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2010年第1期《杜文秀卖国说辩诬》栏目,共刊出3篇文章,第1篇文章是林荃先生的《杜文秀大理政权是封建割据政权吗?》文章对高鸿志先生在其所著《英国与中国边疆危机》一书中一些诬蔑杜文秀及大理政权的观点进行驳论。高鸿志先生于1998年在黑龙江出版社出版了《英国与中国边疆危机》一书。他在书中认为杜文秀派使赴英乞援,杜文秀受了刘道衡的愚弄,派其出使英国,从而在对外关系中铸成大错。因此,有必要继续探讨杜文秀政权对外关系中所犯严重错误的根源。所谓的根源是指阶级根源。高鸿志先生在《杜文秀在对外关系中所犯严重错误的根源》一节中,探讨了杜文秀对外关系中所犯严重错误的阶级根源,认为大理政权掌握在地主阶级手中,大理政权仍属地主阶级性质,是封建割据政权。高鸿志先生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杜文秀大理政权是地主阶级的封建割据政权。第一是当时的社会状况、阶级斗争形势及其与杜文秀起义的关系;第二是给杜文秀划分阶级成分,杜文秀是出身回族士绅家庭;第三是从几方面来论述大理政权仍属地主阶级性质。林荃先生就这三个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反驳,史料翔实,立论公允。尤其是作者以大量史料,阐述了19世纪中叶杜文秀起义的历史背景和对近代云南社会的影响。他认为杜文秀...  相似文献   

2.
大理地区回族艺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融合了汉族、白族的文化内涵,但由于伊斯兰教义和阿拉伯文化已经深深根植于大理地区回族民众的心里,不论在建筑、书法、绘画乃至民族传统服饰等方面,都打上了伊斯兰文化烙印,因此,大理地区回族艺术在表现上形成了独具一格、特色鲜明的形式,成为我国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一块珍宝。  相似文献   

3.
孤本《咸阳家乘》是大理回族学者马元所藏谱牒 ,它与巍山本《马氏家乘》同属一个源流 ,为赛典赤家族谱牒之一 ,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杨怀中先生出生在甘肃,成名在宁夏,是我国回族学的奠基人之一,现为宁夏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回族研究》主编,是国内外著名的回族和伊斯兰教学者。现将吴廷富先生写的《启源书杨怀中先生赞》跋文刊发如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敬爱的父亲马元先生离开我们已36年,可是他的音容笑貌,他的道德文章,对地方公益的关心,对国家对家乡的热爱,对回族历史,特别是杜文秀革命史实的孜孜追求和贡献,成为我们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相似文献   

6.
王德才 《回族研究》2012,(3):142-144
2011年7月,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编辑出版的沙允中先生的文集《吉林回族研究》面世。沙先生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事民族工作,是吉林省民族工作部门的前辈,工作的职责和民族的使命感使他对回族研究多有关注,退休之后仍然笔耕不辍,2011年虽已76岁高龄,但仍壮心不已,其敬业精神令人感动。正如回族学界老前辈、中央民族大学著名教授胡振华先生在该书序言中所说:沙允中同志"不仅勤奋地做好  相似文献   

7.
尊敬的杨怀中先生、尊敬的<回族研究>各位同仁: 欣闻<回族研究>创刊二十周年,作为贵刊的忠实读者,作为从事回族伊斯兰教研究的一名年轻学者,我从贵刊中受益良多.  相似文献   

8.
敏俊卿 《回族研究》2007,(1):134-138
马寿千先生(1929—2005),我国著名回族史研究专家,他一生潜心于回族史和伊斯兰文化研究,勤于收集资料,积累史识,撰述丰厚,提出了不少开创性的学术见解。他参与了由已故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回族历史人物志———《回族人物志》的编撰工作,并担任新型体例回族史《中国回回民族史》和《中国民族百科全书.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和保安族卷》的副主编,成为“建国后回族学研究领域领军式的人物”[1],他以其开拓性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回族学学科的发展。同时,马寿千先生还是中央民族大学回族史教学的奠基者,他在教…  相似文献   

9.
李华 《回族研究》2011,(2):124-129
白寿彝先生曾称赞过"杨怀中先生从事回族历史文化研究工作时间较早,成果也最突出。"适逢《回族研究》创刊20周年,它从一株幼苗成长为枝繁叶茂、绿荫葱郁的大树,倾注着作者、编辑们和关爱者们的心血,尤其是主编杨怀中先生,更是兢兢业  相似文献   

