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触与交往理论认为增进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包容必须以一定程度的民族接触与交往为基础。内地西藏班(校)的开办为多民族学生的相容共处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潜在的民族交往与接触有助于提升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但调查表明,当前内地西藏班(校)学生民族交往的程度、频率、范围还相当有限,有必要通过相应的措施改善,进一步发掘民族交往、促进民族团结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拥有上千年悠久历史的西藏文化,在全球化、市场化、城镇化、媒介化作用下,面临着社会转型。如何在社会转型的背景发挥媒介效用,保护、发展和创新西藏文化,成为了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以《西藏日报》"八廓街的故事"专栏、"快搜西藏"文化频道为例,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西藏传统文化发展的报道状况进行了分析,对优化西藏文化报道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伴随“提升一产、壮大二产、做强三产”重大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西藏文化产业获得了健康发展的巨大空间和广阔舞台,如何加快推进西藏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全面论述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差距、面临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集中分析了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目标、发展重点,并对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西藏产业在五十多年的发展中,逐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渐趋成熟过程,至今已发展成门类齐全、功能互补、结构渐趋科学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因此有必要对其发展进行关注和研究.其中,产业结构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本文选取一些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西藏产业结构效益及对策进行研究,以期能对西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交往是教育的存在方式。本文认为,长期以来,教育失却了对生活世界的关照,忽视了对教育交往复杂性的理解,教育交往的审美之维也破碎了。今天,要在科学、道德、审美三个层面上重建现代教育的合理性,应关注生活世界对教育交往的基础性意义,关注教育交往的复杂性特征,关注教育交往的审美向度。  相似文献   

6.
体育援藏是党一贯坚持的民族体育政策在西藏的具体落实。文章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归纳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体育援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辉煌历程中所取得的宝贵经验。研究认为体育援藏是新时代社会主义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藏的伟大实践,体育援藏通过提供制度保障、人才和物质基础、搭建交往交流交融动力机制、夯实广大农牧民群众基础、树立“西藏登山精神”成功典型,对促进西藏各族人民健康水平提高、促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统一问题是逐步的,阶段性的问题。统一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西藏纳入全国统一政权管辖,成为中国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长期交往、奠定基础和纳入元明清中央王朝直接管辖,以及组成平等、互助、团结、和睦的民族大家庭这样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庄子反对与世隔绝的厌世避世,也未根本上拒绝与当权者交往。相反,庄子善于交往,并从以道为本的本体哲学的高度对交往进行了广泛关注和探讨,提出了和顺、素朴、无欲、无情、无知和两忘等一系列的交往原则和方法。庄子的交往理论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在交往中的人格尊严,但其消极悲观的交往基调和对技术的极端做法令人难以认同。  相似文献   

9.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重要内容之一。尼泊尔作为中国西藏自治区(简称西藏)的近邻,历史上就与西藏有着经贸、金融和文化等方面的密切交往。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西藏与尼泊尔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金融合作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更加突显。六年来,中尼在交通、通讯、网络、旅游、贸易等方面的合作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金融合作进展缓慢,要建设"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加快西藏与尼泊尔金融合作是当务之急。文章通过阐述西藏与尼泊尔开展金融合作的必要性,分析了制约西藏与尼泊尔金融合作的主要因素,并对加快双方金融合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制度,是协调股东利益与公众利益需要,也可促进上市公司更多地关注自身社会责任。本文以西藏两家国有上市公司为例,对西藏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水平进行了评析,整体来说,西藏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水平较低,无论是给股东的回报方面,还是纳税水平、生态责任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水平,为西藏社会的和谐发展、生态建设等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传媒产业越来越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传媒生产力是我国经济与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西藏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关注西藏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要使该地区政治、文化事业有一个较好的发展,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与有影响力的西藏传媒关系密切。本文立足西藏,针对西藏地区传媒业的具体现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西藏传媒影响力的营销策略,从而让西藏地区的传媒更好地为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2.
西藏社会稳定问题是个实践问题,也是个理论问题,还是个关注西藏必然要关注的问题,更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中央十分关心西藏的社会稳定问题,学术界研究西藏社会稳定问题的力度大大增强,不少作品现世。其中,由孙勇教授于2008年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维护西藏地区社会稳定对策研究》顺利通过结项,并于2015年6月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可以说,孙勇教授主持的这个课题是以  相似文献   

