;对所面临的环境与生态危机,从习惯与行为和价值与信念等方面进行了心理分析针对建设绿色生态家园、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心理学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心理福利的概念与范畴--关于福利的心理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关于福利一词的基本含义,在汉语辞典中主要有两种解释。其一是“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食宿、医疗等)的照顾”①。这也是大众意义上对福利的理解。其二是“幸福和利益”,举例如“唐韩愈《与孟上书》:‘何有去先人之道,舍先王之法,而从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②《辞海》也作了类似的解释。显然第二种解释较第一种解释更为广泛,涵盖了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的内容,既包括物质的丰富,也包括精神的充实。在国外,关于福利这一概念,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是由福利经济学家作出的,如黄有光认为,福利就是全体人民幸福和快乐的总和。福利经济学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延续、更新,也是世界现代化发展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模式、类型。它关涉古今之变、中外交往,具有传统、世界两个维度。它的发展过程是对传统的否定、反叛、利用,它与世界的关系也经历了一个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与之相伴,交流的渠道增多、借鉴的资源更为丰富。与此相适应,文艺现代性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相似的过程,传统和世界两个维度在不同历史时期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特征。研究这两个维度的状况,能够从变化中观察中国式现代化、文艺现代性的变迁和特征以及二者的互动,进而加深对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并推动当代文艺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发达的市场经济就是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这一点不仅为战后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所证实,也为14年来中国市场取向改革的实践所证实。对此,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起基础性作用的过程中,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这里就有三个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一是这种宏观调控体系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即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起基础性作用为目的;二是这种宏观调控体制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基本国情;三是这种宏观凋控体系的建立必须从中国体制转轨时期的实际出发。三者构成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5.
心理人类学是介于文化人类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研究对象为:探明并了解文化对所属社会成员产生影响的心理机制;发现在个体水平上的心理变量与在总体水平上的文化、社会、经济、生态和生物变量之间的关系。二战后的人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诸多研究领域均被心理人类学所强有力地支配着。对于这样一个“最有希望、最有意义”并吸引了大批心理学家的很有前途的新学科进行系统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极富实践价值,对于我们开展多民族社会的跨文化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民族性格是民族特色的"基因",是形成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制度的文化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中国特色的监督机制,监督机制与政治、经济、文化新体制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7.
瑞典社会民主党在其执政的 44年间 ,受“福利经济学”的影响 ,建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社会福利制度 ,形成了闻名于世的“瑞典模式”。瑞典模式的内容包括实行养老金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家庭教育津贴制度等等。它对我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但是由于其高福利而带来的高公共支出、高税收以及微观经济活力不足的弊病 ,也为我们提出了警示  相似文献   

8.
鲁庆中 《中州学刊》2004,(6):158-162
与西方哲学思想在起源时单单以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中国思想在上古起源的完成明显地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即先周的运象以思时期与后周至秦的以抽象语汇表达时期.在姬周以前洪荒漫长的原始文化发展过程中,以象运思的方式进行了几千年之久.这种独特的思想起源时的表达方式对以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基源性的影响.而在春秋以后,言象互动的方式最后成为了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主体性形式.这一思维方式亦铸成了中国民族哲学重直观,重体悟,重意象,重理在事中乃至文学、艺术上崇尚境界的独特传统.因此,亦使中国古代的智性思维具有了艺术性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9.
阮镜清教授1905年生于广东中山县,198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教育系。1934年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攻读教育心理学专业,1937年学成回国后先后任广东勷勤大学教育学院、广东教育学院、广东文理学院、中山大学等校教授、系主任等职。解放后历任华南师院、广东师院、广州外语学院等校教授、系主任、副院长等职务。还担任过广东心理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心理学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心理学学会常务理事等学术职务。现在仍任广东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最近,  相似文献   

10.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论断,也是这一思想继续发展创新的方法论基础。“两个结合”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双向互动”“两元一体”,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汇聚中华文明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两个结合”注重“内外融通”,坚持和优化中国特色,强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我主张”,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向世界展示中国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崭新形象。坚持“两个结合”,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叙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也是解答时代之问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1.
就文学书写而言,中古时期,人们对鲸鱼的认识、想象与利用经历了一个有迹可循的演进过程:从魏晋时期零散且单一的象征性描写,到南北朝至隋唐初年咏昆明池诗的大量出现,再至盛唐鲸鱼诗的全面繁荣。鲸鱼的复杂面相被渐次、充分地展现在文学文本中。韩孟诗派及其以外的诗人有意识地运用鲸鱼来营造震荡光怪、瘁索枯槁的审美境界,鲸鱼意象对中晚唐文学的定型、发展均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杜甫笔下,鲸鱼不仅被文学塑造,还反过来言说文学,鲸鱼象征着雄劲刚健的文风,并与风雅传统相联系,成为中古文论的重要理论范畴。  相似文献   

