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战时中国抗日小说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四十年代的抗日小说是中国新文学走向战争化的结果。战时的抗日小说是循着新文学主潮的惯性经过战争这个时代发生器的审美过滤 ,同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 ,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发展起来的 :一是在模仿中走向创造 ,二是在传统中进行转换 ,三是在原有主题上继续开拓。战时的抗日小说是特殊时空下的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 ,只有立足于这样的基点 ,才能够对它们作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一讽刺小说作为一种文体,一种样式,在中国不算发达。按照鲁迅的观点:“小说中寓讥讽者”,虽“晋唐已有,而在明之人情小说为尤多。在清朝,讽刺小说反少有,有名而几乎是唯一的作品,就是《儒林外史》”。在此之前,讽刺作为一种手法,一种职能,一种色彩,虽然早已散见在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之中,但是作为一种文学体式的确立,是直到清代《儒林外史》的出现,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在此之后的《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书,“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说同伦,而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则其度量技术相去亦  相似文献   

3.
《醒世姻缘传》是一部满溢着讽刺意味的小说,作者对于世风日下的现实深怀不满,对于"前后世姻缘"中男女主人公为主的世人身上表现出的种种丑态进行了尖锐的讥讽。与之前的小说不同的是,这种讽刺已经成为了小说的叙事基调。因此,它是一部讽刺手法广泛存在的小说,是《儒林外史》之前非常重要的讽刺小说,应被列入中国讽刺小说之列。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沙汀是一位擅长于讽刺小说创作、成就卓著的“风格”作家。早在三十年代,鲁迅先生就一再把他归入自新文学运动以来“最好的作家”。和“最优秀的左翼作家”之列。沙汀的讽刺小说创作继承了以鲁迅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讽刺文学传统,既不消极地展览社会的丑恶面去吓唬读者,也不以调笑作幌子去引入逃避严酷的现实——如鲁迅所说的“将屠夫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小说三十年,讽刺小说和抒情小说一样作为一支重要的流脉,一直在沿着自己的艺术河床涓涓流淌。“五四”时期作为鲁迅的讽刺时代,使讽刺小说一开始就起点很高,但是,时代只推出了讽刺作家的伟大代表,却没有抬高讽刺文学的“平均分  相似文献   

6.
<正> 在鲁迅研究中很多人常常谈到鲁迅的讽刺理论,并据此认为,鲁迅是一个善于讽刺的作家,讽刺是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特色。例如,王瑶说:“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特色是讽刺;特别是对一些否定人物的形象,他是常常给以无情的狙击的。”(《论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文艺报》1956年20号)何家槐说:“第三,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在鲁迅小说中,也表现了他特有的讽刺天才和幽默风趣。象《彷徨》中的《肥皂》和《高老夫子》则简直可以称为讽刺作品。”(《鲁迅作品讲话》,长江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吴中杰、高云说:“沉郁的幽默和深刻的讽刺,是鲁迅小说艺术风  相似文献   

7.
从“七七事变”到淞沪抗战时期的中国外交 ,是战时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是建立在抵抗的基础之上的 ,其主流是抗战外交。从“七七事变”到淞沪抗战是中国的抗日战略的酝酿、制定和实施时期 ,为战略服务的外交也经历了从避战求和到以战求和、再到以战求援的过程。中国在淞沪抗战中英勇抵抗 ,在国际上树起了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旗帜 ,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 ,为日后获得更多外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儒林外史》被鲁迅称作是中国讽刺小说的杰出作品。但是,鲁迅所说的讽刺与现代美学意义上的讽刺是有区别的,把《儒林外史》看成是幽默小说更具合理性。《儒林外史》的幽默是悲伤、冷峻、绝望、荒诞的幽默,和美国文学流派中的“黑色幽默”有许多相同之处,都是作者对残酷现实的一种过激的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9.
论《金瓶梅》的讽刺艺术李金善《金瓶梅》作为一部世情小说,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十六世纪封建社会的人情百态,暴露了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心灵的扭曲和社会心理的巨大变化。在真切的描绘中,作者经常使用讽刺手法加深批判的力量,讽刺手法的大量运用是《金瓶梅》艺术成就的重...  相似文献   

10.
赵树理同志的“锻炼锻炼”这篇小说,是一篇讽刺性较强烈的作品,肯定地说,它是一篇讽刺文学作品。为了对这篇小说发表一点意见,我们先探讨一下有关讽刺文学的理论问题,然后再对这篇小说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关于讽刺文学 什么是讽刺、讽刺的内容、讽刺的性质、讽刺的作用和目的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鲁迅先生和毛主席都曾给我们作出过明确的指示,提出过精辟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讽刺小说当属于广义的世情小说范畴 ,其发展流变大体经历了孕育形成期、成熟与高峰期、转变与丰收期三个阶段。中国古代讽刺小说对现代讽刺小说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研讨其发展流变 ,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试论当代官场小说的渊源及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场小说作为一种小说题材类型,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晚清谴责小说的出现意味着真正意义的官场小说的诞生,20世纪30-40年代国统区的政治讽刺小说和讽刺喜剧有力地推动了官场小说创作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官场小说的创作呈现出异常繁荣的局面,产生了“主旋律派”和“官场写实派”两大流派,标志着官场小说创作的又一高峰时期的来临。  相似文献   

