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西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一百多万年来,地下地上遗留了大量的文物,尤其是地上古代建筑,包括唐、宋、元各代木构建筑,占全国半数以上,山西素有"古代建筑艺术宝库"之称.这些古建中,保存了很多珍贵的古代壁画、雕刻、彩塑,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提供了科学实物资料.古代寺庙壁画,内容上多属于宗教迷信的产物,但其艺术却出自劳动人民之手.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只重视文人画,"山水居首、水墨居上",高人逸士作画方为佳品,而每天都和广大劳动人民见面的寺观墙壁画,不论其艺术造诣高低,都是榜上无名.像我省的繁峙县?山寺金大定七年(1167年)六十八岁老匠人王逵所绘之介  相似文献   

2.
1989年四、五月中,应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之邀,法国科研中心315研究所(中亚考古研究所)所长亨利·保罗·法兰克福教授一行3人访问了新疆。在新期间,他们与新疆考古研究所考古学者一道,在哈密县境内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早期人类遗址、墓地30多处。这些早期遗址多分布在天山河谷台地、山前泉水溢出地带以及现令已虽沦为荒漠、但却是古代河道流经的地区。这些发现对遗址的分布、兴废有  相似文献   

3.
张颔 《晋阳学刊》2009,(1):122-123
山西在古代是我国汉族历代与其他兄弟民族文化融合的纽带地区,所以至今在语言名词等方面保存着许多迹象。 我省宁武县城中有姓赫连者。在1981年间有名赫连福者,是旧剧演员,民间称为“唱戏的”。赫连福死时大致40多岁。赫连氏乃母系鲜卑的匈奴族姓氏。  相似文献   

4.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在民间有“五千年中华文明看山西”的说法,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旅游资源非常丰富。9月上旬我市社科界派代表参加安徽省首届社会科学知识普及骨干培训班,并随团赴山西考察学习,初步领略了“三晋文化”的一斑。  相似文献   

5.
秦朝军事占领古代内蒙古部分地区以后 ,筑长城 ,置郡县 ,修筑道路 ,发展农业 ,实行统一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 ,加强古代内蒙古同中原的联系。中原政权如秦朝统治内蒙古的历史同样是古代内蒙古历史重要的组成部分 ;古代内蒙古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生息繁衍的所在 ,多元文化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使古代内蒙古成为历史上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6.
山西生态环境的变迁与晋商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商的兴起与明清山西生态环境的变化有关,但是明代晋商和清代晋商并不一样。一般来说,明初山西生态环境未恶化之前,晋商多出于较富庶的南部地区,是靠手中资本,乘开中纳粮之机,大兴商屯而崛起的。清代的晋商则在山西北部、中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经济一蹶不振之后,兴之于“走西口”和“闯关东”的人流之中。他们是随着关外、口外经济的开发,在不可欠缺的商业发展的需求中,经受历练而走向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东南地区一向被视为“蛮荒之地”,经济、文化大大落后于中原地区,只是到了隋唐五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东南地区经济开发,文化发展水平始赶上以至超越中原地区。这个传统观点并不符合新石器时代历史实际。笔者欲以考古学材料为依据,运用历史的比较法,从社会经济方面着重探讨先越文化并不落后于中原文化,论证先越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一个源头。本文所称中原文化,单指中原地区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先越文化是指吴越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洛文化。一、河姆渡文化与仰韶文化之比较仰韶文化主要分布于陕西关中地区,河南大部…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有着得天独厚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资源 ,但山西的旅游文化资源却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 ,山西的旅游经济与其它省份和地区相比相对滞后。造成这种旅游经济落后的原因很多 ,其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山西各旅游景点的文化、历史、古迹以至服务业的外文翻译欠规范 ,甚至错误百出 ,直接间接影响了山西旅游文化的对外宣传 ,特别是影响了国外游客对山西历史文化的正确和深入的了解 ,从而影响了山西旅游文化的对外开放 ,影响了更多的国外游客来山西观光旅游 ,给山西的旅游经济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河洛文化在中华文明史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洛地区是夏商周三代建都之地,号称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故被称为“天下之中”。河洛地区诸侯小国的文化,是“天下之中”的文化,代表着我国古文化的不同的源流。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汇,撞击出灿烂的火花。河洛文化是当时最先进文化的代表。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形成以后,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相继以洛阳为国都。唐以洛阳为东都。梁、晋、汉、周、北宋以开封为国都。河洛文化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表现出中国正统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盟誓是我国古代民族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其影响波及古代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记载我国古代君王文告与君臣活动的《尚书》为例,全书共58篇,其中以盟誓为主要内容的就有《甘誓》、《汤誓》、《泰誓》、《牧誓》、《费誓》、《秦誓》等5篇之多。《史记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之源,人们一向公认是《易经》。但随着《易》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有人已意识到需要追溯《易经》之源。 《传统文化溯源——中国古代龟卜文化》,刘玉建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出版,正适应了当今的这种需要:专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之源的源头,该书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阐发了与《周易》有密切联系而又大大早于《周易》的龟卜文化,而且也填补了国内系统研究中国古代龟卜文化及其演变史的空白。 龟卜,对中国古代尤其是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  相似文献   

