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跨国界民族"概念与内涵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关于我国跨国界而居的民族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气候,但民族学界对这类特殊群体的称谓不尽相同,主要有"跨界民族"、"跨境民族"和"跨国民族"之称,这3个概念的定义和内涵的界定上仍然存在分歧、争议和不足.应把跨国界而居的特殊民族群体称之为"跨国界民族",其特点包括:(1)跨居于不同国家的各部分已拥有不同国籍:(2)跨居于不同国家仍有相对集中的聚居地;(3)跨居于不同国家的各部分仍保持认同.  相似文献   

2.
在维吾尔族民居建筑中,从适居到宜居的环境营造、宜居到安居的材料选择、安居到乐居的布局规划、乐居到美居的装饰情趣,维吾尔人把建筑改造成顺应自然、适应生产、满足生活的栖息之所,并把生态文脉、生态取向、生态理念、生态情趣融人其中,最终获得历史与现代的价值融合。  相似文献   

3.
1984年8月,我给刘志霄所著《维吾尔族历史》(上编)作代序的时候,曾希望他在完成《维吾尔族历史》(上编)的基础上,“更加努力地继续完成自己的这项很有意义的学术工作,编写出更多、更好的各种体裁的维吾尔族历史著作来”.十年之后,刘志霄完成了他的第二部力作《维吾尔族历史》(中编).我这些年来,随着年事渐高,尤其是在解脱了具体行政事务之后,闲暇时间,常常喜欢阅读些历史著作,思考点历史问题,还不时地同这方面的学者、专家作些有益的交谈,以求得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我把自己的阅读心得、思考结果以及交谈内容逐一规整,相继  相似文献   

4.
维吾尔族茶文化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维吾尔族形成了一套与本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茶文化传统。茶叶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饮品进入到维吾尔族的日常生活中以后,形成维吾尔族茶文化丰富的内涵,更是成为了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重点探讨维吾尔族茶文化的形成及现状。  相似文献   

5.
维吾尔谚语既是维吾尔族智慧的结晶,又是维吾尔族民间文学宝库中一串璀璨的明珠,它渗透着维吾尔人民的深厚思想感情,浓缩着维吾尔的历史,镜射出维吾尔灿烂的文化。维吾尔族在历史上曾信仰过多种宗教。长期历史过程中多种宗教信仰所遗留下来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并没有随着这些宗教被伊斯兰教取而代之而完全消失,这些由宗教信仰所造成的影响已融人了维吾尔族文化的许多方面。本文在解读维吾尔谚语基础上,试图通过谚语镜射出维吾尔族兼容并蓄的多元宗教观念和习俗。  相似文献   

6.
共同的自然生境和社会生境所缔造的独特灿烂的布傣族群天琴文化并不因政治疆界阻隔而中断传承。同宗共祖的布傣乡土社会、“天”与天琴认同及宗教仪礼认同等构成了布傣族群天琴原生文化跨国界传承认同的文化场域。天琴、经书、法师服饰及其象征形式等作为天琴原生文化跨国界传承的主要内容以及跨越国界的师承关系,使得天琴原生文化跨国界传承认同生生不息。布傣族群原生天琴文化跨国界传承是跨界民族“和平跨居”文化生态模式的典范,塑造了跨界民族和平共生与开放包容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古代的还是近现代的维吾尔族,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具有特色的古籍文献。这些古籍文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构成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维吾尔族古籍文献的开发和利用,一直是维吾尔文化学界不断探索并力求实现的目标,对于继承和发扬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就维吾尔族古籍文献开发利用的价值、维吾尔族古籍文献的特点、维吾尔族古籍文献开发利用的历史、现状及其资源的建设等问题作了概要性的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唐代回鹘宗教信仰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回鹘是我国现今新疆维吾尔族的直系先民.回鹘早期信仰萨满教.8世纪中期,摩尼教传入回鹘并被汗王定为"国教".840年,汗国灭亡,部族西迁, 回鹘改信佛教及其他宗教.本文对唐代回鹘宗教信仰的历史变化过程作了简述,使人们对今天维吾尔族的宗教文化以及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段亚男 《东南学术》2005,(4):101-106
20世纪初,巴西出现了第一批日本移民,而在同一个世纪末,这些日本移民的后代则沿着祖辈的路线返回日本,在日本社会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日裔巴西移民群体".本文追溯巴西的"日侨日裔群体"及日本的"巴西日裔群体"形成的历史过程,探讨其跨国迁移的原因及途径,解读"日裔巴西人"伴随着在日本与巴西两国之间的迁移过程所形成的认同上的困惑,探讨认同建构的内外因素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维吾尔族是我国历史悠久、勤劳而智慧的民族之一。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创造我国辉煌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为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大团结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一)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人员的培养,对有关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及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以及有关这方面著述的出版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日益兴旺,社会科学研究,包括维吾尔族历史文化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些成绩突出地表现在:维吾尔…  相似文献   