13.
西藏传统饮食缘于西藏独特的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缘于藏民族在宗教信仰与文化禁忌心理作用下对于自然物的多样性分类区别,缘于与周边区域民族间的经济贸易交往与文化互动。作为文化生活的西藏日常饮食并不是简单满足生理需求的过程,它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权力、经济交换、社会阶层、文化信仰与宗教禁忌等深层次的文化意义。现代西藏饮食文化的历史过程,是全球化时期文化多样性的地方发展结果,是族群差异生成与认同的外部表现,是地方文化在历史建构过程中的文化生成与更新。是全球化时期大众文化、精英文化、旅游文化、商业传媒等“市场化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青藏铁路这一现代化交通工具恰是影响西藏饮食文化习俗变革的重要“推手”之一。  相似文献   

14.
诸主体间(Intersubjectivity)认识交往关系是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语言哲学以及科学史等诸学科共同关注的中心课题之一, 也是长期以来我国科学认识论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旨在对认识交往关系的性质、内容、结构和特点作总体科学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不同的认识交往模式对于科学认识发展的动力学功能。  相似文献   

15.
李荟芹  王习之 《学术界》2022,(9):165-172
1913年中华民国蒙藏委员会创办的《藏文白话报》在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塑造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藏文白话报》向西藏各族人民传播国家意识、民族平等团结意识、公民意识等现代民族国家的价值观念,提出了变革西藏政治制度、实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汉字)、促进西藏与内地交往交流交融等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藏文白话报》对西藏各族人民进行了思想启蒙,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近代重塑。但《藏文白话报》所宣扬的“五族共和”思想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对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塑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才真正成为重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6.
西藏的发展变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其发展面临着经济发展滞后、社会发育程度低下、区域发展成本昂贵以及国际环境恶劣的束缚和桎梏。西藏能够攻坚克难,从积贫积弱走向快速发展、跨越式发展和正在经历的绿色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一制度可以集国之财力、聚民之人心,众志成城对西藏稳定给予特别呵护,用国家之担当对西藏发展给予特别的支持,用全民之分担对西藏给予特别的援助,以及用全民之分摊对西藏的生态环境给予特别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交往问题是一个具有显明时代特征的哲学课题,它日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近期众多学者把交往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展开了深入研究,本文拟从若干热点问题作如下概述,希望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以利于讨论的深入。一、关于交往实践观的概念界定众多论者指出,交往实践观是马克思对全部历史发展和人类主体本质进行科学分析、深刻认识和整体把握的基本理论尺度,也因此而构成贯穿马克思毕生思想发展的一个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18.
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是西藏自治区唯一一家旅游服务业上市公司,在西藏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让藏文化与企业资源的合理管理和有效利用相结合,创造更好的旅游产品、提升企业效益,成为应该重点关注的新思路。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框架,通过对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及人力资源进行分析探讨,结合其特有民族文化特色,为其今后进一步做好资源管理,走好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合理化建议,也为西藏旅游类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19.
国际著名记者伊斯雷尔·爱泼斯坦一生关注支持西藏的进步与发展,四进西藏,撰文著书,积极对外传播西藏。本文通过摘取爱泼斯坦涉藏作品中的西藏农奴制度与民主改革、驳斥“西藏独立”谬论、最大的人权是生存权和发展权、文化与语言四个主题方面进行文献分析,研究发现爱泼斯坦在西藏对外传播中,坚持国际视野传播理念,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找到西藏对外传播与国际受众之间的“共情共鸣点”和“最大公约数”,在作品中融入国际受众熟悉的文化背景,做到了知己知彼,融通中外,取得了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西藏高等教育,尚没有系统而深入的专题研究著作。杨小峻和刘凯先生的《西藏高等教育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和研究人员深入了解、研究西藏高等教育的历史、现实与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全书对西藏高等教育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与探索,涉及了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发展历史与经验、制约因素、体制、结构、培养目标、教师队伍、办学特色等方方面面,充分展现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发展风貌。纵观全书有以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