10.
白寿彝对广西回族史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到达广西,不顾困难,深入调查研究,探索出桂林西外回民一条街形成的成因。后来又写出了《柳州伊斯兰与马雄》的著名文章,肯定了马雄对广西伊斯兰的贡献。该文写出了广西伊斯兰的一个兴旺时期,也写出了广西回族曾有过一个时期的悲惨史迹。白寿彝先生是广西回族史研究的开拓人,为广西回族人民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尊敬的李锐副主席、马国权副主席、陈育宁副主席、余振贵先生,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在这天高云淡、金风送爽的深秋时节,来自四面八方的各位专家学者,齐聚塞上,以无比欣喜的心情共庆《回族研究》创刊20周年。值此,我代表宁夏社会科学院党组向多年来为《回族研究》编辑出版付出辛勤汗水的杨怀中先生及编辑...  相似文献   

12.
对一个学者最好的纪念就是对他学术心路的追忆、对其作品的肯定和对其衣钵的传承,这应当是我们作为研究者的一种追求和共识。2019年8月29日,著名回族史学家杨怀中先生走完了他的一生,于一个以学术为志向的学者而言,肉体的生命结束了,但学术生命没有终止,先生身前所著的学术著作、学术遗产和为学之风,会因后来者的阅读和传承而得以延续。文章以杨怀中先生的《回族史散论》为切入点,回顾杨先生的系列著作,梳理杨先生的学术心路、学术遗产和为学之风,以期在先生学术著作和为学之风的勉励中前行。  相似文献   

13.
新书讯     
《回族研究》2012,(3):8+16+32+49+54+62+83+102
《边塞纪事》出版由著名伊斯兰教、回族学研究专家马通先生著的文集《边塞纪事》一书,于2012年3月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文集收辑了马通先生撰写或发表于1981年至2007年的26年间的48篇文章,既有撰写于各个时期的学术论文,也有怀人、纪事、纪行、会议发言等散文、杂著以及序文。依照主题,作者将之大致分为三类:"民族  相似文献   

14.
1991年2月,《回族研究》在宁夏社会科学院诞生。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回族的文化起点较高、兼具中阿两大文化之长,但由于历史原因,回族也缺乏自我表述,回族文化不被了解和认识。就在本民族内部,也不尽对民族历史与文化有全面的认知。20世纪初,由回族人创办的第一份回族刊物《醒回篇》和第一份白话文报纸《正宗爱国报》的发行,吹响了近代  相似文献   

15.
《回族研究》2012,(1):144
从1991年创刊,至2011年,《回族研究》已经走过了20年的学术历程。为纪念《回族研究》创刊20周年,在杨怀中先生的主持下,《回族研究》编辑部从已发表的众多学术文章中,经过分类筛选,编辑了10种书,  相似文献   

16.
《回族研究》2012,(2):144
王正儒、雷晓静主编的《回族历史报刊文选》首批成果,2012年5月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它是继《回族典藏全书》之后,宁夏整理出版的又一部大型回族文献丛书。按照计划,全丛书包括宗  相似文献   

17.
《回族语言文化》是本刊特邀顾问杨占武先生新近出版的一部著作。作者关注回族语言文化业已经年,1996年即出版过同名的著作。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和对文献材料的钩沉,对回族语言的特征进行了翔实的描写,对回族语言的历史人文内涵作了深入的挖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启迪的见解。比如,作者认为回族先民的语言消亡年代为元末明初,当...  相似文献   

18.
王伏平 《回族研究》2007,(1):115-118
《中国回教史》①一书,是已故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教育学家、著名回族伊斯兰教学者傅统先(1910—1985)先生于1937年撰写的一部与白寿彝《中国回教小史》、金吉堂《中国回教史研究》、马以愚《中国回教史鉴》齐名的民国时期(1911—1949)回族学者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史、中国回族史的代表性成果。194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回教史》是商务印书馆组编的大型“中国文化史丛书”的一种,从此中国回族、伊斯兰教史研究正式进入中国文化史研究系列,进入当时中国的学术殿堂[1](P7)。此后,台湾、日本多次印刷、再版此书,成为国外从事中国回族史及…  相似文献   

19.
白草 《回族研究》2006,(3):99-104
王蒙有两部小说作品描写了回族人物,一部为系列小说《在伊犁》中的短篇小说《好汉子依斯麻尔》,另一部为“季节系列”中的长篇《恋爱的季节》。当我们将关注的范围缩小到他小说中的回族人物形象描写时,便可以看出,他对回族的描写不是孤立的、静态的,而是放置在中国当代历史的大背景下,描写了他们与时代、社会变迁相联系着的命运际遇。  相似文献   

20.
《回族研究》2012,(2):108
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王正儒博士撰写的《马福祥》,近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马福祥》是作者在多年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著名学者余振贵先生、著名作家石舒清先生分别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