11.
维吾尔族古籍文献开发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维吾尔族古籍文献开发利用的历史与现状 维吾尔族古籍文献是维吾尔族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新疆和平解放以后,维吾尔族古籍文献的挖掘、搜集、整理、出版和研究取得了大量实质性的成就,发表了大量民族古籍研究学术论文。许多口头流传的古籍已经记录下来或者进行了录音。另外,关于其他维吾尔族古籍文献的著作和文章也不断问世。  相似文献   

12.
湖南维吾尔族是明代从西域迁往湖南的军事移民。本文论述了湖南维吾尔族的历史源流:迁徙的过程、定居湖南时的人口数量、姓氏的来源以及民族认同的变迁,揭示了“维吾尔族不一定姓翦,但姓翦的一定是维吾尔族”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3.
维吾尔族的首饰独具特色,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它不仅体现着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而且标志着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繁荣的程度,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维吾尔族历史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肯定了现代维吾尔族的民族特性,接着分别研究该族不同历史时期的居住地域、生产方式、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文化艺术和生活习惯,然后得出明确的结论:维吾尔族逐渐形成于10世纪以来的东喀喇汗王朝时期,15~16世纪的东察合台汗国时期得到了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15.
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维吾尔族简史》汉文本和维文本最近陆续问世,这是继1985年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刘志霄同志的《维吾尔族历史》之后,国内研究维吾尔族历史的又一本专门著作。《维吾尔族简史》从它的前身——《维吾尔族简史简志合编》编写开始到成书,历时31年之久。其间经过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和积累资料,经过许多人的辛勤工作,贯注了很多学者的的心血,又经过多次反复修改和推敲,既吸收了史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又采纳了维吾尔族、汉族和其它民族的专家、学者的意见。可以说,这本书的定稿、出版和发  相似文献   

16.
维吾尔族经济文化类型在历史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游牧民族回鹘中的一部分于9世纪由蒙古高原迁居新疆,在继承原有农业民族经济模式的基础上适应新的环境形成了半农半牧、以农为主的混合农耕文化。其经济文化类型的变迁表现为社会阶层自下而上的适应。随着经济基础的转变,产生了意识形态及文化的变化,这影响了维吾尔族发展的轨迹,成为现代维吾尔族经济的重要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7.
维吾尔族世俗教育的兴起是新疆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新疆与内地、中亚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结果.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处于急遽变革和转型时期,在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新疆维吾尔族世俗教育由传统的旧式经文教育向新式现代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18.
维吾尔族近代农业的发展及其特点王茜维吾尔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其经营农业的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在近代,从1840-1949年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维吾尔族农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持续地发展着。本文拟对维吾尔族近...  相似文献   

19.
《维吾尔族:历史与现状》,王茜、刘国防等著,新疆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维吾尔族:历史与现状》是新疆大学、兰州大学文科基地系列招标项目之一,是新疆大学西北少  相似文献   

20.
维吾尔族接触茶约在唐朝前后。维吾尔族的茶饮发展到今天,已经从最初的生茶、茯茶、绿茶发展到今天的红茶、药茶、花茶等不同品种、不同口味的茶。维吾尔人也称茶为"恰依"。维吾尔人由茶而聚,有聚必饮茶,历史上的先民大多以喝茶聚会,才演变形成了这样的名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