13.
《围城》不是一部普通意义的讽刺小说 ,它蕴含了社会讽刺、文化讽刺、人生讽刺三个方面复杂的内涵 ,角度不同 ,层次也依次递进。它是一部描写社会人生的百科全书 ,也是一部揭示人生真谛的“哲学”著作  相似文献   

14.
《围城》不是一部普通意义的讽刺小说,它蕴含了社会讽刺、文化讽刺、人生讽刺三个方面复杂的内涵角度不同,层次也依次递进。它是一部描写社会人生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揭示人生真谛的“哲学”著作。  相似文献   

15.
萧红的《呼兰河传》描写了一幅东北农民世代相因的乡村生活画卷。由于“当萧红写作《呼兰河传》时,其他中国作家们大都在写战时报道文学、短文、戏剧,或者写抗日性的小说或短篇宣传等作品,”加之人们一开始对萧红小说创作起点《生死场》的严重误解,在这一整体氛围之下,人们必然更强烈地向这个年轻的女作家要求抗战味更足的艺术画面。然而他们失望了,“当萧红写作才能与日俱进时,她在文学评论家眼中的地位反而江河日下,后来竟落到人们反  相似文献   

16.
黑暗的时代可能产生光彩的讽刺文学。中国现代讽刺小说到了三十年代,进入了它的繁盛期。这是现实主义不断深化,呈露出千姿百态,宛然汇成汹涌大潮的时期。这是讽刺多样化的发展时刻。继鲁迅之后,新进的不同风格的讽刺小说家们,老舍、张天翼、沙汀等纷纷登上文坛。“左联”青年作家和京派作家两大讽刺小说流派,成了闪耀在三十年代文艺上空的璀璨夺目的双子星座。在文学领域内,囿于各色政治的或艺术的偏见,可能再没有比讽刺更多地遭人嫉恨、歪曲或漠视了吧。讽刺是剑与火,它会伤人、灼人,自然不象赞美诗那般悦人耳目。讽刺又是笑的艺术,可是“我们一般地还不会笑,更不懂得‘喜剧性’是什么”,因为“理解喜剧性,这是美学教养的最高峰”。《阿Q正传》曾被某些人曲解为揭阴私、开玩笑的文字。《堂吉诃德》  相似文献   

17.
孙犁“抗日小说”的“三不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犁珍爱他的“抗日小说”,晚年虽有劫后彻悟之《芸斋小说》,但心理依皈仍在“抗日小说”所记录的“真善美的极致”。孙犁“抗日小说”有“三不主义”,第一,不多写抗战时期北方人民的国民劣根性;第二,不正面涉及当面之敌即日本军人以及普通的日本人或日本文化;第三,不正面描写战争场面以及战争所固有的残酷。分析孙犁抗日小说之“三不主义”的成因及意义,可以窥见孙犁“抗日小说”的特点,也可以清理出上个世纪40年代兴盛起来的革命文学之浪漫主义传统的精髓,并据此进一步描写出40年代以迄今天大陆文学以“柔顺之德”为核心的特殊道德谱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战时东南文艺”视角,评说王西彦在抗战时期的文学成就。王西彦作为战时东南文艺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与组织者,他在建构“区自为战”的独立文艺运动中作出了重要建树,而更为突出的则是他作为战时东南地区最重要的小说家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卓异成就。其战时乡土系列和知识分子系列,努力挖掘并表现战时境遇中的民族灵魂与性格,用心思索我们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在战时小说中独标高格,不但在东南小说中显示出高品位,即使在我国整体的战时文学中也有很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花凋》是张爱玲小说讽刺艺术达到高峰的代表作之一.她用女性细腻的笔触,辛辣而不失调侃的讽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洋场没落生活的真实图景.张爱玲的嘲讽是犀利的、辛辣的,但又是善意的、温情的,在冰冷的嘲讽之下,掩藏着作者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  相似文献   

20.
讽刺是杂文一种重要的战斗艺术,鲁迅一生的战斗和劳作,确立了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把杂文的讽刺艺术锤炼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杂文之所以要讽刺,跟作家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分不开。杂文是从旧中国发展过来的,那时作家生活在反动统治之下,没有言论自由,“理智受着客观上的障碍,得不到正常的发露”,困而运用讽刺进行战斗。正如鲁迅在谈及自己写小说的情况时所说的:“只是对象隆冬一样没有歌唱,没有花朵的本国情景感到悲哀,才写些东西来打破寂寞而已,……以后写还是想写,但前途暗淡,在这样的环境中,恐将更陷于讽刺与诅咒亦未可知。”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