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国际人才开发合作是国际合作关系中的新趋势,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人才培训、智力交流等方式,能够为欠发达地区直接培养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高级人才、先进技术和新的价值观念,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要使合作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用,必须提高合作的绩效.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软件人才,推动我国软件产业发展,2002年12月,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成立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西安)基地.在陕西省外专局、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的支持下,基地依托西北工业大学国家示范软件学院,充分发挥所处的西安高新区、西安国家软件基地、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的政策、产业优势,立足西安面向西部企业和社会,开展各种层次国际化软件工程型人才的培训,为西部IT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发言时,习近平主席拿出自己的本子记笔记,看上去已经用过一半,我们5个人发言,他应该又记了几页。这个很特别,他在认真听,也在自己消化,在做准备。美籍专家计葵生(Geagory Dean Gibb)5月22日在上海参加了外国专家座谈会,并作为5位发言外国  相似文献   

4.
2011年,北京将研究制定高层次外国专家特聘制度、外籍人员在京工作管理政策;将建立在京工作高层次外国专家数据库,开辟金融街等国际人才聚集区来华许可办理的绿色通道;还将打造10个高端精品引智项目,建立10-20个优质境外培训渠道。  相似文献   

5.
《人才瞭望》2005,(10):5-7
中部六省承东启西,联结南北,是中华神州的内陆腹地。总面积为102万平方公里,战俘一国的10.7%;总人口为3.61亿,占全国的28.1%;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3%。但由于种种原因,近10余年内,我国中部与东部的GDP差额比已增加了6倍,西部大开发又使西部投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中部。因此,不少经济学家呼吁:中部地区正面临新的宏观经济格局“中部塌陷”的严峻挑战。中部崛起,人才先行。为结合中部区域人才合作搭建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加快中部人才高地建设,推动中部区域人才合作的不断深化和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部崛起提供强劲的人才和智力支撑。9月10日至11日,由中部六省共同参与主办,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承办的首届“中国中部崛起人才论坛”在郑州成功举办。为了全面反映本次论坛的盛况,本刊特将论坛的主要内容及与会人员的部分发言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1月6日 1月6日,李源潮同志在《国际人才交流》杂志2012年第1期发表署名文章《中国也有一个可以追求的梦》,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不仅有一个西方的美国梦,也有一个东方的中国梦。”海外人才“中国梦”由此而成为2012年中外热议的话题。外国专家和海外学子从过去的“奉献中国”、“赤子报国”到现在的“圆梦中国”,  相似文献   

7.
创意人才是指以“头脑”服务为特征的.以专业或特殊技能为手段的精英人才。创意产业是靠挖掘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来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创意人才是促使出版文化产业资产增值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殷雄 《人才开发》2009,(2):39-41
国际金融危机正在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受国际市场萎缩、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企业正面临严峻考验。南通作为一个外向型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有关企业必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继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如何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国际人才交流》2009,(8):63-63
Name: Doug Lloyd Phone: 480-206-6389
Gender: Male Fax: 480-206-6389
D.O.B: 1972/1/14 Address: 23645 N 83rd Place
Nationality: United States Email: dllovd17@msn.com
Native Language: English Marriage: Single Expect
Industry: Education/Training/Academic Services/Research Center
Expect Function: Teacher/Instructor/Professor/Scholar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月26日,搭建国内外专家、企业精英的交流平台——国际人才俱乐部(International talent Club,简称ITC)在友谊宾馆举办了第一期活动。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陈化北、《国际人才交流》总编辑梁伯枢以及企业国际化战略咨询专家齐伍军等高端人士参加。在惠普工作已有20年的周玲女士做了演讲,就惠普集团管理架构和全球运作机制做了介绍,并着重介绍了惠普成立75年来,保持活力的根源是创新和人才。周玲随后还与与会者进行了深度交流沟通,整个现场气氛热烈。  相似文献   

11.
面对金融危机,哈市今年将变机遇为挑战,重点发展高层次人才,哈市人才发展资金将由设立之初的每年500万元增加到现在每年1000万元,并签约国内著名专家为首批特邀专家。  相似文献   

12.
乐洪  赵爱华   《国际人才交流》2007,(11):I0001-I0001
9月29日.湖北省举行国庆58周年招待会暨2007年湖北省优秀外国专家“编钟奖”颁奖仪式.湖北省省长罗清泉向金玛利·布朗等10名荣获“编钟奖”的外国专家颁奖。这10名外国专家分别来自法国、白俄罗斯,比利时.荷兰.瑞士、英国、乌克兰等国。湖北省自1994年设立“编钟奖”以来.先后有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146名在湖北工作的优秀经济、技术、管理专家和文教专家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13.
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对外籍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同时对外籍人才需求的领域和信息搜索渠道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互联网正在成为外籍人才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4.
罗旭 《国际人才交流》2013,(1):28-29,72
目前,国家外国专家局已与67个国家400多个组织建立了长期联系,今后还将大力开展国际人才交流,通过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邀请更多的外国专家来华工作,实现自己的梦想,选派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出国培训。201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其中新增了人才签证这项内容。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这是他任职后的第一场外事活动。  相似文献   

15.
《国际人才交流》2005,(11):23-23
2004年度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揭晓,为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和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科技交流与合作做出积极贡献的三位外国专家肯·金特、张汝京、荣久庵宪司获得中国政府授予的这一殊荣。肯·金特是国际著名的核聚变专家,一直致力于中美在核聚变领域的合作。在他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中国科技人员与世界著名的等离子体理论与聚变实验研究机构(美国FRC)合作,提高了中国核聚变装置的技术参数,快速提升中国磁约束核聚变理论及实验研究的水平,缩小了中国聚变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并为中国培养了大批聚变领域的骨干人才。张汝京2000年筹资14.8…  相似文献   

16.
正3月17日2013年3月17日,继3个多月前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中国梦后,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时的讲话中对中国梦作了系统阐释。他在讲话中多次强调,中国梦是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此后,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多次论述了中国梦。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核心的中国梦成为2013年海外和外国专家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2012年与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相关的话题和新闻引人关注。本刊编辑部从一年来众多的热点中,选出八大热门话题。它们之中有的直接与中央领导相关,展示了中国领导人以及当代中国的国际情怀和视野;有的涉及我国对外国人的管理,反映了中国对外籍人才来华理性管理的最新走向;有的与奥运、诺奖以及十八大热点事件相关,从中可以看出外籍专家和外籍人士的贡献与我国引才十年全球关注的真实原因。我们的选择依据如下:一、与中国密切相关;二、  相似文献   

18.
《国际人才交流》2013,(11):59-59
专家学者论述国际化人才管理和发展趋势来自世界500强及国内外知名企业CEO、人力资源总裁、企业商学院院长、国内外人才中介机构负责人参加深圳论坛,就国际化人才管理和发展趋势、成因及对策进行广泛的交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于丹,世界技能组织主席西蒙·巴特利、英国猎头顾问协会总裁Peter Felix,美国运营管理协会首席执行宫Abe Eshkenazi等中外学者、专家作了精彩演讲。  相似文献   

19.
《国际人才交流》2009,(9):53-53
为进一步拓宽海外人才智力引进渠道,促进人才服务机构与日本专家组织在引智、引才及科技项目交流等方面的合作,7月24日,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外国专家局和日本技术士会举办了"天津市人才服务机构与日本技术士会人才智力合作对接洽谈会",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才的国际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保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引进和培养国际人才,无疑是提高一个国家和民族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