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院神经外科老年颅内动脉瘤(ICA)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相关影响因素,为实施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神经外科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94例,均行介入治疗,统计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出院准备度相关因素,并讨论相关干预策略。结果 94例患者RHDS评分为(146.37±29.71)分,独居、居住于农村、无业、家与医院或诊所距离5km、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需长期服药种类3种者RHDS评分较低(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发现居住于农村、家与医院或诊所距离5km、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需长期服药种类3种为老年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居住于农村、家与医院或诊所距离较远、文化程度低、需长期服药种类多均为老年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临床据此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有助于提升患者出院准备水平,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丽江地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丽江少数民族不同性别老年人口慢性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样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指标(性别、年龄、是否读过书、贫困、吸烟、饮酒、食用白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中心性肥胖、睡眠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结果最终以完成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的1040人为研究对象,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1%。高血压男性患病率为59.6%,女性为55.9%;中风男性患病率为4.3%,女性为2.5%;冠心病男性患病率为5.8%,女性为4.1%;高血脂男性患病率为3.5%,女性为3.4%;心脑血管疾病共病男性患病率为9.5%,女性为6.8%;不同性别纳西族老年人心脑血管共患病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食用白肉、患糖尿病与纳西族男性心脑血管共患病存在统计学关联;吸烟和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与纳西族女性心脑血管共患病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纳西族不同性别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提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要根据不同性别开展进行;做好健康教育工作,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CPAT)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Morisky评价标准将168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分为CPAT好、差两组,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治疗年限、经济收入、服药种类、医药费支付方式、高血压疾病认知情况、高血压疾病重视程度、生活方式等,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PAT好和差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服药种类、对高血压的认知、对疾病重视程度等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均为CPAT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较低,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服药种类、高血压认知程度、疾病重视程度,掌握这些因素,对于个性化健康指导,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高血压控制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锦州市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及居家护理需求,为提高居家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自行设计的居家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对锦州市769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居家护理需求进行调查,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居家护理需求进行分析。结果锦州市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病率为85.5%,14.2%的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在IADL、PADL及ADL总分中男性得分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居家护理需求所有条目中,老年人对上门救护、营养饮食、合理运动等方面需求较高,ADL有障碍的老年人需求得分高于ADL正常者。居家护理需求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共筛选出四个影响因素,依次是:体检情况(X_1)、子女情况(X_2)、患病种数(X_3)、年龄(X_4),方程模型:■=7.115+1.875X_1-4.030X_2+1.383X_3+0.301X_4。结论加强老人慢性病防治工作,关注高龄老人、老年男性及空巢老人,提倡老年人健康检查,做到定期体检,提倡新居家护理理念,推广对老年人进行全面居家护理,为提高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老年人群患病情况,掌握老年疾病发展规律,为老年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某院2003年至2007年的出院患者病案资料,采用ICD-10编码为标准进行分类,经过微机处理输出的卫统报表,对年龄≥60岁的出院患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病案31400例,其中男性患者18561例,女性患者12839例,60岁以上患者占总出院人数的17.01%。结论老年住院患者比例逐年递增,且死亡人数也不断上升;同时老年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1.45∶1)。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的主要有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消化和呼吸系统疾病等,须引起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家庭自我护理效能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至2018年于我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足患者137例,以自制患者信息收集表和马拉加大学糖尿病足部自我护理问卷(DFSQ-UMA)收集患者糖尿病相关情况和家庭自我护理效能,以DFSQ-UMA评分48分作为节点,对影响自我护理效能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校正了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后,教育程度、户籍、规律用药、定期复查和参与健康教育是糖尿病足家庭自我护理效能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针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家庭自我护理效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多方位的护理干预,才能提高患者家庭自我护理效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病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慢性病住院费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安徽省某综合医院2014年全年慢性病住院患者病案信息,对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病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化验费用分别为8 207.5元、3 442.5元、1 275.0元、1 057.5元;高血压、糖尿病、椎间盘疾病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分别为5 929.2元、10 384.1元、8 900.2元,其中药品费用占住院费用的比重依次为33.9%、47.4%、34.9%;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之间存在正相关;年龄、住院天数和疾病类型是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论:慢性病患者住院费用较高,经济负担较重;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最高,药品费用占比最大;椎间盘疾病患者住院天数最长;老年人为慢性病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泉州市空巢老人住院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空巢老人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2020年6月1日至10月30日在泉州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300例空巢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入组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住院感受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空巢老人住院期间感受较强烈的前5位分别是身体不适程度[(3.65±1.32)分]、活动受限[(3.58±1.89)分]、睡眠障碍[(3.43±1.43)分]、疾病焦虑/抑郁程度[(3.07±1.54)分]、医疗费用负担[(3.06±1.35)分]。空巢老人住院期间医疗卫生服务主要需求是治疗疾病、获得疾病治疗相关信息、排解因疾病所产生的心理困扰、允许家属陪伴和照护、获得出院后延续护理。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负担情况、基础疾病情况、共同居住情况等是空巢老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空巢老人在住院期间自我感觉身体状况较差,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抑郁情绪。