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阳 《兰州学刊》2011,(5):152-158
传统观点认为近代银行投资棉花产销合作社是为了博取商业垄断利润。文章对此提出质疑,作者以江苏省农民银行为例,从农业科技推广的角度,分析了该行为合作社提供种子、肥料、农具等各种贷款的动因,认为该行提倡棉花产销合作有其合理性,从实践效果来看,它的确部分达到了目的。因而,传统的观点不适用于评价该行。  相似文献   

2.
为了挽回利权,贯彻其实业救国的理想,张謇提出了著名的"棉铁主义"主张.积极推动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棉种的改良、引进是张謇实现其"棉铁主义"主张的重要措施.张謇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实际效果,美棉引种我国取得成功,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从此有了很大扩展,棉花品质也有了提高.棉花生产的扩张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产生了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代江苏鸦片贸易的形成过程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到20世纪的头10年,近代江苏鸦片贸易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以“洋烟”为主到以“土烟”为主、从局部存在到全面泛滥的变化过程。其中,1842年上海被确定为通商口岸,1858年清政府确立鸦片贸易合法化地位,对江苏鸦片贸易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858年至1906年间,江苏鸦片贸易除了具备全国鸦片贸易的一些共同特征外,也形成了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对近代江苏(除上海外)鸦片贸易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特征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并为史学界提供了较为系统的江苏地域毒品史料。  相似文献   

4.
蒋国宏 《兰州学刊》2011,(9):157-162
为了降低成本,应对人造丝挑战,繁荣农村经济,扩大生丝和蚕种出口,自开港后不久,日本就学习欧洲先进蚕业科技,大力发展教育和科研事业,加强对蚕种的生产管理和监督,繁育和推广优良蚕种,并统一蚕品种,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不仅提高了蚕茧产量和生丝出口量,促进了日本蚕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为日本取代中国,在国际生丝市场中获得霸主地位立下汗马功劳,也为日本的工业化甚至发动对外侵略战争提供了财力。日本蚕种改良的成功为中国提供了压力和借鉴。中国有识之士以日为师,聘请日本教习,选购日本蚕种,学习日本蚕业科技,进行了蚕种改良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中国以农立国,农业是社会的根本。林则徐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他倡导江南种早稻,重视“区田”的新式耕作,赞赏仿西农具,不仅为当时农业增产进行积极的探索,也为今天农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直隶商会与近代棉业的发展(1903-193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业在近代中国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不仅关系国际贸易,而且与民生日用休戚相关,历届政府都很重视棉业的改良与发展.直隶商会作为当时最有影响的经济社团,在济农兴农问题上,以挽回利权相号召,采取措施规范棉业市场,配合政府推行棉业改良,收到了良好效果,成为近代推动棉业改良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广西政府组织的大规模农业改良 ,目的是为了实现新桂系军阀地方自治和满足抗战前线的物质要求。抗战时期的广西农业改良 ,一个直接的效果就是大大地发展了广西农村生产力 ,为抗战前线输送了大量的人员和物资 ,发挥了西南大后方对前线的支持作用。另一间接后果是启动了广西农业现代化的开端 ,成为日后广西农业现代化的雏形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近代江苏鸦片贸易为背景 ,在大量史实论证的基础上 ,揭示鸦片烟毒在近代江苏社会的经济、政治和人们的社会生活等方面所造成的严重危害 ,并据此提出关于鸦片贸易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从清季开始,在中国的思想论域中逐渐形成一种“大革命”观,即革命不一定是政治的,且不必是一次性的;它在时间上是可持续的,在空间上是广泛存在而可分割的,即革命可以分解到多个时段、各个领域,并积少成多,以成其“大”.这样的广义大革命涵括了政治革命,又超越于政治革命,体现出明显的非暴力倾向,而与全面、彻底的改良相通.正因此,革命造成的改变可能探及根本,导致天崩地裂的文化大转换,因而是划时代的.  相似文献   

