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佟维 《兰州学刊》2008,(Z1):33-35
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个新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诠释和运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和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冲突下的低碳城市建设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发展,城市生态破坏日趋严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低碳城市建设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生态文明突破了工业文明中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无情掠夺的经济发展瓶颈,是一种更加先进、更加绿色的文明,是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本文从生态文明的概念入手,分析了生态文明的主要功能和对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指出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思路,并从倡导低碳消费生活方式、发展低碳产业、构建生态平衡系统、实现低碳型居住建筑、树立低碳行为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仅体现在生态伦理的理念转换方面.还对应着与此相适的政治制度和政府服务模式。在生态伦理的理念之下,公共服务型政府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治理工具等方面上都发生了变化,以制度化的形式实现生态文明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仅体现在生态伦理的理念转换方面,还对应着与此相适的政治制度和政府服务模式.在生态伦理的理念之下,公共服务型政府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治理工具等方面上都发生了变化,以制度化的形式实现生态文明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泾  刘振泽 《江淮论坛》2010,(5):18-22,29
生态文明是在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行为深刻反思过程中形成的,是人类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的进步,顺应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潮流。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生态文明是消解经济发展和生态失衡两难困境的有效途径: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的特征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社会主义采用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行政命令制,悖逆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导致了生态悲剧.我国在半个多世纪的传统工业化历程中所造成的生态困境,引发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思考.当今世界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和转变的时期,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张立  杨宁 《南方论刊》2013,(7):7-11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生态文明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之路。因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及其基本要求,正确审视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要在厘清内在矛盾和关系中,宏观把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报告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城市是文明荟萃的舞台,也是资源趋紧、环境污染、生态退化问题最突出的地区,因而"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城市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要求的适应,这就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管理者、学者和普通的城市居民应携起手来,以非凡的智慧和强大的责任心探索"建设美丽中国"视阈下的城市管理创新之路,求得中国城市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在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期生态问题进行批判并思索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认识。它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强调社会实践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中介,只有消灭资本主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是开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源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不断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自然和社会达到和谐发展,是当下城市建设的目标追求。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类文明目前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结果.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向环境提出了严峻挑战.中国要尽快化解生态风险,在顺利完成工业文明发展的同时昂首迈步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必须实现生态价值观、工业文明中的经济增长观、物质主义消费观和生态治理范式四个根本转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类生存的最佳综合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任春晓 《浙江社会科学》2012,(1):110-117,109,158,159
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无处不在,从类型上说有哲学层面的思想观念矛盾、政府层面的制度指向矛盾、环保层面的操作行为矛盾;生态文明建设矛盾的产生,与主客二分的思维导向相关、与好坏并存的实际结果相关、与主观片面的发展观念相关、与群体行为的终极悖反相关、与社会主体的利益博弈相关;发现矛盾、解决矛盾,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前迈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环境政策的实质是调节环境权益冲突的制度安排,是国家为保护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控制、管理、调节措施的总和。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环境政策正逐步走向成熟,其先后可分为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以及现阶段的环境政策四大阶段;并且从五个方面发生了比较大的历史性变化。我国环境政策前后走过了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但是并非一蹴而就。我国环境政策需要与时共进,努力实现向公平、民主、协调的环境政策的历史性转型。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区域环境治理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三角区域是中国最重要的跨行政经济区域.改革开放30年来,其经济成就令世人瞩目,但其生态安全却不容乐观,已步入生态环境恶化的高风险时期.由此,长三角区域环境治理必须进行生态文明转向.分析长三角区域环境治理失灵与困顿的诸多因素,提出包含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体现了人的利己性和利他性,反映了人的生态位,即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及其生态责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为人"与"为自然"不是非此即彼的两难选择:直接"为自然"(利他),最终"为人类"(利己);没有纯粹的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二者在本质上是兼容的和互补的,具有相同的中心,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5.
环境与经济如何双赢--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揭示了环境污染与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环境经济学界的许多研究不断证实或充实了这一结论.在明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作用机理和作用条件的基础上,发展中国家完全有可能利用后发优势,突破该曲线,缩小环境与经济两难区间,扩大双赢区间.我国目前仍处于环境与经济两难区间,可通过合理的政策调控、提高环境意识、积极培植可持续发展"实验田"等措施,超越传统的单纯依靠经济实力治理环境的思路,尽快走出两难境地,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建设生态文明,倡导生态道德的今天,社会呼唤大批具备综合视角的人才.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其培养模式备受关注.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野出发,对大学课程综合化改革进行了相关阐释,并结合美日两国有关高校的最新课程改革经验,提出了大学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道德哲学话语中的"道德"意蕴并非让人不去"得",而是教导人如何"得",但是,现代性道德存在着主体有限性带来的困境。与西方文化"预定的和谐"思维方式不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由多种价值理念构成的生态文化,这种生态文化对于解决现代性道德困境具有资源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乔榛  魏枫 《北方论丛》2011,(3):130-133
碳排放已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最大威胁,因此,进行碳减排也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然而,世界各国在碳减排的具体实施中却存在许多争议。从某种意义上,这意味着世界性的碳减排面临着一个难解的困局。而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主要是各国在利益方面难以协调,特别是由于各国发展程度差异造成的环境效用不同,使这一利益关系变得更为复杂。解决世界性碳减排合作的出路在于,长远的合作需要缩小各国的差距,短期的合作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人类的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必定从其自身生存的环境中进行索取并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这是人类满足自我需要,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对这种利益关系的调整需要道德的规范,因此,道德与利益之间就存在着永远的矛盾和张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正确对待和处理好道德与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国家首先出现的生态政治运动促使了西方国家的政治转型,即逐渐走向生态政治模式.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改革,致力于维持现存政治形态下的经济突破,虽带来经济的超常规增长,亦不知不觉陷入总想避免又无力回头的"先污染、后治理"状况.频发的生态危机与低效治理模式的"错配"引发的"合法性"危机促使了生态政治化的产生和发展.作为政治形态的系统转型,多元主体间的利益博弈又往往使这一进程面临诸多变数.要准确把握中国生态政治化的演化进程,就必须结合具体的生态危机案例,动态演绎其中的互动利益博弈;即选取博弈主体,定位其角色,描述其博弈策略和技术.最后,在相关结论基础上,对中国生态政治化进程进行总体性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