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亚山 《秘书之友》2007,(12):10-11
“秘书”一职古已有之秘书,古代官名。中国自秦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都设有尚书、秘书监、秘书令、秘书丞、秘书郎等官职,负责掌管官员向皇帝奏事的奏章函牍、宣示皇帝的诏令以及管理宫禁的图书等。  相似文献   

2.
唐元鹏 《领导文萃》2014,(14):91-94
正"顾命"一词出自尚书《顾命》篇,讲的是,周成王将死,恐怕太子钊不能胜任,命令大臣召公和毕公辅佐太子。在中国古代的君权政治中,存在这样一个悖论:小皇帝年幼无法统治帝国,最常见的就是这种"顾命大臣"体制,帮助小皇帝完成过渡。但这时候,问题就来了,顾命大臣要么是皇帝宗室,要么就是朝廷重臣,在先帝时便掌握大量政治资源。尽心辅佐者有之,飞扬跋扈者有之,直接废小皇帝的亦有之。在2700年的历史长河中,小皇帝与顾命大臣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从没中断过。  相似文献   

3.
宋朝皇帝的秘书班子,包括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和知制诰等。这个秘书班子里的人,都是皇帝干挑万选出来的,个个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鉴于当时工资水平低,皇帝便琢磨着想个什么办法来弥补一下,好让他们安心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德皇帝明武宗登基后,权柄操于大太监刘瑾之手。刘瑾索贿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他不仅仅操纵官吏任命来收受贿赂,也把持监察大权,如有不就范贿赂或巴结自己的,就会找个理由罢免或者罚款,甚至投进监狱。兵部尚书杨一清没有把刘瑾放眼里,因为向皇帝奏报请派大臣去督促将未完成的边墙修好,以抵御外敌,这本是一项有利于国家的国防大计,刘瑾让皇帝下诏停修边墙,将剩余的钱粮送回京师。并且还指使监察官弹劾杨一清,说他破冒边费。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他以国防项目为名,随便乱花钱。将杨一清投进锦衣卫监狱,幸亏大学士李东阳等人上表为杨尚书辩护,被…  相似文献   

5.
一孙丕扬于万历二十二年(1595年)出任吏部尚书,时年62岁。他的职责是协助皇帝选择德才兼备的官员,将他们安排到适当的岗位上。孙丕扬的职务类似现在的组织部长,在明朝的地位高居中央六部尚书之首。明朝在名义上没有宰相,六部尚书之首在名义上简直就是天下最大的官了。  相似文献   

6.
刁圣 《秘书之友》2023,(9):10-11
<正>品读《大清张廷玉:走在皇帝的刀刃上》一书,感受颇深。被雍正皇帝誉为“大臣中第一宣力者”的张廷玉,既没有孔尚任、高士奇的文治,也没有年羹尧、阿桂的武功,却能从皇帝秘书一路高升至军机处首辅,且历经三朝政坛、居官五十年而不倒,堪称清代官场的奇迹,不由使人击节叹服。那么,张廷玉是如何于波诡云谲、刀光剑影的官场脱颖而出、扶摇直上,成就自己的“高光人生”的?笔者看来,主要有五点启示,值得秘书工作者品味和参悟。一、才思敏捷,文笔出众张廷玉最突出的才干,是他的文字功力。考中进士后,张廷玉就以文字见长,而被康熙皇帝超擢简拔,进入上书房,成为“首席秘书”。  相似文献   

7.
明武宗治吏     
正若说大明王朝三百年来哪个皇帝最荒唐、最没谱,估计人们想都不用想,脱口就会出来,非明武宗朱厚照莫属。不过,世间没有绝对的事,愚者千虑,还终有一得呢!因此,就算再浑的人一辈子也会有一两次明白的时候,朱厚照教育吏部尚书这件事就堪称英明之举!这一天,朱大皇帝对于以往所玩的那些把戏似乎都有些厌倦了,最能揣摩他心思让他高兴的太监也没能唤起他的兴致。百  相似文献   

8.
诏书的变迁     
王跃文  曾正 《领导文萃》2006,(3):130-133
近读史书,知道皇帝金口玉牙之说,大体上只是民间附会。至少在清代以前,并不是皇帝随便说句什么话都是圣旨。西汉的皇室很自律,所谓休养生息就是汉文帝最先提出来的,后来历朝皇帝多有效法者。汉代有内朝、外朝之分,内朝即皇室,外朝即政府。皇室和政府职权上有划分,即便财政收入也是“分税制”,大司农的收入归政府支配,少府的收入归皇室支配。皇室是不能随便糟蹋纳税人的钱的。这种规矩,后来历代大体沿用。汉初皇帝的私人办公厅只有尚书四人,而且多帮皇帝处理事务性工作,政务职权有限;然而作为政府首脑的宰相,属下却有十三个部门,时称十三曹,…  相似文献   

9.
正刘统勋(公元1699—1773年),字延清,号尔钝,祖籍山东诸城,是大名鼎鼎的刘墉的父亲,于康熙五十六年中举人,雍正二年中进士,时年26岁。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历任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军机大臣等,乾隆三十八年去世,享年75岁。在朝居官长达49年,世所罕见。逝后追授太傅,赐谥号"文正"。回顾刘统勋的官场生涯及从政之路,对今人从政问道很有借鉴  相似文献   