10.
王佳纬 《贵州社会科学》2007,207(3):160-164
北洋时期中国农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而北洋政府对中国传统农业的改良,虽然由于各方面的历史原因,取得的效果有限,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促进了当时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北洋时期的农业改良及其效果进行客观和综合地评价,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民国初年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台商投资江苏的基本情况及特点,从各具体产业分析了两岸加入WTO对江苏现有台资企业,台资流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梳理了世界现代化的四种主要模式,并运用政治—经济制度组合的分析框架加以辨析,以欧美模式、东亚模式、拉美模式为镜鉴,剖析了江苏选择现代化道路,应虚心学习欧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模式的长处,充分吸取东亚市场经济+权威治理模式的经验,高度警惕拉美混合经济+权威治理模式的弊端.  相似文献   

13.
目前,江苏有各级各类年鉴210多种,其中省、市、县(市、区)综合年鉴90多种,专业、部门年鉴120多种,是全国年鉴编纂出版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年鉴编纂出版不仅是地方志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江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构件。当我们欣赏“年鉴”这一文化大餐之时,无不勾起对年鉴发展之路的追忆和对“先驱者”的缅怀。因此,回顾江苏早期年鉴编纂工作的历程,并从中得到启示和教益,将有助于人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态度,去推动年鉴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4.
对江苏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显示,他们的社会支持状况总体良好。贫困大学生的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水平较高,但利用社会支持的主动性不够。家庭和学校是贫困大学生主要的社会支持来源。学校主要给贫困大学生提供了物质性支持,而精神性支持较少。开拓除家庭和学校之外的社会支持来源,吸引和开发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解决贫困生问题,是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韩国科技人才资源的开发以提升韩国的科技实力和社会快速、全面发展为战略目标,从科研人才的开发、配置分布进行宏观调控,使得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科研产出得到高速发展。分析这一时期韩国高层次研发人才资源开发的经验,对于江苏省当前的高层次人才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潘敏  陈谦平 《江海学刊》2004,(1):171-175
抗日战争期间 ,侵华日军通过扶植傀儡政权的方式稳定其在占领区的统治。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日伪在江苏地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首先论及日伪在江苏的基层政权建立的情况 ,即由维持会、自治会向县级傀儡政权转变的过程。其次 ,对日伪在基层社会的控制手段进行了研究 ,并认为清乡运动是日伪将其统治触角延伸至乡村基层社会的手段。最后 ,本文还对日伪控制基层社会之绩效进行了评价 ,认为只是在汪精卫政权建立以后 ,日伪通过清乡才在苏南地区实现了对县一级政权的控制 ,而在苏中和苏北则仍然无法完全控制县级政权。至于乡镇以下的基层政权 ,尤其是在农村 ,日伪政权则基本无法实施有效统治  相似文献   

17.
边疆服务运动是基督教为实践其提倡已久的“社会福音”而展开的改造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状况的实践,推进这一运动的机构是边疆服务部。试图改善边民物质生活的农业生计服务是边疆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边部在川西和西康的彝羌藏地区的农业生计服务工作,为当地培养了一批生计干部,为边胞提供了进修机会,还更新了边民的农耕观念,大大改变了边胞对政府的敌对观念,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对推进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做出过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江苏FDI在江苏产业和行业内的分布特点,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1999-2005年间江苏FDI对江苏三大产业贡献的影响.结论是:FDI对三次产业是有作用的,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促进了江苏产业结构的调整,外商直接投资流量对三次产业作用的大小是一样的,而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对三次产业作用的大小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余游 《云南社会科学》2006,378(6):120-122
私有产权制度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工业领域,农业产权制度的变迁对它也会产生影响。在工业技术和组织更新的浪潮驱动下,晚清政府在农业中也开始着手推行技术和组织的改革和改良,这对当时的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农业的产权制度并没有根本的变革,传统的小农产权制度没有实现变迁,农业的生产率仍然得不到历史性的改变。因而,中国的传统农业,无论是在农业产品的供给上,还是劳动力、资金和组织等经济资源的提供上,都不能为晚清的工业化及其产权制度的变迁作出应有的贡献。广大的农村与工业化基本隔绝,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现代差距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20.
国民党自组建南京国民政府后,为巩固统治,将权力触角伸向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茶馆也不例外.为了改良茶馆,也为了意识形态向社会的广泛传输,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民众教育运动蓬勃发展之际对茶馆展开空间重组,由此,民众茶园在全国兴起.从名称、布局、设施到举办实业,民众茶园展开了由内而外的空间重组.民众茶园的空间重组并没有达到改良茶馆的真正目的,抵挡不住民众陋习的力量;但对于民众教育的推进,其意义又不能一味地被抹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