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0月21日,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修订后的两项党内法规(以下简称"两项法规")与修订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亮点一:《准则》在对象上做"加法",在内容上做"减法"刚刚印发的《准则》与2010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相  相似文献   

2.
正中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广大党员干部树起道德"高线",划清纪律"底线",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依规管党的坚定决心,集中体现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的最新要求。俗话说,"人无头儿不走,鸟无头儿不飞。"学习贯彻《准则》与《条例》,要从"一把手"抓起。如果"一把手"不重视,把《准则》的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新修订和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两大党内法规,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有机统一,向全体党员发出道德宣示,对全国人民进行庄严承诺,为领导干部标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道德高线和禁止触碰的纪律底线。领导干部必须理解领悟"立德向善"的深刻内涵,强化内心道德律令,时刻对照党性修养高标准,做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共产党人的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两项法规的颁布实施是在党长期执政和依法治国条件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实现依规依纪治党,切实加强党内监督的重大举措,既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更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纪律底线。众所周知,基于"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的忧患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曾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如何管党治党始终是必须严肃面对的重大课题。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6年"七一"前夕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下简称《问责条例》),这是继2015年修订《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之后,我们党制定的又一部重量级党内法规。《问责条例》全文仅13条1900余字,但言简意赅、简明实用,  相似文献   

6.
正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准则》和《条例》)。这对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必将成为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标准。一、全面从严治党为什么需要新标准回顾党的建设历史,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7.
正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廉洁自律准则》),重在立德,"是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全体党员干部必须自觉践行《廉洁自律准则》,抵御各种诱惑,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一、自觉践行"四个必须",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在各种挑战和诱惑面前头脑清醒、站稳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中共中央修订和颁行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准则》既是对党的十八大从严治党战略及依规依法治党精神的最好诠释,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430余万党组织和8700多万党员"立德""底线"规范的有力彰显。它是党内法规中仅次于党章的高位阶制度类型。《准则》的修订与颁行,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及全面从严治党的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代共产党人高尚道德情操的庄严宣示。《准则》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具体要求,管党治党进入了全面从严的新阶段。一年后,中共中央修订和出台了新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通知中明确提出"各级党委(党组)要担当和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党  相似文献   

10.
正新时代有新任务,新形势有新要求。11月2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准则》《条例》)正式发布。综观《准则》和《条例》,有七个方面鲜明特点值得关注。把握这些特点,有助于深入领会六中全会精神,有助于把《准则》和《条例》更好地贯彻执行到位,下面为您梳理。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被不少党建专家称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全、最严党纪"。专家表示,在党的十八大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背景下,修订该《条例》意义重大:通过制度的刚性力量,真正实现让党员干部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被公众舆论普遍认为是"党史上最严条例"的新版《条例》,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当前,我们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事必有法,然后可成。"《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下简称《问责条例》)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一起,构成了以党章为遵循、以责任为导向的管党治党制度链、制度群,体现了从严治党从治标到治本的转变,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的制度遵循,是  相似文献   

13.
正正当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之际,一部全新的党内法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下简称《问责条例》)问世了。《问责条例》出台很及时,对党员干部来说,深入领会条例精神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很迫切。《问责条例》的亮点很多,我们应如何看待和研读呢?——从时间节点上看,紧锣密鼓,不耽误片刻没有在重大节日,甚至也没有选在建党95周年这样的日子。《问责条例》的施行,让人备感中央从严治党的紧迫性。《问责条例》的出台本身就是因时而  相似文献   

14.
陈飞 《秘书之友》2014,(6):25-27
正为统一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2012年4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GB/T 9704-2012),同时废止了1996年中办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旧《条例》)和2000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旧《办法》)。  相似文献   

15.
<正>"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常态化地开展好监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准则》和《条例》),标志着党中央对党内监督的重视达到新高度和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进入了新阶段。这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准则》把党内监督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党内廉洁自律规范,《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遵循,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社会发出的道德宣示,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对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深入学习、全面把握、努力践行《准则》,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和体会。一、把握广度,理解《准则》的丰富内涵《准则》虽短,内容却十分丰富。一是涵盖四大范畴:理想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传统作风、高尚情操。《准则》重申了关于理想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传统作风、高尚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党政机关工作需要,2012年4月16日,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同时废止了1996年中办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年国办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18.
正政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单独一项制度不可能发挥整体上的作用。近年,随着一系列党内法规接踵修颁,全面从严治党业已进入制度化、法治化的快车道。其中,《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是执政以来的首份廉洁自律"正面清单",重在立德向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纪法分开、纪比法严的"负面清单",重在立规纠错;《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是加强巡视监督的"任务清单",重在立威震慑。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于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全会专题研究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党内监督条例》)这个重要文件,对党内监督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监督主体、监督对象、监督方式等重要问题作出规定,为新形势下强化党内监督提供了基本遵循。新条例是对2003年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深化和进一步提高总结。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这意味着,实行了近7年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退出历史舞台,被新制定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下简称《问责条例》)取代。严格意义上说,中办、国办于2009年6月30日印发的《暂行规定》,只是相当于一个党内文件;而《问责条例》则是一部党内法规,更具有权威性、系统性。问责制度从原来的《暂行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