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劳动合同订立与劳动关系建立是我国《劳动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劳动合同订立与劳动关系建立时常处于分离状态。为此,有必要从法律上进行识别,以利于对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权利的救济。基于劳动关系建立的实践性考量,《劳动合同法》第10条将劳动合同订立与劳动  相似文献   

2.
《劳动合同法》中规定了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一些条款,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设计了个性化劳动合同,但有些缺少法律规定的必备条款,有些则约定繁杂,这些现象对劳动关系处理大有影响,用人单位切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变更劳动合同,则是当事人双方或单方依法修改或补充劳动合同内容的法律行为.作为员工关系管理中最为基础的法律文件,劳动合同的变更将从根本上涉及一名员工的切身利益,这也是《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变更劳动合同需要双方当事人书面协商一致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指导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省劳动保障厅最近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制作印发了《劳动合同书》示范文本。同时印发的还有《劳动合同续订书》、《劳动合同变更书》。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规范农民工劳动合同,稳步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省劳动保障厅最近制作印发了《农民工劳动合同书》(示范文本),并要求各地劳动保障局积极宣传和推广.督促用人单位按照示范文本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6.
《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注定成为这部法律的争议焦点,相对于《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做了重大改变,导致了实施前后用人单位一系列的反抗行为,一时间辞职门、清退门、工龄归零门接踵而来,导致劳资关系一度紧张。为此,我们将在最近两期律师点津栏目中,从实务角度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作一番全面分析,希望能够给用人单位、劳动者以及从事劳动法业务的法律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阅第7期《中国劳动》《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一文,笔者有不同意见,现提出与大家共同探讨。笔者认为,对于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法律责任的界定应以现行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依据,探究相关规定的立法本意依法认定。考虑劳资双方的"主观因素",以用人单位"有无作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是否已履行  相似文献   

8.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书面劳动合同是明晰劳动关系双方权利义务的强有力的证据。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罚则是《劳动合同法》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该项立法的亮点之一。其主要是针对用人单位为降低用工成本,不签书面劳动合同之规避法律的行为。对于劳动关系的建立,国外的立法例一般并不强求书面劳动合同,对于无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用工通常作为不定期劳动关系来处理。和国外的相关规定对劳动者和雇主实施平等的  相似文献   

9.
原劳动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 12号)第1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是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苍溪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接到阳光灯饰城一名职工的投诉,称2008年1月份以来该店一直未与他签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支付双倍工资。对这起《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来的首例追讨双倍工资案,县监察大队高度重视,立即展开调查。在取得充分证据后,办案人员以“柔性化”的处理方式耐心向用工单位宣传《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政策规定,  相似文献   

11.
《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以来:三台县8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3%以上.县劳动保障局依法受理职工举报投诉148起.向34户用人单位发出整改指令.处理劳动争议案件79件.为职工追回工资等经济损失93.1万元,为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经济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的情况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中既有对法律误解误读而产生的认识问题.也有事关发展、事关民生的一些政策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2.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一、短工更短长工更长。为平衡劳动者利益,《劳动合同法》规定在3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应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已  相似文献   

13.
政策问答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年仍未与劳动者签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已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针对不少用工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问题,《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相似文献   

14.
《劳动合同法》延续了《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解除分类及基本原则的规定,即劳动合同解除分为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只有符合法定情形的,才能解除劳动合同。同时,为了更好地维护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尤其是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解除作出了一些与《劳动法》不同的新规定:  相似文献   

15.
7月31日.泸州市劳动保障局劳动监察科接到叙永县汽车客运站员工举报,称所在用人单位至今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接到举报后,监察人员当天即赶到叙永县调查处理。经查,该汽车客运站共有员工33人.至今未与员工签劳动合同属实。随即市劳动保障局,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劳动合同法》对该用人单位下发责令改正决定书.责令其在8月底前与33名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和支付33名员工今年2-7月的双倍工资。  相似文献   

16.
自《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围绕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话题的讨论与争议一直没有平息:从订立条件到管理方式.直到最后的解除或终止.无论是用人单位或是劳动者个人.都在高度关注。对此.国务院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草案)》也专门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进行了补充规定。一时间.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成为劳资双方共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案情简介李某于2008年7月15日向某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称其于2006年7月进入某机械制造公司工作。单位一直没有与他订立书面劳动合同,2008年6月30日与其解除劳动关系。故要求单位依《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按二倍月工资的标准向其支付未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工资。单位辩称,李某系单位的人事经理,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均由人事部门负责与劳动者签订,并加盖人事部门劳动合同专用章。《劳动合同法》颁布后,用人单位即要求人事部门对所有员工的劳动合同订立情况进行清理,要求在2008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作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共同意愿的表示,是以书面形式固定的法律要件。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双方当事人必须共同遵守。随着用人单位劳动法律、法规意识的增强,签订劳动合同已是用人单位依法进行劳动用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劳动合同的签订中对劳动合同中的岗位约定  相似文献   

19.
姚慧宇 《劳动世界》2010,(12):43-45
农民工是弱势群体,现实中农民工的权益时常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依然有很多问题。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用工关系的前提,是双方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但实践中,用人单位真正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实例寥寥无几。这不仅意味着《劳动合同法》在执法过程中的失控,还有可能因为权利得不到实现而激化社会矛盾,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正视并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近日,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草案)》。会议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一部重要法律,自公布施行以来,对规范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