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情况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合理安排病房,鼓励子女以多种形式关心空巢老人,给予情感支持;主动创造条件,提供便捷优质的延续护理和复诊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我国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在北京、南宁、宁夏多地社区抽取年龄≥65岁的3454名受访者作为调查对象,分析高血压患病现状及特点,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调查的3454名老年人中,男女患病率分别为53.10%、55.69%;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不同年龄组间患病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65.63,P0.001);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中国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不同文化程度老年人组间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00,P0.001)。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增大、高文化程度、吸烟、饮酒、糖尿病、脑卒中、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与老年人高血压密切相关。结论应加强对中国老年人血压监测及健康管理,积极开展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睡眠障碍的原因,并归纳总结对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措施。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养老院因"慢性疾病合并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90例,并将患者随机平行分为两组。试验组(45例)采用针对性、综合性的护理方式,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慢性病的护理模式。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8周后观察患者睡眠状态是否发生改善。结果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经济状况、子女情况、性别、运动、居住环境等是影响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对老年患者进行针对性、综合性护理后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老年患者的睡眠障碍因素的分析,并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其疾病复发的影响作用,为改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不良提供临床资料。方法以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院内常规护理与出院指导,观察组对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复发危险指标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访期间复发率与复发入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复发危险因素,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居民对预防保健的需求情况,探讨加强社区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方法探索以干休所卫生所为依托,加强军民合作,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开展人群疾病防治。结果人群健康意识提高,疾病发病率下降;慢性病患病情况、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是居民预防保健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加强社区卫生预防保健服务是促进社区老年人群健康的好方式。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项目,筛选出7 212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26.0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我国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老年慢性病人群孤独感的发生率为26.3%。自评健康一般及以下、日常活动能力受到限制、患病数量≥3种是老年慢性病人群孤独感的危险因素(P<0.05);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上、与家人同住、有配偶、生活富裕、信任周围人、平时有人聊天、进行健身锻炼、社区提供精神慰藉服务是老年慢性病人群孤独感的保护因素(P<0.05)。应强化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家庭支持,关注老人的心理健康;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和设施建设,提高服务供给的精准度;引导老人转变生活态度,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上海瑞金街道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在上海市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册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84例,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高血压控制水平分组,并进行了"血压控制水平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184例高血压患者控制水平佳者119例(64.67%),控制水平差者65例(35.33%,对照组)。控制水平佳组的平均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指数、缺乏锻炼例数、伴随多种慢性病例数、高血压分期、高血压分级及高血压管理级别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前者平均文化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年龄、文化程度、肥胖、吸烟、缺乏锻炼、伴随多种慢性病以及高血压分期、高血压分级、高血压管理级别均可能成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老年住院患者所患疾病种类多,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复杂,同时年龄大,感知能力明显下降。老年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术语听不懂或不能完全听懂,导致患者对疾病的感觉和体验模糊。在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从而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不利于疾病的预防及治疗。鉴此,笔者于2007年开始对老年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以及其对策进行研究,并实施于临床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慢性病是我国农村老年居民的首要死因,带来的沉重疾病负担使得老年参合居民面临重返"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困境的危险。文章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库,研究我国老年参合居民的慢性病患病、防治现况及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慢性病管理体系的特征,探讨完善新农合慢性病管理体系的方法。结果表明,和其他年龄组相比,老年参合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最高,规范治疗率低下。研究提示,农村老年居民慢性病相关卫生服务需求量大,应引导卫生资源流向乡镇及以下医疗机构,注重慢性病预防和规范管理,并依据服务人群特征制定特异性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2013年新疆11个地州市31个县的650份农村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老年贫困的众多致贫原因中,慢性病解释了7.9%。不同的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不同,腰肌劳损、气管炎等对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影响较大的慢性病,对农村老年贫困有着显著影响。农村老年贫困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女性、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少数民族、家庭规模较小、代际关系较差以及外出交通便利性差的农村老年人,陷入贫困的概率更大。准确把握老龄化与慢性病、慢性病与老年贫困的关系,把慢性病纳入合作医疗补偿范围,根据慢性病和老年贫困的差异性,区别对待、分类施策,能够有效应对农村老年贫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评分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209例,患者都接受了"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和"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常见影响因素问卷"评估及调查。结果 209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平均SCHFI总分为(21.75±4.62)分,其中117例患者SCHFI总分≥21.75分(55.98%,高评分组),92例患者SCHFI总分21.75分(44.02%,低评分组)。高评分组的受教育时间、家庭收入均明显多于低评分组,而平均年龄、住院次数、心功能分级、并发症数目及空巢及独居家庭例数均明显少于低评分组(P0.01,P0.05)。结论年龄、文化程度、收入及住院次数、心功能分级、并发症数、空巢及独居家庭都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评分的常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行为、药物治疗依从性.高血压控制及高血压引起合并症的影响。方法对150例非药物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采取入院时进行护理评估,住院期间加强心理护理,指导合理膳食,戒烟、酒,适量运动及出院随访等措施比较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程度、药物治疗依从性、高血压的控制及高血压引起合并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率、药物治疗依从性、高血压控制及高血压引起合并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通径分析探讨影响肺癌患者疾病负担的可能因素。收集2013年1月—2019年12月安徽省某三甲综合性医院出院主诊断为肺癌的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及通径分析探讨肺癌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5 817例肺癌患者住院费用中位数为12 197.20元;住院日中位数为8 天。住院日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性别、抗癌靶向新药使用情况、手术情况、年龄、出院年份、入院病情以及出院转归等因素还通过住院日间接影响住院费用;住院日、费用支付方式仅直接影响住院费用,而性别仅间接影响住院费用。因此,住院日是影响肺癌患者住院费用的首要因素,应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作为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切入点,采取综合措施,合理减轻肺癌患者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