12.
宋词与六朝     
宋词与六朝体现了历史重合点在词的文学审美上的衍化。宋词所赞美的六朝人物多有北伐经历,对一些清谈误国人物则予以痛责,包含着历史教训的总结,对六朝遗存,表现出伤感的情绪。  相似文献   

13.
六代道德论     
吴天明 《中州学刊》2022,(1):119-129
尧舜夏商周春秋六代有四种治理国家造福苍生的君子之道,其产生背景、主要特点、具体含义、适用程度均大为不同,对大汉至今两千多年中国国家治理的实际影响亦迥然不同。尧舜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生活资料极端匮乏,为了种族不至于灭绝,迫不得已实行天下为公,故尧舜之道虽至大至公,却不合人性,不合时宜,不宜提倡;夏商周三代为青铜文明时代,经济发展很快,出现剩余财富,于是天下为家,人人为己,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六君子,聪明智慧,利人利己,其获利尺度和方式均符合公认的礼义准则,故六君子之道才是私有制时代万世不变的大仁大德大道,可惜只有"忠道"而无"恕道",使无法行道的仁德君子难以自处;春秋时代进入钢铁文明时代,华夏无主而又财富暴增,其君子之道在客观上虽也利于苍生,但主观上却自私愚蠢而虚伪,并非真正的仁德君子之道,故不宜提倡;孔子"忠恕"之道排除了尧舜之道和春秋君子之道,只是对六君子之道的继承和发展,其理论新意看似非常有限,但孔子以三代历史为基本依据,根据人性自私方可驱动经济发展、天下为家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规律,和三代君子诚实利人最终利己的治国经验,按照自己的国家治理理想,托古改制,而创造的利人利己的"新王之道",不...  相似文献   

14.
于浴贤 《东南学术》2007,(4):127-133
六朝拟古诗的繁荣,乃是文学自觉、文学不朽意识下的产物;是六朝人以才学自负与骋才风尚的表现,并蕴涵着六朝兼容开放的诗学精神。六朝人的拟古真正是一种学习提高的途径,一种表现和检验自身才学的手段,一种艺术兼容和开放意识的展示平台。拟古诗的繁荣与六朝蓬勃向上、开拓创新的诗学精神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六朝时期船舶数量和规模、种类、造船技术水平、造船业基地诸方面对六朝造船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述。同时,根据大量无可辩驳的史料,指出六朝造船业不仅满足了当时战争的需要,而且已经具备了为当时商业发展提供充足水上交通运输工具的职能。  相似文献   

16.
魏晋六朝时期,诗歌取代两汉的史传散文成为我国侠文化的主要载体,标志着侠文化进入一个转型期.游侠由一种具体的行为演变成一种抽象的观念、精神或气质,给予了寒士阶层寻求建功立业的强大动力,以及追求个人价值与自由的热烈渴望.然而在"用之如虎,不用如鼠"的现实环境下,这一切都在残酷的政治斗争和强大的集权统治中被击得粉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失衡,使得魏晋六朝游侠诗歌充满了一种郁勃不平之气.  相似文献   

17.
钟翠红 《兰州学刊》2009,(12):192-195
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士族地主经济及政治权力的扩张,南方庄园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与之相伴的庄园文学也应运而生。庄园文学主要表现为描写庄园的山水诗与山水赋,庄园文学形式上描写庄园山水,实质上吐露的却是士人对士族文化生活的认可与审美,表达了士族的闲适生活及由此而衍生的隐逸心态。  相似文献   

18.
袁济喜 《江海学刊》2004,(5):164-170
六朝文体论是中国古代文体论的结晶。它既有对于文体问题的精辟创见 ,更有着深挚的人文蕴涵。两汉时期的文体论多为儒家的政教意识所掩盖 ,难以获得自身的价值。魏晋以来 ,随着人文意识的兴起 ,文体论伴随着人的觉醒而有了长足的发展 ,从而奠定了中国古代文体论人文蕴涵与形式要素融为一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琼州学院学报》2016,(6):16-20
女史是中国古代在宫廷中任职的女官。根据相关记载,女史最早可能出现在周代,在两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设置。女史在宫廷中承担协助后妃处理事务、参与典礼、掌管文书、进行宣传教化等职责。女史的地位不高,一般选拔具有文学基础的女性担任。考察这一时期女史的职能、选任、地位,以便进一步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职官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仲高 《西域研究》2001,(1):81-88
隋唐时期,尤其唐朝是于阗文化的盛世.这期间的于阗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突厥文化、吐蕃文化以及印度文化、波斯文化、粟特文化之间呈现一种整合态势.于阗文化的各个层面均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进行着双向回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