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浅谈情感育人作用的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育人是十分必要的,情感育人应根据情感特点,把握育人对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根据情感的变化规律,积极营造情感氛围,培养学生的高级情感,建立全方位情感育人机制,注意把握情感育人与纪律育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情感育人是十分必要的.情感育人应根据情感特点,把握育人对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根据情感的变化规律,积极营造情感氛围,培养学生的高级情感,建立全方位情感育人机制.注意把握情感育人与纪律规范育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红色校史是传承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推动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资源。红色校史赋能高校“大思政课”建设,对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提升学生爱党爱国爱校情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探究红色校史在高校思政育人工作中的现实困境,进而从提升教育者育人的自觉意识、增强研究开发力度、拓宽育人宣传平台、健全育人保障机制方面探索红色校史铸魂育人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论情感育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情感育人的特殊效应就是通过情感的交流,对教育对象实施"情感激发",使教育对象完成思想的转化和升华.在情感育人的过程中,教育者应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捕捉学生的思想闪光点,通过网络技术,运用情感育人,发挥情感育人的最大效应,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闻教育注重以构建价值标准与情感共鸣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这既与新闻工作蕴含隐性的价值判断与立场塑造的事业特质相符,又与课程思政“立德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核心内涵相通。以布鲁姆教育情感为目标导向的“新闻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重视学生学习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转变,不仅彰显价值引领和信念塑造的功能,还能助推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的培养,是在新文科背景下,落实“大思政”理念的一次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大学阶段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环节.高校共青团在实践中要做到思想教育工作与爱校、爱专业相结合,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与志愿服务相结合,与学习典型榜样事迹相结合,与加强校风、学风建设相结合,与管理服务相结合,与学生自身教育相结合,与学生就业创业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文明素养高、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少年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教师的情感教育、家长的民主教育和少年人的自我教育,并分别从理论上对情感教育的作用、心理机制、民主教育的作用及其必要性以及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培养自控能力的意义等作了分析,以论述这一育人途径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融入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受助学生优秀品质,成就其自我价值,实现其全面发展。高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要坚持资助育人长期性与劳动教育阶段性相结合、资助育人指向性与劳动教育多维性相协调、资助育人引领性与劳动教育互动性相融合等原则,从发挥多元劳动教育主体作用、打造三维一体劳动教育路径、注重劳动实践三位一体建设、健全劳动质量保障制度等方面入手,探索资助育人工作中融入劳动教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传统体育教育偏重于技术技能的传授而缺乏精神情感的教育。体育是身心共同参与的活动,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体育“全面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义务感、责任感、美感等情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经验和精神世界,塑造健康的并能发挥智慧功能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
实践有利于促进德育认知与德育践行的有机统一,实现理论育人与现实育人的良性互动,推动高校育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传统实践育人侧重的是学生专业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情感认知的培养比较薄弱,与校园主流文化脱节。构建以“五爱”教育为载体的实践育人体系,旨在将“五爱”教育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一方面丰富了实践育人的内容,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提供了更为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优良的“五爱”校风。将“五爱”与实践相结合,凸显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一些高校中出现了学生伤害老师、学生自杀、学生不认同母校、对校园文化的淡漠等问题,使得当代大学生情感问题更为社会所关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运用思想预测对大学生情感认同与情感教育的研究,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丰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2.
能力培养作为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师范性实际能力或职业能力的培养.研究旨在解读能力教学理论,通过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知识、素质、情感、意识、行为分析,对能力获得的教学的阶段性目标、能力的获取流程、能力获取教学实施流程分析,提出构建与社会共荣的和谐发展的高师体育专业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感情丰富,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情感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纽带,是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方法.只有掌握正确情感教育方法并注意克服三个方面的问题,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和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孝道在新时代既包含传统“孝义”,又拥有当代“文化”特征,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具有重要意义和可能性,孝道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点,是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关键环节,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孝道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思想具有共通性,培养目标具有同一性、育人内容具有同源性。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校园建设为载体,培养大学生对孝道教育的情感认同,提升教育效果,强化渗透作用,为延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丰富新时代孝道教育内涵提供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5.
大学阶段是人生智力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情感的培养关系到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对我国情感教育状况总结的基础上,强调高职院校应从情感教育出发,加强学生情感素质培养的意识。继而提出学生情感素质培养应与社会实践、心理疏导相结合,以及全面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情感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的路径,最终为高职学生情感素质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新世纪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全面素质的人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将创新和情感贯穿于教学始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性,从而使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更加透彻、扎实.  相似文献   

17.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与目标.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通识教育则是文化育人的有效路径.推进通识教育需要从认识上准确把握通识教育本质,着力打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和灵魂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构建以学生主体参与为主的通识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手绘是设计师表达情感、表述设计理念、展示方案结果最直接的“视觉语言”;手绘也是快速记录瞬间灵感和创意的表现手段。在设计类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手绘设计能力尤为重要。分析传统的手绘设计教学实践存在的现实问题,凝练“志道明德,精工匠心”的育人理念,运用以任务为导向的“四维度双向融合”教学策略,探索提升学生手绘设计能力的教学路径,可以达成培养艺工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情感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受社会价值多元化和取向多变动的文化背景影响,我国高校情感教育面临着现实困境.培育大学生健康的情感品质,培养大学生良性的情感体验,发挥教育者的情感激励作用,强化校园文化环境的情感渗透力,对于培养情感丰富、品行端正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实施创新教育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创新教育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包括情感教学原则,即以情育人、以情感人,高度尊重学生的人格;高度重视培养创造性个性原则,它是创造力发展的动力、保证和必要条件;知能并重,以能为本的原则,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索性原则,即采用研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主动探索;综合性原则,即通过综合训练,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