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此问题的一个流行的回答是:死剥夺了死者生命的美好,如果他活着,他会进一步享受这种美好。我认为,这一回答有部分道理。然而,内格尔则忽视了这一回答。他坚信,我们能够被我们并没有经验过的东西(例如,我们死后人们所散布的关于我们的卑鄙谣言)所伤害。可惜大多数人不为之所动,他们仍然相信,死之所以不好是因为它剥夺了我们生命的美好。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是作品的灵魂?近些年,探讨什么是文学经典作品,怎样才能成为经典不朽之作的文章和研究多了起来,这是可喜的现象。但当人们从多方面去探究和总结究竟有些什么重要因素与元件构成,在决定文学作品的价值大小与生死寿限时,千万不要忘记说来说去,一个作品究竟是生是死,是生气勃勃前程远大,还是萎靡不振恹恹欲绝,归根结底还得取决于这个作品有无灵魂,自身是否强健,像人一样,有灵魂人才能活,无灵魂人必然就死,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死了。”他说的是人之精神灵魂活着,人就虽死犹生;人若…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时代的钟声,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成为生活的主旋律。在珍惜生命、优化生命的交响曲中,人们又不能不相信一个现实,那就是“死”。如何死?寿终正寝当然是最好的选择。然而,世界上有多少人是长寿而终的呢?当有的人被病魔折磨得无法忍受的时候,当有的人在死亡线上痛苦挣扎的时候,他自己和他的亲人们多么希望能让他微笑而去,于是便郑地选择“安乐死”。自从安乐死耀眼醒目于报端之后,在我们这个深受传统观念影响的国家,便产生了强烈的共振,褒贬针锋相对,各自推出诸方面的依据,纷纷投书报刊,掀起了追踪生命、选择死亡的大辩论。一、死的“权利”之争安乐死辩论的一个主要焦点就是人是否有死的  相似文献   

4.
《东西南北》2013,(6):9-9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不知死活”的查韦斯,却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个悬念,演绎得如此丰富多姿!意识清醒、深度昏迷、正在康复、病情恶化……关于查韦斯病情的各种传言一直不断。  相似文献   

5.
徐铂尧 《生存》2020,(12):0227-0227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臧克家纪念鲁迅先生写下的。鲁迅作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中国文学的奠基人,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有很多人给予鲁迅先生很高的评价,那么下面我想说一说我眼中的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爱自己的母亲,我们用尽了世界上所有最美好的词形容我们自己的母亲:母亲的心像大海,母亲的心像蓝天,母亲的心像高山。是的,母亲的伟大在于她原本有的母爱,母亲是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的人……  相似文献   

7.
流人,是中国历史上对流放者的称谓。翻开人类文明史,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历史现象,即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曾是流放者队伍中的一员:拿破仑一世、列宁等;中国历史上的屈原、李白、柳宗元、苏轼、王守仁、林则徐等人都曾是“流人”。因此.对中国流人史的研究与探索无疑对中国历史研究的深入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遗憾的是,在史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各种门类、学科的通史可谓汗牛充栋,却无一部中国流人史,不能不说是史学界的缺陷.李兴盛先生所著《中国流人史》已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从而使我们免去了一大缺憾,我们为这一补白性的…  相似文献   

8.
常言道:“好死不如赖活”。这是中国人对生存的那份渴望。从中也折射了一个民族对人生苦难的巨大心理承受力,这种生存智慧是随遇而安式的——只要活着,一切就有希望;而倘若死了,一切也就归于虚空。 然而,生活是有质量的,生命是有质量的。死可以死得天地泣、鬼神哭,也可以死得不那么轰轰烈烈但平静尊严;活可能活得窝窝囊囊、痛苦不堪,也可能活得风风光光,神采奕奕。这样,假定我们可以把生命的质量分解为生育的质量、生存的质量和死亡的质量这三个方面,那么就有理由提出一个反问:“好死”果真不如“赖活”吗?  相似文献   

9.
余华小说有无限言说的可能性.余华小说是人的存在境况的寓言.整体上是关于人类生存境遇和生存方式的未来可能性的想象.余华小说给出的是一个存在性的主题--"活着",出示的是人的存在境况--"活着的可能性".在时间的线性流程中,余华通过人物的不幸遭遇和生命姿态的展示,向我们出示了人生的可能性,生存的可能性,存在的可能性,让我们看见了我们的世界和我们自己.这一存在性主题意在说明,在世界的结构中,在时间性结构中,人生在世,就意味着要不断地失去亲情,不断地失去亲人,不断地失去自己.他的小说预兆着我们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翻开中国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这么两种人:实实在在干事的人和专门琢磨干事人的人。前者要好好干事,后者却偏偏想方设法不让他好好干事,这就有了矛盾。矛盾既然存在,斗争也就难免,有斗争,当然也就有胜负之分。按照“邪不压正”的道理,这干事的人应当是胜者,但让我们不能不脸红心跳的是:那些干事的人却经常败在专门琢磨干事人的人手里。而更让我们不能不惊诧的是,这种现象在现实中也“并不鲜见”。《今日商报》最近推出的“回首20年”专栏中就有一例:20多年前,南京汽车工业公司财务科负责人王步美提出了“净产值承包分成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1.
<正>人为什么而活,本质上受价值观支配,核心是信仰。理想信念的最高形式也是信仰。信仰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当属哲学范畴。德国哲学家康德有一句名言:"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一直让我心醉神迷,一是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二是心中的道德律。"头顶上的星空是指人的信仰,博大深邃,是我们永远探之不绝的神秘所在:道德律是指内心的秩序,即适合一切社会和时代的道德生活的基本规律。一个人如果拥有了这两样东西,  相似文献   