12.
山西酿酒史略王赛时山西是我国古代酿酒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山西酒业在华夏酒史中创造了非凡的成就,尤以神工巧匠和美酒佳酝而闻名于世。由于年代久远,史传多失,有关山西古代酿酒的情况已少有人知,故而笔者涉猎旧籍,钩沉稗史,粗略地勾勒出山西古代酿酒...  相似文献   

13.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摇篮,有史以来又多次执中国历史之牛耳,地位远过于今天的山西。对此,人们多从经济社会与文化的角度去发掘其原因。从山西历史上的科学技术之内涵及其与社会历史关系看,科学技术起到了主要支撑与核心动力的作用,是科学技术撬动了山西历史以至中国历史的车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旅游"观念及其民族文化心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来生 《社会科学》2003,(12):114-120
中国古代的“旅游”一词 ,常有着一种游离故土的感伤甚至哀愁。这在字义上是由于与“旅”的搭配使“旅游”有了漂泊乡愁。而从民族文化的深度探析 ,在农耕经济和宗法制度下 ,中国人特别重视乡土观念和血亲关系 ,一旦“失其本居” (旅 )而游于外 ,便难免有思乡之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旅游文化观念才逐渐改变。商业经济萌动与旅游观念更新带来了明朝中后期的旅游热 ,对该旅游热的出现及其文化背景加以分析 ,可以更好地印证古代特定经济背景和思想观念对中国古代旅游文化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草原文化在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集中和大范围分散的特征增加了研究这个问题的复杂性。所以,我们必须从多地区分布的草原中找到能集中反映草原文化历史性特色和成就的地区,找到在中国古代草原文化体系中对中华多元文化影响比较广泛和深刻的地区进行研究。要找到研究草原文化的突破点和集成点,就要从各区域、各民族社会发展的进步状态中、从比较中选择确定特色鲜明、贡献突出的草原文化区域和民族。文中已经列举和尚未列举的生息在古代北方草原上的许多民族的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无论从内因、外因上,或历史的连续性上看都达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具备了集草原文化之大成、代表草原文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壮族历史源远流长,涉及面很广,内容十分丰富。能用简史的形式把它反映出来,很不容易。《壮族简史》的编著者掌握了大量的实地调查材料和文献资料,概略地论述了壮族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发展状况和经济文化水平,给人以脉络清晰之感。壮族的生息之地是我国南部边疆,包括广西、云南、广东、贵州等地,离我国历代政治中心的黄河流域较远,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关于这些地区古代劳动人民生活斗争的记载极为贫乏,即使偶有只言片语,也由于地域和民族偏见而多歪曲不实之辞。要正确认识和阐述壮族的古代历史,除了现代民族学调查资料以外,还要靠考古学提供新的更确实具  相似文献   

17.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表里河山,人文荟萃的土地上,古代曾产生过令人惊叹的哲学、历史、文学等文化成果。但进入明清以后,山西俊秀之士大都“弃仕从商”,这里的学术文化事业渐趋衰落,进入近代以后,由于大规模的西学东渐,中国民族文化和文史哲浑然一体的社会科学遇到严峻的挑战和冲击,山西的社会科学发展开始重新确立方位,选择出路,“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山西传播,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从而使山西社会科学出现了新的转机。新中国成立以后,山西社会科学事业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一样,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但同过去相比有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坚决纠正了“左”的错误,同时坚决反对了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从而使山西社会科学事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并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燕筠 《晋阳学刊》2005,(6):121-122
2005年是山西文化建设富有意义的一年:随着“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艺术和旅游等经济活动的深入开展,山西省凭借本土文化成功敲开了京、沪、粤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文化市场大门,树立了良好的文化形象。值得提出的是,“华夏文化看山西”活动的重要项目——话剧《立秋》的成功演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有力的宣传了山西晋商文化。在北京等地举行的话剧《立秋》研讨会上,国内知名专家高度评价《立秋》一剧:认为《立秋》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在中国话剧普遍不景气的今天,《立秋》…  相似文献   

19.
张家口地区,是我国古代东方和西方、中原民族和北方民族文化交通的孔道。这地区走过怎样的历史道路,有哪些民族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她们之间经济文化关系的具体情景又是怎样的?半个世纪以来,中外考古学者为了寻找这些引人注目的问题的答案,出于不  相似文献   

20.
敦煌遗书中的佛教文献及其价值方广 ,许培玲敦煌地处河西走廊的西端,是中西古代交通之重镇。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从西域向内地传播,敦煌也就因此成为佛教的重要活动地区。北魏以后,敦煌一直是河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域。直至宋初,敦煌战乱较少,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