10.
特区公司多如牛毛,经理遍地都是。有经理,就得有秘书,经理在公司离不开女秘书就像在家里离不开太太一样。于是,有秘书就百分之百是女秘书。 女秘书可谓现代物质文明的产物。它成为特区新崛起的一种特殊职业,待遇优越,月薪优厚,大都是四位  相似文献   

11.
金旺 《秘书之友》2006,(5):44-46
秘书人员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秘书人员与领导是关系最为密切的搭档。按理,秘书与领导处理好关系不成问题,但事情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由于每个领导的气质、性格、习惯、工作作风、对秘书的要求、爱好和能力等等都不尽相同,所以秘书人员要想与领导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友好关系就必须掌握一些与领导相处的方法和技巧。一、准确定位,决不越位。“越位”是秘书在与领导相处中经常会犯的一种错误,其主要表现有决策越位、表态越位、工作越位、答复越位、场合越位等。秘书发生越位行为的原因很多,从领导角度说,有的单位或部门可能“兵强将弱”…  相似文献   

12.
乡镇秘书成年累月战斗在基层第一线,为乡镇领导服务,为基层群众服务,工作无疑是辛苦的。但辛苦不一定就有成效,也不一定就能让领导满意,让群众满意。那么,乡镇秘书如何做好其本职工作呢?以往,本刊刊发的多是乡镇秘书自己的工作体会和经验,这里我们选登一位乡党委书记谈如何做好乡镇秘书工作的稿件,请看——乡镇秘书要有“耐”性和“韧”性。  相似文献   

13.
唐朝名相裴度平定淮西后,唐宪宗赐给他一条玉带以示尊崇和奖励。裴度病重去世前,打算把玉带还给皇帝。他叫来秘书,要他们起草一篇表文,向皇帝说明自己呈还玉带的本意。秘书们绞尽脑汁,反复写了数次,裴度都不满意。此时裴度已经病得不轻,连握笔的力气都没有了,于是他让弟子执笔,自己在病榻上口述:“内府珍藏,先朝特赐,既不敢将归地下,又不合留向人间。  相似文献   

14.
秘书方法是指秘书在其工作活动中为实现目标、完成任务而采取的工作方式,它是秘书实现目标、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手段。秘书方法既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又与哲学、领导学、决策学、管理学等学科关系密切。比如筹办一个大型会议就可能涉及成百上千具体事项(如印制证件可能有十几种、主席台的布置又会有几十种要求),这要靠秘书长期实践、积累经验才能做好。秘书必须了解领导方法则是秘书工作方法的总指向,也是提高秘书工作方法的总起点。秘书是为领导服务的,秘书方法必须服从、服务于领导目标的实现。秘书只有了解基本的领导方法,才能创造性地运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的秘书诞生于殷商后期,秘书的历史源远流长。人类社会有了领导工作,出现了领导人与领导集团,也就有了秘书工作。秘书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到上级的决策水平。本文作者结合在部队从事秘书工作4年来的经验,就如何做好秘书工作的方法进行了交流,旨在为秘书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6.
秘书文化的定义应该包括:一是,秘书是文化的创造者、记录者、传播者;二是,秘书要懂历史,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对事物要有一定的洞察力、辨别力、概括力、欣赏力;三是秘书文化是千百年来秘书精神的积淀.秘书是文化人,要有真才实学、真知灼见,有能力为领导做好辅助、协调、沟通等工作.  相似文献   

17.
参谋职能是秘书的其基本职能中最重要的一项职能。与做好其他任何工作一样,秘书要出色地履行参谋职能就必须遵循参谋的基本规律。秘书参谋的规律,影响着秘书尽参谋之责的全过程及效果。秘书参谋的规律有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之分。秘书参谋的一般规律是指对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18.
母冰 《决策探索》2013,(1):70-71
每当年关将近,辛苦一年的职场人将目光聚焦在"年终奖"这个大红包上。年终奖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世界各国的年终奖有什么区别吗?年终奖从何时兴:汉代"腊赐"相当厚年终奖在我国很早就有。在东汉时期,一到腊月,皇帝就开始给文武百官发年终奖。《汉官仪》中记载"腊赐"一项为:大将军、三公各赐钱20万、牛肉200斤、粳米200斛,特进、侯各赐钱15万,卿10万,校尉5万,尚书3万,侍中、将、大夫各2万,千石、六百石各7千,虎贲郎、羽林郎3千。据说当时三公和大将军的月薪只有17500钱,领这一回年终奖,相当  相似文献   

19.
陈相飞 《领导科学》2005,(12):36-37
德才兼备是评价干部的根本标准,作为干部队伍重要组成部分的秘书,应将德和才视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两翼,坚持不懈地励品强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内涵的秘书。一、要始终保持“三气”,砥砺品行,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一是始终保持蓬勃朝气,勇于负责不避事。就秘书而言,所谓负责,就  相似文献   

20.
佚名 《领导文萃》2009,(22):104-106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集神权、皇权、族权于一身,忠君是最高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绳。在公众场合敢于对皇帝大不敬,那是死罪,那是要杀头的,所以旧时有一句民谚,叫“关起门来骂皇帝”,但也有不怕死的,当面骂皇帝,或者写打油诗、编排戏剧等方式来骂皇帝的。骂皇帝骂得最热火朝天的要数唐代和明代两个朝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