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薄明华  曾长秋 《学术论坛》2012,35(8):194-198,204
近十年来,我国网络舆论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网络舆论的内涵和特点、网络舆论热点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网络舆论监督、网络舆论意见领袖等。目前,网络舆论研究从总体上看还存在着基础理论薄弱、研究视角较窄、研究方法滞后等不足,今后还应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鼓励多学科联合攻关,推动研究方法创新,重视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以推动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2.
庄金玉 《兰州学刊》2011,(9):134-136
2010年网络舆论研究的热点与重点主要集中在:网络舆论特征研究;网络舆论正向功能研究;网络舆论存在问题研究;网络舆论的管理与监控研究。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梳理发现:一方面学者能捕捉到网络舆论研究最前沿的话题,研究方法视野开阔。另一方面该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诸如基础概念缺乏共识,研究方法未成体系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汤景泰 《兰州学刊》2007,(9):133-136
作为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领域,网络传播研究在2006年继续拓展、深化。研究者针对网络媒介的基本属性、网络与社会文化发展、网络传播对传统传播理论的冲击、网络舆论与网络语言、网络伦理与法规、网络管理、网络与传统媒介关系、以博客为代表的新的网络应用类型等理论问题,重点展开了讨论;在关于网络实务的研究中,网络新闻、网络广告以及一些新技术在网络中的运用是研究重点;对胡戈《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为代表的网络"恶搞"成为2006年倍受关注的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4.
作为金融市场新兴渠道信息,网络舆论关注对市场主体的影响机制与效应备受关注。本文以2014—2016年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整理东方财富网股吧论坛与企业专利申请等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网络舆论关注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网络舆论关注激励了企业技术创新,从而验证了网络舆论对企业技术创新作用的“公司治理效应”。本文的主要结论经过更换代理变量与回归模型的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经理人职业忧虑程度、舆论影响力会抑制网络舆论关注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而公司信息环境的改善会促进网络舆论关注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此外,网络舆论关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本文从企业技术创新角度充分论证了网络舆论关注的公司治理效应,丰富了网络舆论关注的经济效果、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对充分发挥网络舆论在经济发展与创新驱动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把场理论引入网络舆论的研究范畴,不仅是对"场"的本质属性认识的更加深化和扩展,也是对目前网络舆论研究单面化和集中化的一种反思和提升,目的在于扩展思路、扩充视野,运用新视角来深化对网络舆论问题的研究。场理论与网络舆论研究两者之间的结合,带来了"网络舆论场"的研究转向,研究内容包括:网络舆论实体因素研究,网络舆论场因素研究,网络舆论总场及子场的研究。网络舆论场的研究,为权威机构的网络舆论控制方式提供了一条很好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回顾和分析2009年新闻传播学CSSCI来源及扩展期刊的学术论文,从网络传播学基础理论、网络舆论与网络事件、网络与党的执政能力、网络传播法规与伦理道德、新兴网络媒体现象等五个方面综述2009年国内的网络传播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微博问政”成为“两会”舆论新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作为公民参政议政的新方式,"网络问政"首次被写入安徽省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此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连续两年视察人民网并与网友进行交流,被认为是官方对网络问政的认可。从论坛、博客到微博,从网民议政到网民参政,网络问政的方式随着手段的变化而逐渐升级。今年两会,网友运用时下流行的"微博客"进行问政,借助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便捷性和优越性,使其成为了今年两会舆论场的新宠。  相似文献   

8.
控制论作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基础流派,它将信息和反馈两个概念引入传播学,同时也给传播学者拓展了研究视野。将控制论引入网络舆论传播的研究中,从宏观到微观解剖网络舆论整个传播流程中的受制因素,能够清晰地发现,网络舆论在构建民间话语场域时必然受到社会环境、传播者/受众、媒介及噪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笔者在探讨了网络舆论受制的多种因素后,提出建立引导网络舆论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当前网络深入高校,青年学子成为网络文化生活主体。伴随网络而生的网络舆论携带着丰富的思想、教育、文化信息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思想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作用更为直接,影响效力更强。根据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基本情况,了解到网络舆论的类别、传播途径,着重分析了网络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双重影响,并针对其消极影响,从高校、互联网以及大学生自身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网络民主是当今政治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作为对现实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民主形式,网络民主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本文简要分析了网络民主的研究意义,梳理了近年来中西方对网络民主的研究成果,并简单分析了网络民主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网络时代的媒介审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硕 《江淮论坛》2010,(5):160-163
互联网时代,谣言传播与非理性舆论构筑的传媒环境,使"媒介审判"呈现出新的特点。网络新闻专题中的大量评论,使非理性舆论湮没了少数人的异样声音,这使"媒介审判"成为现实。通过网民媒介素养教育、网络法治建设和舆论引导,能够有效消除谣言和非理性舆论,有效减少网络媒介审判。  相似文献   