12.
人总已经与他人共同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他人的存在是个体生存的本体论前提。这是一个获得广泛认同的基本命题。但是认同与证明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而对此命题严格的逻辑证明还始终没有给出。原因就在于这个证明要比人们所设想的过程复杂和困难得多。它要求我们超越经验的描述,探讨生存实践的始基性结构。 我们的证明从领受个体实践的始基性结构出发,因为人从最落到实处的意义上讲是个体。个体的人的活动不外分两种;个体通过手、脚、躯体和由它们把握的物质工具系统进行的改造外部物质世界的活动,我们称之为物质操作;个体通过想象、概念运演…  相似文献   

13.
社区休闲     
“骂”死邻居进牢房现年72岁的刘老太,经常喜欢坐在太师椅上在屋外晒太阳、看报纸。近一段时间,邻居正在装修新房,每天机器切割大理石板面的噪音特别剌耳,噪音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刘老太。刘老太实在忍无可忍,就拄着拐杖来到邻居家,对装修房子的东家好言相劝,要他白天干,夜间停,没想到房东出言不逊地对刘老太进行辱骂,“你这个老不死的东西,到死的时候了还不快死,活着干啥?”正在这进,刘老太的外孙女来看望  相似文献   

14.
《求是学刊》2017,(1):34-42
与其他存在哲学家不同,卡尔·雅斯贝尔斯的死亡观并没有囿于关于死亡的总体的、存在概念的定义,而是直面死亡,探讨人对死亡的各种态度。围绕这些不同态度,他进一步深入分析了人之中死亡所无法摧毁的可能根据,即生存的自由这一人的不死的可能性根据。雅斯贝尔斯把死亡界定为人的存在无可逃避的边缘境况,并揭示了人面对死亡所能采取的两种态度:第一,可以把死亡体验为灰飞烟灭、化为乌有,从而把死亡当作虚妄的终结来了结;第二,可以把死亡体验为超然于生与死的东西,从而把死亡当作借以体验无制约的东西的契机。最终,对死亡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每个人对死亡抱有怎样的意识,采取怎样的态度。作为单纯的此在,我们必然会死,但是,作为意识到自身自由的生存,我们绝不会死。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开始注重了对人的研究,纵观世界历史,人们就会发现,在突破专制主义的缺口处,第一个提出研究的问题便是人,而人的本质又是核心。本文拟就人的本质问题作一探讨。一、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来看人的本质人与动物的区别我们可以举出许多方面:人在社会中生活具有社会性而动物则没有;人有意识,能运用概念进行思维而动物则不能;等等。凡此种种都可以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但什么是本质的区别呢?马克思认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  相似文献   

16.
正外媒称,中国人往往给人勤劳、谨慎、友善、殷勤的印象。对某些东方哲学的信仰让他们显得更加重视精神层面的东西。但我们所不知道的是,中国人还是世界上最乐观的人。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报道,英国舆观调查公司最近对17个国家民众的调查显示,41%的中国民众认为世界会变得更好,远高于其他国家的比例。排名第二的是印尼人,比例为23%;排名第三的沙特人为16%。该调查还显示,排名最高的欧洲人是瑞典人,但仅为10%,这个比例还不到中国人的1/4。不得不说,中国  相似文献   

17.
徐雪野 《学术交流》2015,(3):220-221
陈学明、陈悦在《苏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撰文指出,卢卡奇在论述"物化"这种人的存在状态时,着重剖析了人的劳动的"物化"。在他看来,普遍的商品关系对人的存在状态带来的最大影响表现在劳动上。具体地说,就是"人自己的活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劳动明明应当是人自己的活动,而现在却成了与自己相对立的东西,人自己非但不能控制它,  相似文献   

18.
爱情的奥秘,历来是人的心理世界中最富于情感力量,最能体现道德伦理规范与人性人情内在冲突的领域之一。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纲常名教对于女性的钳制特别严酷。妇女不仅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而且在爱情婚姻上,对男子都处于人身依附地位。她们人生价值的寄托和实现,大多维系在婚姻的遭际——更确切地说是家长和丈夫的态度这种极为偶然的机遇上。作为封建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就不能不在女性心灵上形成对爱情的专注、执着而又惘然无主的悲剧感,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心理积淀,在封建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凝固、加强,演出了许多美的心灵、美的精神被毁灭的悲剧。这种情况的改变,期待着新的社会变动的契机。马克思说:“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若问现在当“官”的累不累?容不得你张口问,必定会有人大喊“累死了”!“忙死了”……好像一天到晚只有他们在忙乎着,天下的事)L都是他们干的,累得他们连活着都不轻松。现在当“官”的到底累不累?我们先看有关部门的官民比例统计:今天官(指“吃皇粮”的公职人员)民比例已高达1:%3,这个比例不仅远远高于日本(1:万山,而且也高于香港(1:3气5),已成了世界上官民比例最高的国家了。再从工作制来看,我们还没有像西方人那样高效率地工作,却早已执行了与西方人同样的“五天工作制”。仅双休日和法定节日,一年就是ill天,如…  相似文献   

20.
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对器械的武装,而是来自于对内心的武装。前者,只能够让一个人在枪林弹雨里行走;而后者,却可以让一个人在绝地处怀抱重生的勇气。身为女性,从诞生之日起我们便承受许多生命负荷,功课、教养、学业、职业、爱情、家庭、责任、情感……当面对同时而来的各种问题与压力时,我们应该避重就轻还是避轻就重?当我们徘徊于一道道的十字路口与难关的时候,早就有许多同伴在我们左右身体力行地给我们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