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究帕罗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帕罗西汀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每组41例患者。两组患者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和盐酸帕罗西汀口服治疗,治疗前均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用症状量表(TESS)评定药物安全性,之后在治疗2周、4周、8周时再次进行评分,比较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与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组间比较,评分显著呈阶梯式逐渐减低;两组间比较,治疗前、治疗2周时无显著差异;治疗4周之后,艾司西酞普兰组效果优于帕罗西汀组(P0.05)。两组患者GDS评分比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组间比较,评分显著呈阶梯式逐渐减低;两组间比较,治疗2周之后直至治疗6周,艾司西酞普兰组效果优于帕罗西汀组(P0.05);治疗后8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治疗中帕罗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均有显著疗效,艾司西酞普兰见效更快,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探讨舍曲林与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老年抑郁症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老年抑郁症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将所有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作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舍曲林治疗,观察组予以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最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6.67%,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抑郁症方面,舍曲林与艾司西酞普兰有着相近的疗效,但是与舍曲林相比,艾司西酞普兰的起效更快,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中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抑郁症患者6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应用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疗程均为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价临床疗效及给药后1周、2周、4周、6周评分结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8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42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各周后较治疗前HAMD评分均有所下降治疗1周、2周时,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治疗4周、6周时两组HAMD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4.236,P0.05)。结论中老年抑郁症患者采用西酞普兰治疗,临床效果好于阿米替林,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3例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吡贝地尔,50mg,饭后口服,每天3次。在对照组基础上,小剂量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片10mg,每日1次;大剂量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片30mg,每日1次,清晨服用。三组均治疗6周。观察比较三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HAMD评分、帕金森病综合评分(UPDRS)及帕金森病-39项问卷调查(PDQ-39)QOL评分。结果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34%,84.91%和71.70%,组间比较显示,小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和对照组均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前,三组HAMD和PDQ-39评分和UPDRS总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HAMD和PDQ-39评分和UPDRS总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预防性给予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临床抑郁和整体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老年性抑郁症是老年期常见的一类精神病,其发病率约占老年人口的7%~10%。在患有驱体疾病的老年人中,抑郁症发病率可达50%,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虽然抑郁症的病因目前还未完全清楚,但与老年人易于发生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家庭、环境等变化有关。其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厌世、意志消沉、终日叹息、情感淡漠,兴趣减少,无精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心理护理联合西酞普兰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ASC)伴焦虑患者,观察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变化,探讨对焦虑状况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C伴焦虑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联合西酞普兰(20mg,1次/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周后HAMA评分和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HAMA分值及血清NT-proBN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61,t=0.409,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HAMA分值及血清NT-proBNP水平较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97,t=28.503,P0.01),较对照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t=3.185,t=13.967,P0.01)。结论心理护理与西酞普兰联合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伴焦虑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及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老年人易患的各种眼病中,青光眼是危害较大的一种。青光眼是指眼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以至失明。据有关资料表明,由青光眼引起的老年盲目率约占20~30%。 青光眼的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和混合性青光眼四大类,而以原发性青光眼为最常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与泼尼松治疗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中随机抽取88例,并将其均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分析,即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而试验组采用环磷酰胺与泼尼松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显效率分别为95.5%,77.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具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环磷酰胺与泼尼松治疗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疗效确切,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分析伲福达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58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在3年的时间里长期服用伲福达和卡托普利。所有患者每周非同日测血压1~2次,治疗过程中每3~6个月查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结果伲福达与卡托普利长期联合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有效性为100%,治疗期间无一例死亡及冠心病、脑卒中等事件的发生。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伲福达与卡托普利联合长期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安全、有效,能平稳控制患者24小时血压,降低了冠心病、脑卒中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左洛复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丹东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40例老年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71例,对照组予以米氮平治疗,观察组予以米氮平联合左洛复治疗,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6周的精神状态,采用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评价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I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末两组患者的SI、疗效总评(GI)、疗效指数(E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6周末两组患的SI、G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E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6周末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后2周、4周、6周的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单用米氮平比较,应用米氮平联合左洛复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疗效更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尿激酶治疗50例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尿激酶治疗,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时期NIHSS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5例不良反应病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尿激酶治疗,有效提升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使用不同术式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综合效果。方法收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93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通过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在手术1周、1个月、3个月后视力恢复到0.5以上的患者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的效果确切,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更加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阿立哌唑组50例,剂量范围10~30mg/d;利培酮组48例,剂量范围4~6mg/d,两组均以PANSS、CGI量表及TESS、RSESE量表评定观察6周。结果阿立哌唑组治疗精神分裂症与利培酮组相比总体疗效相当。阿立哌唑组PANSS-阴性因子项目减分在第4周末(t=1.89,P<0.05)及6周末(t=2.27,P<0.05)优于利培酮组。阿立哌唑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小。结论阿立哌唑是有效且安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阴性阳性症状均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IMRT)与同步加量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SIB-IMRT)治疗Ⅱ期、Ⅲ期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E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82例Ⅱ期、Ⅲ期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两组均采用TP(紫杉烷+顺铂)方案化疗,对照组给予IMRT治疗,观察组采用SIB-IMR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的QLQ-OES24评分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QLQ-OES24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IB-IMRT联合TP方案同步化疗治疗Ⅱ期、Ⅲ期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IMRT,且未增加毒副反应,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SIB-IMRT可能成为通过提高照射剂量进而提高食管癌治疗效果的首选放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DHS与PFNA治疗老年性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老年性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股骨防旋近端髓内钉(PFNA)组和动力髋螺钉(DHS)组,每组27例,根据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 PFNA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小)少于DHS组,骨折愈合时间PFNA组短于DHS组,PFNA组髋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高于DHS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动力髋螺钉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性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恢复时间快的优点,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时分别采用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7%)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联合诺和锐30或诺和灵30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患者用药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及安全性。结果经联合治疗后,两组老年T2DM患者血糖控制均有显著改善,诺和锐30组较诺和灵30组血糖控制更好、胰岛素用量更少、低血糖发生率更低。结论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老年T2DM患者,加用诺和锐30较诺和灵30可以更有效且安全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与探讨老年抑郁症采用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11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成A组和B组,A组61例,B组57例。A组采用度洛西汀治疗,B组采用舍曲林治疗。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比两组的睡眠障碍、体质量、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与阻滞评分;并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睡眠障碍、体质量、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与阻滞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的评分明显低于B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率是6.56%,B组的不良反应率是14.04%,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6%,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舍曲林治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此外,度洛西汀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或焦虑等情绪,能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预后性,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黛力新和丙咪嗪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丙咪嗪治疗)44例和治疗组(黛力新治疗)46例,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疗效评定,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的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优于丙咪嗪,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