12.
我国网络反腐特点与趋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新,论坛、博客、微博客等迅猛发展,我国网络社会状态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网民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的热情不断提高,网络正逐步成为我国公众监督政府及公职人员行为的重要手段,成为反腐败的重要载体。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认为,认真研究网络反腐的特点与趋势、网络反腐的内在机理、建立官民互动的监督新模式等,探索网络反腐的基本规律,充分发挥网络反腐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廉政建设重大而紧迫的研究课题。本期我们特别选择了三篇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我国网络反腐特点与趋势的实证研究》通过对近7年我国网络反腐时间的实证分析,总结出了我国网络反腐的特点与趋势。《网络公共舆论的生成与影响机制——兼论网络反腐的内在机理》一文指出,与网络举报相比,政府在网络曝光以及网络公共舆论的形成中仍然处于被动地位,发挥政府在网络公共舆论中的引导作用,积极探索应对网络公共舆论的制度化举措,具有重要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关于建立"官民联动"网络监督新模式的探讨》一文提出一种基于官方网站举报监督与民间网络曝光监督两者融合的网络监督新模式,并详细阐述了其主要组成模块的功能及相互关系,并给出了具体实现建议。我们认为,以上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创新性,可为同类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ISI三大引文索引数据库中检索传播学领域网络舆论研究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后发现:网络舆论研究正处于发展时期;传播学是其核心研究阵地;美国是其研究中心;作者群体的流动性强,核心作者群薄弱,已形成少量的科研合作团队;新的传播形态和媒介内容对媒介使用者的影响是其主要关注点。国内传播学领域网络舆论研究与之对照,在研究水平、研究方法上还存在很大差距,研究旨趣也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4.
袁丽媛 《阴山学刊》2011,(1):71-74,116
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反馈互动及时等特点使其发展迅猛,互联网普及并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而"网络暴民"是近几年网络传播中的一个显著现象,从开始的谩骂者到最后的现实暴力的参与者,"网络暴民"实际所泛指的是一种群体的负面影响,尽管它的提出有着自身的背景和原因,但这直接反映出当前网络媒体存在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网络新兴媒介的认识。应对"网络暴民"现象的解决对策,包括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完善网络立法和依法治网、发展网络技术管理以及重视网络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5.
顾宁 《理论界》2006,(3):123-123,189
“网络愤青”作为民间舆论的代表,正在成为网上不可忽视的政治现象。“网络愤青”主要由有正义感、具有一定教育背景的青年组成。“网络愤青”的话语模式开始趋于理性和成熟。网络舆论对政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网络舆论强化了网络对政治的监督作用;2.网络舆论逐步成为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3.网络资源正在成为政治家的政治资产。  相似文献   

16.
"网络暴民"是近几年网络媒体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在网络秩序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网络暴民"现象一直受到极大的关注,从虚拟空间的攻击谩骂延伸到现实中的暴力行动,与"网络暴民"相关的负面舆论激起了人们关于虚拟社会、个人隐私以及网络媒体的理论反思。尽管它的出现有着自身的背景和原因,但这直接反映出当前网络媒体存在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网络新兴媒介的认识。"网络暴民"现象的特征包括伴随有个人隐私的公开、表现出言语侵扰和攻击、背后有经济利益的驱使、导致了现实影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文章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影响因素、实践路径和促进思路展开了探讨。认为农民工市民化过程受制于宏观层面的制度安排、经济环境和舆论态度,微观层面的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与能力;农民工已自发探索出市民化的某些有效途径,如"打工者阶层向上职业流动式"市民化、"回流式"市民化等;应采取一套全面的促进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论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换及其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网络舆情研究是舆情研究中一个新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舆情向舆论的转变以及与舆论之间的相互转换,扩大了民众社会政治态度的影响力.研究和认识网络舆情与舆论之间的转换,其重要意义是发现和应对这个过程的影响或后果.这种影响,既来自舆情或民众社会政治态度在内容上的合理性,也来自它转化为舆论后所形成的对决策者们的更大约束性.此外,对网络舆情与舆论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对于加强网络信息传播的管理也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力尘 《理论界》2008,(10):162-163
面对校园网络舆论上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正确的引导尚不够深入,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校园网络舆论的研究和引导。要明确对网络舆论问题的解决重在引导,而不是在于强制性的控制,要积极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网站,拓展高校校园网站内容与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0.
刘毅  关丹 《理论界》2009,(11):215-216
二战后期,美国政府为了制定对日政策,邀请了一批专家研究日本,鲁思·本尼迪克特就是其中的一位。她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研究日本的国民性格,其研究成果对美国战后初期对日政策的制定起了重要作用。随后作者将研究成果以"菊与刀"为书名出版。书中概括出了典型的日本国民性特征:"等级制度观念"、"耻辱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